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培养学习兴趣的历史教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培养学习兴趣的历史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培养学习兴趣的历史教学论文

一、古为今用,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价值

历史知识具备过去性时代特点,由此使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甚微,因而教师就需要深入历史学科,挖掘历史内涵价值,使学生主动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众所周知,我国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背景,其知识丰富多彩,而历史又与现实紧密相连,教师在讲授时可以历史知识古为今用,以联系现实实际社会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重要作用。譬如,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影响最重要的时代,其政治、文化、思想、人文等都达到空前规模,在唐朝时代,让学生深入思考“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给予我们的启示,让学生总结出:国家要强盛,需要大力发展人才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注重减轻人民群众负担,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事业,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如今,中国社会要进步,要提升国际地位,也需要妥善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因素。这样分析,使学生感觉到历史知识还可以古为今用,从而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有了深刻认识,学习兴趣自然高昂。

二、利用现代化教具辅助历史教学,并以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大多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记,几乎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自然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新课标以来,要求历史教学要用积极的情感去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历历史的兴趣。多媒体、投影仪、录像片作为现代化的辅助教学工具,其主要的视觉性特点能极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观性和积极性。如在学习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时,让学生观看《甲午风云》。通过播放影片,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更直观的使学生从影片中感受到邓世昌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体会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样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上,可以采取自由辩论、小品表演、论文答辩等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甚至让学生自己来当老师为同学讲课,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注重创设情景,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触景生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得情景中产生的,鲜明、形象、生动的直觉情景能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它们能是学生们迅速地进入角色,引起情感的共鸣。例如:在给学生讲《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播放了《长征组歌》中的几首歌曲。“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缓慢而又低沉的歌声把同学们的思绪引向艰难的行程。接着,对长征过程的描述和长征图片展示,更加强了情境的效果。这种情境刺激强烈的课会激发学生无限的兴趣,会使学生终身难忘。

四、善于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和思维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中的“是”或“不是”的这种简单判断缺乏思维的设问方式应该摒弃。在现今的新课标教学体系下设问应该注重发散性、多元性思维,这样才能揭示出历史知识的一些隐性问题,使学生得以受用。所谓隐性知识即教材没有名目注释,需要学生通过一些条件才能了解的真实,如某些历史事件的本质,某几个历史片段的区别于联系等,这些知识都需要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设问出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譬如,学完《》和《辛亥革命》后,教师可以设问出康有为与孙中山各自思想的不同点,并探究其原因,这样的设问方式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设问一些指向明确,以小切口入本质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性。以《辛亥革命》为例,打开切口“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这句话是否正确?这种设问方式就以小切口剖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客观对这一问题进行评价。中学生思维正由形象化思维向逻辑性思维进行转化,简单机械的知识记忆以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是更加渴求深入本质,激发兴趣,以历史知识来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在设问时就需要以思维发散为主,多提出一些思维发散性高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五、充分利用课本内蕴如图画、地图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历史内含大量的图画,这些图画不仅是对文字的补充,更是以直观、生动形象的历史信息进行表达。因而,针对这一优势,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内含的插图进行辅助性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图画《北京人》、地图《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图画、表格花时间不多,又可以增加学生的真实感,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如讲“人类是由人猿进化来“的内容,教材文字不多,主要通过几幅《从猿到人的演变、进化》图画来表示,这些生动的图画使学生一目了然,学习兴趣自然高昂。在如,在进行《开元盛世》关于唐朝繁盛的历史教学中,针对《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提出了几个有趣的问题,一问:“除了唐朝定都长安外,历史上还有哪些朝代也定都于此?”,二问:“如果你是8世纪生活在国都的人,你将在图中的什么地方去购物?”,三问:“你在都城有机会遇到哪些外国人?”。这三问缩短了同学们与古代唐朝的距离,不再感到遥远和陌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一问使同学们知道了唐都长安是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之一,西周、秦、西汉、隋、唐等朝代在此定都,这样对学过的知识有了深刻的记忆。二问使学生了解了唐朝长安的建筑宏伟富丽及特色,城内有市、有坊,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坊为住宅区,市坊分开,购物自然要去东市、西市。三问使同学们知道了古代唐朝统治者实行的是开放的外交政策,国都长安在当时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在都市经常会遇到新罗人、日本人、天竺人、波斯人及大食人,甚至欧洲的东罗马人。当时与唐朝友好往来的外国人达七十多个国家,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而今许多国家保留有“唐人街”。唐人作为中国人的美好形象,誉满四海。一幅《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插图教学,使同学们兴趣浓浓,不再有枯燥无味的感觉,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六、结论

总之,以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还有很多,譬如引用典故、编写歌谣、以诗导趣等等,只要教师能精心设计,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基本,就能以各种教法使历史知识体系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顺利引导被激发,历史知识在学生眼中就不再高不可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