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粮食生产论文范文

粮食生产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粮食生产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粮食生产论文

农户粮食生产论文

1.研究现状

宿迁市国土面积8555km2,耕地面积45.7万hm2。201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60万人,常住人口480万人,乡村户数107万户,乡村人口439万人,粮食产量38.9亿kg,第一产业增加值228.7亿元,谷物及其他作物总产值10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9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95元。近年来,全市把土地流转作为实施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石,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流转面积逐年扩大、流转速度明显加快。2013年,全市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5.3万hm2,累计流转面积达25.7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56%。同时,一些地方为了树典型、展形象,或是为了让集中流转土地尽快被承包出去,出现了片面追求家庭农场数量、一味追求土地超大规模经营的情况,有的地方一次性向农户流转土地规模在千亩以上,有的地方要求新型农户承包经营粮食生产面积不得低于20hm2,有“盲目”“跟风”之嫌。个别基层干部认为,万事跟着大家走,就是安全的,别的地方能一次性流转给农户上百亩、上千亩土地,我们也能,因而出现了靠行政命令下指标、定任务、赶速度的现象。

2、粮食生产规模报酬的3种情况

微观经济学的规模报酬理论很好地说明了粮食生产规模报酬的3种情况。第1种情况是:在生产规模较小时扩大规模,产量的比例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第2种情况是: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若继续扩大规模,产量会与投入要素同比例增加,产生规模报酬不变的现象;第3种情况是:如果规模足够大时再继续扩大规模,产量增加的比例会小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导致规模报酬递减。我国南方地区小麦、水稻、玉米规模报酬变化的转折区间大体在2~3.3hm2,通常小于2hm2时规模报酬递增,2~3.3hm2规模报酬基本不变,大于3.3hm2时规模报酬递减。由于各地机械化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不同,此数值存在较大差异。在微观层面,农户追求的是总收入的增加,即使到了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在耕地边际回报到零之前,农户仍有扩大种植规模的动机。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为了树典型、展形象,或是为了让集中流转土地尽快被承包出去,往往利用行政力量扶持千亩甚至万亩种粮大户。目前,宿迁市土地规模经营超大户与超小户并存,出现了土地规模经营两级分化的苗头。因此,在宏观层面,要统筹考虑增产与增收的平衡、劳动生产率与土地产出率的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在工业化、城镇化完成之前,既要避免土地摞荒或经营规模过于碎小,又要防止土地过于集中,加大就业压力及扩大农村贫富差距。

3、宿迁市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范围

3.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3个关键值

农户生产粮食的土地适度规模与各地资源禀赋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密切相关。学者们在土地适度规模的区间范围内定义了3个关键值,即适度规模的最大值、最小值、目标值。

点击查看全文

焉耆盆地粮食生产论文

1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粮食生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定量的分析出不同因素对研究区粮食生产的影响,本文把理论分析作为切入点,从理论中总结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1.1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粮食生产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几种因素来分析研究区粮食生产:(1)粮食播种面积;(2)农村粮食产业从业人数;(3)农用机械总动力;(4)粮食作物化肥使用折纯量;(5)粮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农村总用电量。

1.2粮食生产模型建立

美国数学家Charles•Cobb和经济学家Paul•Douglas提出了著名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这种生产函数可以很好地分析资源投入与产品产出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因此被广泛地运用。其基本模型为:Y=f(A,LA,CAP)=A•LAa•CAPba+b=1(1)式(1)中: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LA表示劳动投入;CAP表示资本投入。在本文中,笔者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笔者确定了粮食生产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粮食总产量(Y);解释变量为:粮食播种面积(LAND)、农村粮食从业劳动力(LA)、农用机械总动力(MACH)、粮食作物化肥施用折纯量(FERTI)、粮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IRRIGATE)、农村用电量(ELEC)。根据上述内容,研究区粮食生产的C-D生产函数写成如下形式:Y=f(A,LAND,LA,MACHFERTI,IRRIGATE,ELECTRIC=A•LANDa•LAb•MACHC•FERTId•IRRIGATEe•ELECf(2)进一步对C-D生产函数进行对数转换,得到关于产量的生产函数形式如式(3)所示:ln(y)=1nA+a•1n(land)+b•1n(la)+c•1n(mach)+d•1n(ferti)+e•1n(irrigate)+f•1n(elec)+μ(3)式(3)中:a表示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b表示劳动力投入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c表示农用机械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d表示化肥使用折纯量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e表示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f表示农村总用电量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μ是随机扰动项。样本时间从1990-2013年,样本大小n=24。

1.3数据来源与数据描述

点击查看全文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

一、隆昌县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1.粮食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减少

据统计,全县耕地面积在1949年时为54.95万亩,2001年减少到42.16万亩,期间总共减少12.79万亩,年均减少约2400亩。此后至2013年耕地面积继续减少到39.79万亩,年均减少约1800亩,这主要是严格保护耕地政策所起的作用。1949年农作物总播面积为69.99万亩,复种指数为127.4%,粮食面积63.19万亩,占总播面积的90.3%。2013年农作物总播面积94.43万亩,复种指数达237.3%,粮食面积71.23万亩,只占总播面积的85.4%。上述情况说明3个问题:一是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退耕还林还草的进一步实施,耕地减少的态势不可逆转;二是人们对水果、蔬菜等需求的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种植面积的比例肯定还会逐步降低;三是解放以来,复种指数已提高了近一倍,继续提高复种指数的难度很大。

2.粮油技术推广难度加大

当前,包括农民在内的多数人员对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都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撂荒地逐年增多,种粮农户岁数越来越大,外出人员不愿回乡种粮的倾向相当明显或根本不会种粮,造成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相当困难,部分技术甚至有倒退倾向。以水稻生产为例,20世纪80年代亩植窝数平均为1.5万窝,90年代下降到1万窝,现在的部分田块已下降到0.5~0.6万窝,亩植窝数的持续减少是水稻单产不升反降的主要原因,而产量总体变化不大的根本原因是种植品种普遍由穗数型变为了大穗型,由于品种的大变化而大幅度提高了单产,在玉米生产上表现更为明显。从大农业的内部分工上看,由于发展蔬菜、水果和农机化很容易成为新的亮点,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已把更多的精力、人力和财力投入到了项目更大、更容易出亮点的其他业务工作,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地位和积极性都有所下降。同时,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专业人员和较为突出的人才也抽调了不少到其他部门从事更紧要的工作,减弱了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整体实力,部分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负责人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实施农业项目等不属于技术范围的工作上,没有把过多的精力用在研究粮食发展的技术应用和推广上来。此外,粮油技术推广部门建立的各种示范片、示范田块,所应用的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一般都需要较好的环境条件和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实施,推广都有较大难度。以隆昌县水稻高产攻关为例,近几年,每年都以增加窝数、增施肥料、狠抓病虫防治为前提建立了百亩、千亩高产攻关片,尽管连续多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田块中稻和再生稻两季亩产超过了吨粮,但由于增窝、增肥、防病治虫需要增加投入,管理不到位还容易造成病虫害加重,以及大幅度增加穗数还容易引起倒伏,同时,农户雇请人员栽秧是以面积为单位给工钱,这样就很难保证栽够窝数。因此一旦示范或项目实施结束,示范片的新技术应用程度就逐步下降。

3.农机化步履艰难

近年来,全县开展了播、耕、栽、防、收全程农机化作业的探索,但仅仅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推而不广的主要原因是:隆昌县属浅丘地区,现在的机械不太适合不规则的小田块,尤其是田坎小巧,机械笨重,搬运不方便,让成片农户整体接受又十分很难。

点击查看全文

持续增产粮食生产论文

1粮食生产特点

1.1自然资源情况

1.1.1温、光、水资源配合良好句容市位于长江南岸,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018.6mm,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日照时数2116h,年平均无霜期229d。境内以赤山湖、沿江圩区为主体的圩区稻作区,有着句容市“鱼米之乡”的美称,水稻生产一直是句容市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1.1.2水源丰富,时空分布不匀境内共有中小型水库(湖)76座、大小河道44条,总长310多km,水域面积2万hm2,总容量3.1亿m3,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全年有5个相对集中的雨期,但时空分布不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为干旱与涝渍交替出现、洪涝受害程度重于干旱。

1.1.3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句容市北临长江,宁镇扬丘陵横跨东西、茅山丘陵侧卧东南、中部是广袤的丘陵地带、西南部是肥沃赤山湖圩区为主体的圩区,地形地貌复杂,素有“五山一水四分田”的说法。耕地面积4.81万hm2,占国土面积的34.8%,其中水田占72.2%,旱地占27.8%,人均耕地0.094hm2。土壤类型多:土壤母质为下蜀黄土,发育分化为6大土类、13个亚类、17个土属和23个土种。经过长期精耕细作和大量的农田基本建设,目前水稻土是全市面积最大的耕作土,面积4.43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3.61%。

1.2品种应用情况

水稻品种基本上是早熟晚粳大穗型品种,大面积生产上水稻主要以武运粳系列、镇稻系列为主推品种,搭配种植迟熟中粳品种,近两年米质达“国标二级米”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比例在逐年上升,对于优化品种布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小麦主要以扬麦系列、镇麦系列为主推品种,宁麦系列为辅助品种。2.3种植方式变化近10年来,句容市水稻种植方式主要有机插秧、直播稻、旱育秧、水育秧4种,小麦种植方式主要有机灭茬、板茬麦、稻套麦等。随着生产模式的转变,种植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一些种植方式逐渐被摒弃,目前,句容市水稻种植方式主要是机插秧、直播稻;小麦主要是机灭茬、板茬麦和稻套麦。

点击查看全文

政策扶持粮食生产论文

1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效应

各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断出台扶持政策,持续增加投入,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为粮食生产十一连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1科技支撑保障粮食产量显著提升

粮食生产政策的大力扶持,加大了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及秸秆全量还田等一系列高产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单产水平的显著提升。2014年,盐城市粮食产量478.9kg/667m2,比上年增8.2kg/667m2,创历史新高,自2007年后一直保持增产势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70亿kg,连续9年超百亿斤;稻麦产量历史最高,达到1014.7kg/667m2,连续2年实现吨粮目标。

1.2生产方式由分散型逐渐向规模型转变

随着政府对土地流转、联耕联种、家庭农场和粮食生产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力度的加大,农业生产由一家一户零散种植逐渐向规模化经营转变。据2012年统计,盐城市3.33hm2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2342户,经营耕地面积2.52万hm2;粮食生产合作社817个,经营耕地面积4.29万hm2。2013年初步统计,符合农业部统计口径的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1082个。2014年,盐城市各地积极稳妥推广联耕联种,落实到田面积14.2万hm2,示范点2226个。

1.3粮食生产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改善

点击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