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家国情怀与历史教学的应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家国情怀;家;国;传统文化;爱国
一、家国情怀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不断下移,普通民众也逐渐开始读书,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这个阶层以读书为主。随着士阶级的兴盛,士阶级逐渐有了属于自己阶层的优越的共同体意识,这种思想在魏晋时期得以强化,士大夫的才能在魏晋时期无法实现,于是开始逐渐形成一种自我的意识氛围。进入中国近代以来,士大夫的这种情怀逐渐转变为面对亡国灭种危机时的一种反思,这种情怀逐渐重构成“家国情怀”。
二、现代“家国情怀”的提出
我国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因此,新修订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目标体系时,予以高度重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释了其含义:学生应该学习和探索历史,这是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其使命是为国家的繁荣,民族自我完善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同时也明确规定,学生能够“以历史为视角,全方面多维度地理解中国国情,增强对祖国对人民的认同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历史及现实意义加以了解,并且将其付诸于实践。”
三、“家国情怀”的特征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基本的内涵特征。家国同构的概念是关键,共同体意识是其不断发酵的动力。仁爱是它良性发展的起点。
(一)家国同构
在国家形成之前,原始社会主要由部落或有血缘关系的部落联盟组成。“家”与“国”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界限,并且二者又存在互联关系,因此,便无从探究其本质属性。“民族”概念出现后,与此相矛盾的“国”诞生了。但是,它们之间仍然存在某种联系。从西周开始,“国”的范围空前扩大。宗法制的完备,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通过利用血缘关系,将个人及家庭与国家紧密相连。秦汉时期,国家统一,行政纵向管理导致了家庭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使其在社会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共同体意识
在现代社会学中,家庭意识和国家意识都可以归为共同体意识。共同体意识是一种传统意识。将核心素养的主体置于“家国同构”的共同体意识之下,个体必须服务于共同利益。将个人利益与家国利益紧密相连,以实现既不超越也不屈服的平衡。
(三)仁爱之情
仁爱是一种思想和情感,意味着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以个人私利为第一。仁爱是儒家传统思想的核心。“家国情怀”终极情感目的不是仇恨,不是敌意,而是“爱”。这种爱的特点是宽容、谦卑、同情和悲悯。因此,家国情怀应该对历史的研究和探索有价值,充满人文情怀。
四、“家国情怀”的教育价值
(一)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再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情感内涵不断地完善。
(二)家国情怀凝聚着民族精神
从热爱家庭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他们之间是融合的、渐进的关系。家国情怀是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这个精神框架里,一切都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加深人们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三)家国情怀对于青少年的精神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家国情怀体现着国家意志,传播主流的意识形态,促进爱国主义的形成,从而激发年轻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并且身体力行。将家国情怀的理论指导与日常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将家国情怀与青少年的成长紧密联系,使其从小就可参与其中,从而增强青少年对家国情怀的参与感、认同感。
五、“家国情怀”的实现途径
(一)让历史课堂为学生家国情怀的养成奠定基础
1.以育人为根本,实现从“历史教学”到“历史教育”的转型“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而现在部分教师为了应试教育,只注重高考重点考点相关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教书育人,必先育人,而后教书,将教学转变为教育,有利于突出历史的育人价值,实现从注重知识转移到注重育人。2.增强代入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感知家国情怀如果历史课堂教学仅仅是乏味的照本宣科,那么其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接受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注重创造情境,并采用互动教育方法,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建立历史对话的桥梁。感受历史脉搏,激发隐性教育的价值,增强情感教育。
(二)以历史类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要求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手法,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春节看年戏、猜谜、唱民歌、吃年饭、拜年”等活动,了解传统文化及民俗特征,追根溯源,更加多维度地了解“年”对中国人为何是如此重要。这类主题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升他们的家国情怀。
(三)以言传身教熏陶学生,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师人格的教育功能是隐含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民族归属感。一方面,教师必须通过历史教育加深学生对国家历史、现状和未来的认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但绝不是代表着死板与乏味。以历史人物教学为例,历史教师要避免概念化、死板化,教师应该让历史人物“活”起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生动的人物形象,从而升华探索隐藏在其背后的精神和品格,进而实现历史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言传身教是教育的最佳方式,教师应具备责任感,在隐性教育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总而言之,重视在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长久魅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与现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5.
[2]徐文秀.多一些“家国情怀”[N].人民日报,2012-01-20.
[3]杨清虎.“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J].兵团党校学报,2016(3).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5]朱孝远.史学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5.
作者:苑欣悦 苏继红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