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水平提高研究(5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激活初中历史教学
培养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发展的优秀人才是新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各界关注,课堂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从古至今,历史教育一直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教育手段,历史课程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可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效用,将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地渗透到历史教学中,用历史“心药”来诊治学生的“心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也符合历史学科的教学规律,因而既可行也必要。情感教育,培养积极情感情感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人们的认知能力提升。拥有丰富情感教育资源的初中历史教材在培养学生积极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资源,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心加以重点培养。例如,中国古代史中介绍的很多中国在世界上领先的科技成就:最早记录哈雷彗星,领先世界五百年的勾股定理,领先世界一千七百多年的地动仪,领先世界一千一百多年的圆周率以及伟大的四大发明等。中国近代史上的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胜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这些历史内容创设情感教育情境,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让学生明白自尊、自信是要靠自己去争取,而不是靠别人施舍,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自立自强。又如,在教学“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教师要让学生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挑战与机遇并存,意识到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在于培育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在让学生回归到自身,使他们明白作为学生就应该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将祖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科技强国,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人生观教育,培养正确人生观积极的人生观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可以激发学生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初中历史教材介绍了很多为了国家和民族奉献自己的优秀的历史人物。它们的崇高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都是宝贵的心灵健康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用历史人物的相关经历、故事,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意识。例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观;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等,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历史人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如,在讲到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时,笔者引用了他的诗作《龟虽寿》中的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向学生提问:这句话的是什么意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做这首诗时,曹操年纪多大了?体现了什么精神?学生顺着问题一路思考下来,必然能理解年迈的曹操依然心怀雄心壮志,奋发图强的精神,从而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学生也会树立远大的志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挫折教育,培养坚定意志有道是:“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在一个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挫折。关键是如何面对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如今的初中学生大多生活安逸,从小缺乏生活历练,缺乏抗挫折能力。一旦遭遇挫折,很容易无所适从,内心产生焦虑、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甚至选择轻生。可见,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对其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应用初中历史教材中的相关典故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例如,屈原被流放,才写下千古绝唱《离骚》;孙子遭受膑刑,才写下兵法圣书《孙子兵法》。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在挫折中奋起有为的事实,让学生认识到,挫折从来都不是人们逃避的借口,而应该是人们奋发的动力。面对挫折,应该化悲愤为力量,奋发图强,克服困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在具体生动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坚定的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交际教育,培养正确人际关系观人际关系良好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让他人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其中的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让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关系观,使学生形成合群的心理品质。例如,在教学“繁荣开放的唐朝”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重点介绍唐太宗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唐朝国力强盛、社会观念开放,与其他国家、民族之间的来往频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再列举清朝闭关锁国,隔绝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错误做法,使得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一场挨打的悲剧和民族的灾难在所难免。让学生明白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交往是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乐于和人交往,在交往中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建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建议,为学生学好历史插上成功的翅膀。
作者:胡余发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天山初级中学
第二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指导
[摘要]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部编人教版历史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已经于201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各地陆续推行使用。这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目的,力求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充分展现,进而达成培养学生具有的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文章从历史核心素养的背景、概念、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并结合部编人教版历史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以及对历史教学的指导。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新编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学
在党的精神指引下,为了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你价值观,更好地落实教育改革的新举措,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把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业质量提高有机地联系起来,已成为当前中学各学科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众所周知,目前正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人教版”)的初中历史新教材,是根据2011年版历史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它是按照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进行指导教学,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那么,我们要在现行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贯彻和渗透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就必须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怎样才能全面地实现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指导”这一问题进行全面、认真和深刻的分析,找到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下面我们以历史教学中正在使用的新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来分析和认识这一问题。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产生的背景
21世纪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世界教育改革也掀起新浪潮,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理念成为一种潮流。关于“核心素养”这个概念,1997年被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第一次提出,确立了“核心素养”在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方面具有的指导性作用。但是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以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不同背景,因此提出了各自不同内涵的核心素养。然而每个国家又都是处于一个共同的全球化时代,所以各国提出的核心素养也有一些相通的内容,如加强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创新与批判等素养。由此看来,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了各国未来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为了顺应国际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培养人才的能力,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2001年开启的国家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中学各学科教学。中学历史学科在课程标准中则鲜明提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要求,它成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2014年3月,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出“构建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的要求。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历史作为有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学科,应与时俱进,并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炼出来指导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这是当前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方面肩负着巨大的职责,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与基本内容,相关的研究者纷纷各展其说,研究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我国著名的教育学者钟启泉的观点是:“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而在这期间学校教育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1]很明显,核心素养不仅注重学生的技能和知识,尤为关键的是它对学生知识获取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浅析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一文中,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组组长朱汉国指出:“核心素养是建立在学科知识技能前提下的综合性品质和相关能力,它必须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另外对于现实需求可以做到满足。这种关键成就就是学生对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学习之后形成的,并且学科特点显著。”[2]因此,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一种综合品质和相关能力,它建立在历史学科知识的前提下,是相应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的整合。对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我国知名的历史教学论专家叶小兵指出,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观,是学生逐步形成在历史学科学习时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历史学科特征),它综合体现了个人的诸多方面:能力、历史知识以及方法等[3]。所以,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认识,它是基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育的本质要求去分析的。
三、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中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从2016年秋季开始的新学期,全国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将陆续开始使用根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并经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这套新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力求体现育人为本,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价中,从而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套教材以“学习单元”的新结构与新方式来呈现,更加凸显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为此,我们结合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本质要求,具体分析和阐释新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在教学实际中如何贯彻和践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一,时空观念素养。“所谓时空观念,指的是观察、分析事物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方面联系的观念。所有历史事物的发生都脱离不了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想要很好地解释历史事件,只有把其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中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4]历史学科的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具有时序性的概念,这样才能更具连续性的学习、理解历史。根据200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中教材,它是以“学习主题”的方式来呈现的,这种编写结构和方式打破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连贯性,导致学生一学期学完教材后可能连历史时序都弄不清楚,更不能准确地把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因此,这种编写教材的方式引起了大家的诟病。根据新修订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历史新教材则采用“学习单元”的结构和形式。“学习单元”反映的是某个时间段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内容。新教材首先在目录上就体现了时序性,4个单元分别以“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期”为逻辑路径,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时序和脉络,进而形成一个关于古代史的总体时间框架与基本线索,然后再学习什么历史时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这样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清楚得多、容易得多。具体到每单元每节课的学习,时空观念的呈现也就更具体、更直接、更充分了。例如在《中国历史》中,先讲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内容,紧接着就讲适应早期国家所产生的经济与文化,即第五课《青铜器和甲骨文》、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和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这些内容都是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而产生的社会动乱与国家分裂,以及各个诸侯国为了在混乱的局面中图存就要改革和自强。这一时期,社会动乱,诸侯国混战,文韬武略交相辉映,所以才导致一大批的思想家的出现。这些思想家们周游列国阐述自己的治国方略、大政方针,从而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即接着开始第八课《百家争鸣》。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更加充分地反映出对历史时序性的尊重,体现出了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第二,史料实证素养。“所谓史料实证,指的是一种态度和方法,其通过辨析获取的史料,并以研究可信史料为依托,从而实现真实历史再现的目的。”[4]对于历史而言,其只能向前不会后退,不像自然科学可以通过实验得出一个标准答案和结论,所以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去感知。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就是强调史料与考古相结合来对历史加以印证。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如果想要对历史的本质有很好的认知,那么搜集、整理和辨析历史资料相当关键,这其中就必须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在新教材教学中,就十分注重通过以化石、考古遗存、历史文物和其他史料为依据,引导学生从这些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体现了重视以史料实证的科学素养。例如在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中,通过展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出土的大批牙齿、骨骼化石,引导学生了解考古研究者是如何从实证中分析出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的;通过展示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发现的石器、灰烬和动植物化石,引导学生去了解几十万年前北京人的生活环境,最后让学生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也是让学生通过两个考古遗址了解原始的人类是如何生活的。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就与第一课和第二课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了解传说与历史的区别,历史一定要有史料证实。以上3篇教材中所运用的许多历史实物图片、文献材料,都是史料对历史的实证,并让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感受运用史料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证精神。第三,历史理解素养。所谓历史理解,指的是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看待和理解应具有客观性。这样人们在认识历史事实本质的时候才不至于走向误区。考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就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最好的解释是在真实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这样才能真实、正确、客观和辩证地进行历史认知,也有利于对历史基本规律的总结和掌握。例如在第九课《秦统一中国》中,讲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确立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并在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巩固统一,学习完本课后学生会觉得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贡献巨大而持肯定评价。然而在接下来的第十课的《秦末农民大起义》中,则讲述了秦的暴政,学生对秦始皇又会持否定评价。那么学生到底该如何来评价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就需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解释秦始皇的功过是非,而不是片面地理解他唯功或唯过,是通过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尽可能符合历史的解释,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秦始皇这一复杂的历史人物。第四,历史解释素养。“所谓历史解释,指的是一种态度、能力与方法,它依据史料,在理解历史的前提下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历史事物。”[4]所有的历史描述其实都是一种历史解释,只是在判断正误和程度深浅方面有差异。对于过去的历史,人们描述和解释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实现,但是除了对具体的历史过程加以描述,对于历史表象背后的矛盾冲突、因果联系和本质关系的解释不可以肤浅马虎,更不可以随意想象、主观臆测,甚至以伪替真,等等,否则将会产生不准确或者歪曲历史的结论。例如在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和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中,一般学生都会讲春秋战国理解成一个刀光剑影、兵荒马乱、争城掠地、战争不断的年代。他们只会关注战争的激烈或者残忍,如果没有历史老师去给学生们客观地分析和解释这一段历史,他们的认识必然会很肤浅,这就需要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去解释分析战争在这一时期的作用,从积极或消极的两个方面去辩证地看待和认识这一段历史。因为各国争霸,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人民流离失所,生产遭到破坏,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然而在战争中大国不断地兼并小国,时代呈现出了统一的趋势,这就为第九课《秦统一中国》做好了铺垫。教师在文本解释中还应指出,由于战争使人口频繁地迁移,从而促进了各国各地之间的相互交往、交流和交融,所以也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格外活跃,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新教材在课文的最后也对战争做出了简单而客观的解释与评价,这也是老教材所没有的内容。所以只有通过教师对历史知识进行客观正确的解释,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对基本的历史事实、概念、规律、线索等有清晰的认识和掌握,避免认识的片面和偏执。第五,历史价值观素养。所谓历史价值观,指的是对于历史阐释而言,其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判断都要十分明确,要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强化意识形态和思想教育。历史研究追求的是对真实历史的不断探究,并向世人提供历史经验;历史教学则要求明确历史发展的趋势,了解历史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哲理、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等精神文明素养,目的是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例如在第二十课教学中指出,我国是人类早期生活和繁衍的地区之一,一万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原始农业兴起,史前居民开始进入原始农耕文明时代,我国古代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如最早培育出水稻和粟,修建了巨大的生态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以及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最早发明了造纸术,等等。教材中还融入了国家主权意识,特别是海洋主权意识,全面反映了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如教材第十四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中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将南海注释为涨海、第十六课《三国鼎立》中的“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等图例中都对台湾岛补注了“夷州”这一古代名称[5]。此外,还注入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如商鞅变法、从汉朝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经济带,以及对“民族英雄”岳飞的客观评价和爱国精神的肯定,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与升华,让学生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去感受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辉煌,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懂得“以史为鉴”,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基于以上对初一历史新教材内容的教学实践过程,结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其具体教学的指导,并将“三维目标”的要求融入其中,使整个教学效果更加突出,教学质量更加优化,教学目标更加明确。目前新编教材才刚刚全国开始使用,关于在教学中如何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指导的问题,尤其是与“三维目标”完好地结合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研究。当前,以历史核心素养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已受到广大一线教师高度重视,虽然对其中的内涵和作用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总的认同感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初中历史教学在贯彻三维目标的过程中,重视与历史核心素养的结合,并发挥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尤其注重把核心素养融入到对教学的指导中、材料的分析中、过程的实施中、育人的贯彻中、课程的评价中。相信通过对这一问题持续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逐步加以践行,历史教学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中会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N].中国教育报,2015-04-01(7).
[2]朱汉国.浅析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上月刊),2015(10):6.
[3]叶小兵.新高中历史课标思路汇总[EB/OL].max.book118.c.
[4]胡利利.构建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J].科教导刊(下旬刊),2017(15):120.
[5]齐世荣.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35.
作者:喻学忠 胡利利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第三篇:初中历史教学的合作学习浅议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课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能够使我们了解朝代的更替以及时代的发展。通过研究发现,在进行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而合作学习的关键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也要注重学习的过程,不能过分重视结果,多给予学生鼓励。本文主要对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合作学习;兴趣;参与;过程;能力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很多课题都是围绕着合作学习展开的,并不单单是对于初中历史的学习,可见,合作学习是一项非常受推崇的教学方式。但是,目前很多人对于合作学习模式的认识还很短浅,对合作学习的看法也存在争议。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对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兴趣、参与、过程以及能力等四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
二、设立富含兴趣的合作目标———合作有效性的前提
对于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时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的问题要让学生有想要学习的冲动,这样的任务安排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出合作的价值。比如说,在进行《秦朝统一》的学习时,教师布置的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将“秦朝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改成“秦朝灭亡的密码”或者是“秦朝为什么会昙花一现”等等,这样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探索知识,提升对于学习的兴趣。当学生自主、合作,找到秦亡的主要原因:秦始皇的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严苛的法律等,秦二世的“指鹿为马”社会矛盾快速激化,加速了秦亡的历程。在前面的问题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继续提出问题,比如说,“面对秦王的昏庸无道,当时的历史文物做出了那些举动”、“他们的这些举动成功了吗?”等等问题,进而合理的开展下一次的合作学习任务的布置,这样的引导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合作、探究,基于教材,但又有延展性,趣味十足,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好的目标问题,是有效课堂成功的关键。
三、合作学习重参与———有效合作的关键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也不同,这也就产生了部分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不高,参与度较低的现象,尤其是一些知识掌握量不足的学生,他们认为,合作学习与他们无关,参与不参与都不会引起重视,甚至导致了合作学习成为了优秀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而教师最关键的就是要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合作学习的初期,教师可以合理地安排给每位学生一个任务,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可做,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自己在合作小组中的重要性。在这其中合理的分组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小组中的人数太少,就会造成任务的分配不均,有人可能要一人完成两项任务,如果小组中的人数又太少,就会造成有人无任务可做,另外,如果人数太多时,也会造成有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失去了合作小组的意义。通常情况下,对于小组的分配以四人到六人为一个小组最佳,可以让学习任务科学的分配,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努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集体的重要性,既增长了知识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四、评价合作学习重过程———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核心
在运行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的评价要以对合作学习的参与过程为主要的依据,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合作学习的评价,要以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对教师布置问题的完成程度,对于自己的想法表达等方面综合考量。比如说在进行抗日战争学习时,教师给出的“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制造者、经过、结果、原因、影响等,在进行了合作学习的方式之后,教师可以安排每个小组的组长对每个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在课堂上,可以组织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进行评价,让学生处在乐于学习的氛围中。
五、合作学习重能力的提升———合作学习的宗旨
传统的合作学习模式都是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通常情况下,是由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再进行小组的划分,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讨论,并总结出问题的答案。比如说,在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时,教师一般会给出类似召开的时间,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等问题,而学生在进行小组的讨论时,积极性往往不高,对于学习能力的提升比较缓慢,而合作教学也无法发挥出真正的作用。随着合作学习的广泛应用,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模式应用时要以探究性的问题入手,结合教学中的视频资料,为学生布置模拟情境。比如说,在十八大结束的十年后,我国陆续出现的模范人物有哪些,让学生结合课本的内容,为这些模范人物编写颁奖词。通过类似的合作方式,学生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让学生以学习兴趣为前提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寻找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而对于初中历史而言,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仅体现了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目标,还非常注重学生对于兴趣的表达,更加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不再感受到枯燥和乏味,增添了对于学习历史的信心,合作学习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了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汤平.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华少年,2017(20):87.
[2]石海艳.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2017(06):24.
[3]王学花.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7(05):36.
[4]陶雷.基于初中历史教学和社会课堂有机融合下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7(16):177.
[5]李俊贤.刍议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中),2017(02):169.
作者:兰艺 单位:乌鲁木齐第三十四中学
第四篇: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反思探讨
初中历史作为中考科目在我省推行已近十年之久,广大一线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探究学生学习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历史课教学一直被作为一门“副科”打入“冷宫”,在八年的历史教学中,我深有体会,必须引起关注,认真反思。下面我谈谈历史学科面临的现状:
一、历史学科不受重视
语数外是主科,历史是副科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学校不重视,学生没有兴趣,教师没有动力,调动不起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师资力量缺乏,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但是一线教师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关注的还是学生的中考成绩,忽视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历史科目虽然75分,但是需要记忆的内容又比较多,学校课时安排少,不足以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学校在师资配备以及教师培训方面也将其放在次要位置,多数学校的历史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基本都没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素养,对课标的学习研究不积极,不去研究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不去积极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更不用说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三、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采用满堂灌,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教师讲下去,讲完之后也不知道学生理解与否,留几分钟让学生去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有甚者,个别教师上课很少讲课,干脆在书上把要求记忆的历史知识作上记号,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就可以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一节课里,没有给学生留下阅读、思考、互动、问题探究的时间,更谈不上有课外实践活动、兴趣小组之类的了。这都违背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历史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四、教学评价单一在评价课堂教学时,只重视评教而忽视评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只是想着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而不是想着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真正自愿地去学习、去探究,为学生考虑的太少。面对当今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脆弱现状,如何冲破历史教学的困境,加强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我结合自身实践,总结出以下改进方法和对策:一、认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在历史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以便学生可以获得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理解、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二、历史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
课余时间多看看有关历史教学的专业理论,多听同科优秀教师的课,积极参加学校、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经常组织一些研讨活动,积极参加每年的进修教育培训,有不懂的及时查阅资料,努力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三、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师要与时俱进紧跟课改的步伐,确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转变应试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历史教师的积极性,达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双赢。在历史教学方面,要努力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现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四、勤于思考,勤于钻研教材、课标,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善教学资源
教师的条件毕竟有限,靠自己个人力量很难改善当地教学条件的,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勤于思考,钻研教材、课标,挖掘身边潜在的、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比如:师生共同自制教具、利用当地乡镇的历史资源、选择学生喜欢的历史课题开展讨论。教师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历史专业水平,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悦地学习历史。
五、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写教学反思
历史传统教学只强调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强调学生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要改变这种现象,在课堂上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加强学生历史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加强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历史知识和热点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叶澜教授说过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也不一定成为名师,但是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说明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对每个教师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广大基层教师要融入这个潮流,这需要我们广大基层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模式。因此,让广大的农村教师,携手共进,积极投身于改革的大潮中去,为国家的崛起,民族的振兴,基层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王智霞 单位:山西省中阳县第三中学校
第五篇: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浅探
摘要:针对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改进听课评课方法出发,以具体的课堂为例,对情境教学的构建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从抓牢主线、情感教育和有学法三个方面讨论了课堂教学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历史;情境教学;教学改革
1引言
历史这门课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历史史实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在培养体系中承担了学生对历史的情感态度和更深层次的价值观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兴趣难以得到激发,历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围绕改进听课评课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方式引入历史故事,利用历史故事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1]。
2改进听课评课方法是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
听课评课是每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听评课,教师可以加深对初中历史教育专业的理解和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同时,听评课也是一种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它为每一个教师的专业合作提供了有效的机会和平台,教师借助于听评课共同体,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探究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但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初中历史听课评课状况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以敷衍的态度去对待听课评课行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任崔允漷教授就指出,“进入课堂时,听评课者没有充分准备,也没有与上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听课评课人不做认真准备,既没有认真熟知相关教学内容,也没有和执教人进行应有的沟通,没有去深入了解相关的学情,整个活动就不具有针对性;二是以业余的思维(方法)来对待听课评课行为。往往一节课听下来,不清楚如何去专业地评议。或者是有结论,没有依据,十分空洞;或者有具体实践,却没有研究,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方法);或者是没有规范的标准(一堂好课是怎样的?),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去专业地评价;这样使得我们的听课评课活动停留在就事议事的表面,显得肤浅枯燥。如何改进初中历史听课评课活动向专业方向发展呢?首先,是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对一堂课的评价,要考虑个体、时间与空间、情境等因素。必须正视教学的复杂性,以复杂的思维和观点去看待教学活动。要明白听课评课活动是所有的教学活动参与者(主要是教师)在共同合作研究,听课人在听课的过程就是收集研究的证据,而评课活动就是基于听课收集到的证据之上的解释与推论。一次规范的听课评课活动流程应该包括课前的精心准备、适当的课中观察和精准的课后评议。
3抓牢主线是改进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重点
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实用性教学模式[2],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学、认识论、心理学和教学论等原则,将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效的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度,使在教学活动构建的情境思维中学生得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为例讨论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有主线,有灵魂,有学法的情境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著名特级教师戴加平老师认为:“一节好的历史课,应当有故事(细节)的渲染,有学习方法的渗透,有灵魂的烛。简言之,是应当有趣、有法与有味。”[3]戴加平老师所说的“故事”、“学法”、“灵魂”,应该是在课堂教学灵魂(课魂或者说教学立意)的统领下,进行总体设计;围绕历史主线,通过历史资料的展示彰显历史细节,还原历史现场;再通过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思考,实现教学相长。即一节历史课要有“主线、灵魂、学法”。而基于这样的历史课,就很好地体现了一节好的历史课应有的“主线、灵魂、学法”,很显然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的基于主线、灵魂和学法的情境教学模式模式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高效课堂”的一次成功展示,而且也是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创新的有益探索。围绕一条主线进行整体的情景构建在历史教学中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有效方法。《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讲述了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开始了全民抗战,坚决抗战的一段历史。这是一段令国人血脉喷张、群情激昂的历史,也是一段令国人痛心疾首、椎心泣血的历史。一方面是中华民族全民皆兵,高举抗战到底的大旗,另一方面是日本侵略者挥起屠刀,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面对两条并行的历史线索,本课的中心是什么?这是一个难题。以“寻找真相”为主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节课情景构建中,将这段历史与当前国内国际环境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为背景,以日本国内历史教科书罔顾历史、对历史事实的篡改为背景。通过资料展示日本对这段历史的介绍,启发学生带着疑问学习,一步一步解开谜团,进而寻找真相,揭示真相。按照教学顺序,一一展示了相关资料,如日本教科书中描述的“卢沟桥事变”,如卢沟桥事变中所谓“失踪的士兵”,如日本教科书中展示的一系列日军在华友好图片,如日本右翼势力鼓吹的“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引导学生思索“这是真相吗?”“真相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应如何寻找、发现真相?”这样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就主动、自觉地梳理教材相关内容,师生互动,共同“寻找真相”。
4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中的灵魂
德国学者雅思贝尔思指出[4]:“历史课的教学即是发展学生对之前文化的虔诚爱戴之心,启发他们为了人类更高的目标奋斗,并形成对现实批判的清醒历史观。”历史教学如何启发学生“为了人类更高的目标奋斗”?怎样让学生理性地进行“现实批判”?那就是历史教学应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这是一节历史课的灵魂所在。通过“寻找真相”这样的主线设计,传递了怎样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历史应该是真实的,历史只能是真实的。我们要学习真实的历史,了解真实的历史,揭穿谎言,认识真相。学生提供本课学习就会思考:真实的抗战史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段历史?今后我们应该为国家、为民族做些什么?可以说只有真实地了解抗战,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学生才能真切地感知历史的残酷,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激起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认清自身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从本课教学来看,学生经历了“爱国———忧国———要强国”的情感历程,从而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一点从课堂的纸片寄语“写一写”环节得到了很好诠释。
5有学法是形成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历史学法指导是指学生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历史学习活动,培养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获取学习知识、形成历史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一节好的历史课,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点展现给学生,也不是生硬地将价值观推向学生,需要老师巧妙设计,让课堂活色生香,水到渠成。这就要求老师将学习方法逐渐渗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思考,一点点认知,一点点感悟。首先,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将本课教学内容建构为四部分:国之危难———卢沟桥事变;国之团结———共赴国难:国之大殇———南京大屠杀;国之未来———实现中国梦。以此引导学生对书本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慢慢学会整合、归纳、概括历史知识。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历史资料,有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等。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形成认知,培养了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最后,设计丰富的课堂教学小活动,巧妙的将历史学习方法、理论渗透其中。简单来说有“填一填”(阅读归纳,填写卢沟桥事变的基本内容);“说一说”(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有哪些事例?);“找一找”(你能为东京审判的梅汝璈法官搜集证据吗?你有哪些途径?你觉得什么样的证据更有说服力?);“写一写”(面对日本近年来的一系列倒行逆施行为,你想说些什么———对日本;对中国;对青少年自身;)……总之,情境教学的构建在历史课教学中有历史细节的渲染,有历史主线的贯穿,有历史价值取向(灵魂)的统领,有学习方法(理论)的渗透,感性与理性并存,且相得益彰,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和拓展。
参考文献
[1]鲁德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85-86.
[2]张国权.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4(20):121-122.
[3]戴加平.好课三要素:故事、学法、灵魂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之我见[J].历史教学,2014(21):46-48.
[4]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作者:刘涛 单位:巢湖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