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应用

[摘要]绿色建筑以全寿命周期内最大可能的降低能源消耗为指导思想,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绿色建筑理念,将bim技术应用到绿色建筑寿命周期中,从时间节点相符合、核心功能相互补充以及工作平台的兼容性三个方面研究了BIM技术与绿色建筑的匹配性,并以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以及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为例探讨了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

1BIM技术与绿色建筑匹配性研究

1.1时间节点相符合

BIM技术主要是服务于工程项目初期的方案制定、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维修保养等全寿命周期各个环节的集成化管理;此外,绿色建筑在设计和管理过程中,也涉及到了建筑材料的采集、加工以及搬运、建设、改造、维护等整个制造周期[1]。因此,可以看出BIM技术与绿色建筑在时间节点上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为促进BIM技术和绿色建筑相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1.2核心功能相互补充

要保证绿色建筑能够得到长久的发展,必须要结合多方面人员的共同力量,并在数量掌握各种材料、设备使用前提下,引入现代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全寿命周期内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BIM技术能够通过对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使用为绿色建筑的长久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另外,通过BIM技术创建的三维工程模型能够实现工程管理人员在各阶段控制绿色建筑施工过程[2]。

1.3工作平台的兼容性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第三方软件来完成采光、资源消耗以及通风等问题的探讨,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平台要具备较好的兼容性。BIM技术平台拥有较好的兼容性,能够和许多碰撞检测软件、能源分析软件以及绿色评估等软件形成很好的兼容性,所以,BIM工作平台优异的兼容性特性为其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

2.1节地与室外环境

2013年我国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估准则》(下文简称为《准则》),其中明确规定了节地与室外环境的绿色评估项目有场地选择、现场安全、土地利用率、光污染、周围噪声、人行道通畅度等环节。将BIM技术应用到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中,首先可以通过三维建模真实的反映出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并对建筑物内部构造进行分析研究,由此获得科学的施工现场规划、资源输送方式以及大型机械设备规划布局等,其次,通过将光污染、噪声以及通风等因素带入到BIM技术平台中,可以实现对光污染、噪声以及通风的设计评估,帮助设计和施工人员采取更加合理的方法进行建造[3]。

2.2节能与能源利用

《准则》明确规定了节能与能源利用的绿色评估项目有合理设计、通风与供暖设备、照明类型与能耗等环节[4]。将BIM技术应用到节能与能源利用中,可以实现对能耗、热工等因素的探讨,对获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对现阶段设计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高建筑能力的使用效率。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建筑设计中的楼房间距、外形尺寸、门窗朝向以及墙窗比等因素进行分析和改进,从而能够更加充分的使用自然能源,降低社会资源的损耗。

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准则》明确规定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绿色评估项目有地下管道损坏、建筑施工每日用水量、充分发挥非常规水资源的作用等环节。将BIM技术应用到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中,可以通过软件模拟有效预防管道交叉与冲突造成的损坏;对BIM应用平台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可以精确的查看到建筑施工每日消耗掉的水量,寻找出水资源消耗过多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对BIM应用平台中的雨水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各种地貌与材质对径流系数的影响,提高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率[5]。

3结语

将BIM技术应用到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施工能源消耗,节约建筑施工成本,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仅探讨了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三种,还包含有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质量以及运营管理,BIM技术均可以提供便捷、准确的技术服务,通过对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促进绿色建筑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钦,田庆,刘云贺,等.绿色建筑评价新标准下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7,33(02):211-219.

[2]吴佳蔚,李希胜,曹璐琳,等.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节地设计自动评价[J].建筑科学,2017,33(04):123-128.

[3]张国华,郭敏,霍婕,等.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以北京市某医院建筑为例[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5(12):82-84.

作者:熊慧 单位:厦门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