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视屏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视屏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视屏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逐渐进入初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学中视屏资源的利用,通过声音与画面的传递,进一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发展。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视屏资源利用不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样不仅违背视屏资源利用的初衷,也给学生造成历史意识的混淆。

关键词:课程资源;视屏资源;中学历史教学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及价值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主要分为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两种。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并将其融入教学中[1]。《普通高中历史标准(实验)》提到,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要求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并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2]。课程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课堂内容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资源去反映历史,并通过这些历史资源得出相关历史结论,这可以丰富单纯的以教师讲述为主的课堂,使历史课堂内容更加充实。

2.活跃课堂氛围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由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通过课程资源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使以纯文字教学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学生融入课堂,自然也就跟随教师一起探索知识。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教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达到教学目的,课程资源的应用对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视屏资源的含义及价值

视屏资源,即与历史教学相关,能够帮助达到相关教学目的的历史题材的视屏。视屏资源因其自身具有声音+画面相结合的特点,在课堂中的应用,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学生认识、理解历史有很大帮助[4]:

1.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史实

视屏资源的应用,可以将历史文物间接地搬进历史课堂,可以使很多纯文字教学的课堂不能表述或者演示的内容更轻易地被展示出来,以便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过程,对青铜器的讲述,引入青铜器制造过程的视屏。通过视屏中对商周时期著名青铜器器身细节的放大展现,学生更切实地感受到青铜器的精美及其制造过程的复杂程度,感受到中国古代铸造工艺水平的高超。

2.可以烘托课堂氛围,引起情感共鸣

视屏资源的应用使声音与画面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看视屏的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声音效果,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两者的结合更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升华,对课堂内容有深入地理解,使得历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近代史抗日战争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抗日战争时期相关视频,利用视屏展现抗战中几大战役的过程。通过视屏展现战争的残酷再配合相应的音乐,可以很自然地达到爱国情感的升华。这样的课堂比单纯的以教师讲述战争的方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更容易使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使学生印象深刻。

三、视屏资源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视屏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历史课堂的讲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教学资源的利用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资源的合理选择。当前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过度,引用不当等问题大量存在,视屏资源的引用更是如此。

1.过渡引用影视剧材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将大量影视剧作品带入课堂,作为导入、史实结论的依据等现象。这样会给学生留下影视剧作品中展示的历史故事就是真实历史的错误印象。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考虑观众的感受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其体现的不是真实的历史。所以,使用影视剧作为课程资源不能随意选取。

2.视屏资源的历史真实性值得考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要重视教学中应用视屏资源的真实性,不是任何历史相关的视屏都可以拿来作为教学资源。教师在应用视屏资源时应该借助相关史料对其反映的史实进行鉴别,否则将会给学生误导,使教学效果背道而驰。所以,在教学中对历史题材的视屏资源,尤其是影视剧作品应该谨慎使用,并且教师应该在引用视屏资源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解说指导。

3.视屏资源的清晰度差

教学中引用视屏资源一方面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深化历史课堂,提升历史教育的真实性。但是如果为了达到目的,勉强引入一些模糊的视屏,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兴趣,反而还有可能降低学生对视屏资源的信任。在选取视屏资源的过程中,在考虑视屏真实性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画面质量高,更清晰的视屏。

4.视屏资源的播放时长有待考量

引入视屏作为教学资源时,应该考虑课程内容,也应该考虑课程时间。要重视视屏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更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达成。当前,教学中出现了整堂课或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视屏的现象。这样一方面会拖延教学进度,另一方面也使得课堂完全成了视屏教学,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时间,被动地接受视屏中信息,还会出现学生完全沉浸在视频的画面中,脱离该课教学内容的情况。这样不仅不会达到教学目的,反而会给学生的历史学习带来一些误导。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确实给现代教学带来很多便利,使得历史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但是在视屏资源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要重视。教学中,应该选取具有正确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并符合实际的视屏资源,使学生对历史有正确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白宗杰.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分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4):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4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4]李坤超.高中历史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5,17(4):56.

作者:王珍珠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