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亲子主题公园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亲子主题公园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亲子主题公园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阐述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结合某亲子主题公园的设计实例分析,从整体布局及规划、建筑单体设计两方面进行剖析,探究如何通过建筑设计来实现绿色建筑,为其他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建筑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且是三大能源消耗产业之一,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因此,为实现建筑低能耗高质量的目标,绿色建筑概念的引入具有现实意义。

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绿色建筑设计则是绿色建筑的源头,对整个建筑项目具有指导意义,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建筑风格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域建筑风格大相径庭,建筑应适应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不能生搬硬套不同地区的成功案例,要根据具体建筑所在地的地形、采光等条件进行设计[2]。2)以人为本。建筑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人类的工作生活提供屏障,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能满足人们不同的居住和生活、娱乐的需求;满足不同建筑对于采光、通风的要求,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3)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最基本原则。在建筑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顺应建筑场地地势环境,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建筑材料优先考虑绿色环保材料,尽量就地取材以减少运输过程产生的污染。

2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某亲子主题公园(见图1),项目用地面积106639m2,选址位于余杭区中泰街道中桥村,石东线以北、眺后线以南、石横线以西,交通便利。项目建筑布局顺应地块游览活动的特点,由入口大厅开始,依次布置农产品市场、微观世界、乡村小镇、啤酒屋、爆米花馆、冰淇淋商店等。园区道路采用人车分流,人形通道为游客游览环线,串联各游览区;沿途按照不同功能区块变换室外空间设计。

3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绿色建筑设计观念,是建筑节能理念的延伸,从方案初期开始,在解决功能、空间、材料等要求的同时考虑如何适应周边自然环境。通过前期各种资料分析,得出结论:场地周边建筑材料及可再生循环利用材料丰富、建设地适用被动式节能策略、项目建设区域内有较为完善的能源条件、场地地势起伏较大,现状主要为山前岗地—山地,现状边坡稳定。3.1整体布局及规划。3.1.1场地设计措施。场地设计尽可能保持和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需要地形改造时,采取合理的改良措施以提高土地利用价值[2]。本项目地块呈现不规则,场地南北向为南高北低,东西向为东低西高,地形局部高差较大。根据现场环境,结合地块自身条件,建筑依地就势,南高北低。道路顺应原始坡度,通过布局化解高差,尽可能减少填挖方量。3.1.2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技术措施。项目所在地余杭常年平均雨量在1150mm~1550mm,项目进行场地雨洪控制综合利用的评估和规划,该项目按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SS综合去除率50%、综合雨量径流系数0.6来管控。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设置下凹绿地和人工湿地调蓄雨水,实现对降水量的吸收和渗透。项目综合流量系数0.537,下渗雨水量967.6m3,下凹式绿地821m3,雨水蓄水池500m3,调蓄总容积1321m3。3.1.3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项目设置地下室,地下室层数一层;面积为3709.88m2;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Rr≥25%;项目容积率为0.34小于规划要求0.4,在满足舒适度要求的同时,尽量增大了土地利用率。3.1.4绿化与场地生态。为保持自然地段,保护自然资源,规划中高度重视对自然地形的保持,保护现有的水系、植被;园区内大面积的植被和绿色开敞空间不仅给人视觉的愉悦,同时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湿度和温度,改善局部小气候。绿地率为35.15%,主要设置在地面及地下室顶板上。3.1.5公共交通及停车场所设施。项目出入口设置在地块西北侧结合入口广场统一设计。游客可通过两种方式到达项目地,线路一:游客通过跳后线直达项目地块北侧的大型停车场,解决游客停车问题,项目与大型停车场距离约50m;线路二:游客到达余杭中桥村后殿游客服务中心,转乘中心内提供的接驳车到达项目地块。3.1.6场地热环境。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场地热环境模拟预测,分析夏季典型日的热岛强度和室外热舒适性,优化总图布局。模拟区域内,初始温度为35℃,区域内温度平均值35.91℃,平均热岛强度为0.91℃,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小于1.5℃的要求。3.1.7其他。本项目建设地具有较为完善的建筑产业,主要材料在建设地均有供应,项目绝大部分材料均有省内建材生产厂家,距离在500km范围内。项目尽量采用可再生循环利用材料,减少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率。±0.000以下填充墙体为MU20混凝土实心砖;上部墙体材料采用砂加气砌块,两种材料均为国家及地方建设主管部门推荐的轻质、高保温隔热性能的墙体材料,该墙体材料在当地均有合格生产商。结构设计优先采用高性能、高强度混凝土,优先使用400MPa高强钢筋。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以减少施工现场噪声和粉尘污染,节约资源,减少材料损耗。3.2建筑单体设计。3.2.1建筑节能。本项目建筑主朝向为南,建筑朝向与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适宜朝向范围相符,有利于节能设计,与夏季主导风向相契合,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筑体形系数(组群建筑)在0.23~0.55之间,各单体外形相对规整。3.2.2遮阳。在保障安全性能的前提下,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和造型风格进行合理的遮阳设计。由1号楼南立面及西立面平均太阳辐射照度图分析,可知建筑南立面夏季形成了有效遮挡,南立面在夏季各时刻的每小时太阳辐射照度值均小于250W/m2,冬季大部分时刻均高于250W/m2,利于夏季降低建筑空调能耗,冬季自然采暖。建筑西立面在夏季的7月~9月的14:00~16:00每小时太阳辐射照度值均高于250W/m2,冬季则高于250W/m2,因此在建筑西立面外窗设置活动外遮阳设施,冬季外遮阳装置收起,利用冬季建筑采暖,夏季外遮阳装置放下,利用夏季降低建筑空调能耗。3.2.3外围护结构。1)外墙。除采用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Ⅱ型保温隔热外,本项目屋面和东西向外墙采取浅色外墙饰面强化隔热设计措施。2)门窗。外窗框与外墙之间缝隙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充,并用密封材料嵌缝。隔热金属型材窗框K≤5.8W/(m2•K);玻璃采用中透光率Low-E玻璃(6中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本项目考虑建筑层高较高,进深较大,为解决建筑中间的采光不足问题,设置天窗以增加采光系数。3)屋面。设置双道防水措施,达到一级防水要求,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保温层。3.2.4建筑光环境设计。主要功能房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各建筑主要朝向直接间距大于18m。建筑外立面设计及选材未对周围环境产生光照污染。为提高室内采光舒适性提供参考,结合项目日照分析结果,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室内采光模拟分析。3.2.5建筑风环境设计。主要用房均以被动式节能设计———自然通风为主;利用层高在屋面设置天窗,组织好穿堂风,利用晚间通风带走室内余热,减少制冷负荷。3.2.6建筑工业化。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工业化生产程度较高的构件,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本项目厨房和卫生间进行整体化定型设计,保证施工质量,减少施工污染。3.2.7可再生能源一体化设计。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已正式被浙江省归为可再生能源应用范畴。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相比,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具备安全、节能、舒适、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而且空间需求更低。杭州地区全年平均温度较高,较适用该系统。本项目有集中热水需求,职工宿舍及餐饮全面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

4结语

本项目为EPC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项目设计涵盖“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室内环境、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提高与创新”八个部分内容,通过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本项目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建筑设计作为绿色建筑实现的源头,影响着后续各环节。如何将绿色建筑理念在方案设计阶段即引入到项目中,是建筑师需要深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DG/TJ08—2090—20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孙宝樑.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李浩然.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80.

作者:徐利丽 邬京虹 单位: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