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遇到学习问题时“,愿问“”敢问“”爱问”,大幅度提高学生自身的学科能力,培养学科素养及创新意识,由此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加快课堂教学的高效建设。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常常受制于自身认知水平,而无法对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好奇、困惑、情绪焦虑渴望探索的一种心理状态。问题意识的建立,能促进学生对问题积极的探索、研究,并初步建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了解、认识社会,并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用取以下的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传统课堂教学,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思维僵化,抹杀其学习历史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无法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环境;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让教师在课堂上单一的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不能单纯依靠教师无目的性的向学生提问,结合新课改,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充分整理好问题材料,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引进矛盾或冲突点,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触,带动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及时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二、精心设置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对问题设置的处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问题设置的处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设置问题要注意言传身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问题,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并在课堂上作出示范,对此问题,教师从英国和清王朝当时各自的处境入手,学生也开始积极思考对问题进行逐点分析,自觉探寻问题的答案。教师不仅要注意做好提问的示范,也要选择恰当的问题时机,既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问,也可在教学环节的重点处提问,通过伺机提问,激起学生好奇心,使学生积极主动置身思考。问题梯度的设置同样重要,如果问题的设置脱离学生最近发展区,自然无法完成问题意识培养的任务,因此,教师在问题设置时,应该基于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并结合教学目标的需求,综合考虑,从以下方面进行问题的设置:识记方面。即考查学生对以往知识的识记程度,比如历史大事年记表等不需要学生进行理解的知识点,可以直接简洁地提问,如辛亥革命的爆发时间是什么时候?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分别是在什么时期?理解方面。即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说明,应当及时改变以往课堂中学生的交流形式,注重学生概括说明能力的表现,比如,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国共两党合作各自的目的是什么?或者,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三民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吗?分析方面。对学生历史知识基础要求较高,能够体现学生综合的文史逻辑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将问题进行细分,并在细分之后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加以梳理。比如,在学习“二战”之后,让学生分析“一战”和“二战”的爆发背景以及过程、结果,并对此进行比较,挖掘历史现象背后的道理。综合方面。要求学生对所需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并对该部分知识建立自己的看法态度,抑或是将知识灵活运用,使之与问题所给的情景、条件相贴合,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非一般的记忆要求。比如,为什么延安成了当时的红色根据地?或者,假如你是张学良,你会不会发动西安事变?为什么?评价方面。这是对学生历史认知水平的最高要求,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对历史事件、制度或者人物等予以评价。比如,请举出几个史例来说明为什么中国当时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注重问题引导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始终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也要积极发挥自身引导、指导的作用。首先,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社会,让学生自主寻找、收集各种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历史阅读面,丰富其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使其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其次,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提问,比如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多提问使之巩固基础,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则要多提灵活性较大的问题,保证其思维上的创新训练;最后,教师要留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大的知识点或者问题予以拆分,分成紧密相扣的部分,由浅入深进行递进式提问,将学生一步步带到知识的新天地,使学生也能关注到教材内容的逻辑性,并由此加强历史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其能力水平的提升也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应切实立足于教学现状,有机结合学生的学情,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合理的设置问题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作者:费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