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变迁及其区域的形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仓廪实、天下安”。粮食是安天下之本,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备资源,更是保障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我国历代政府都重视农业的生产与管理。中国地大物博,因为地理位置的偏差而形成了农作物种植区域的不同,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农业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粮食生产又发生了许多变迁,并导致新的粮食生产区域形成。探究我国粮食生产的变迁及其区域的形成原因,对今后我国粮食生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粮食生产区域变迁形成
1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史变迁
我国粮食作物在历史上作为主要食粮的地位多次变化,并且主要产地也不断变迁。战国前以黍稷为主,后以黍、麦为主,再后又以稻、麦为主。“五谷”的形成相沿了几千年,在食粮供应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因区域而异。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的粟、黍等作物,在北方干旱地区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的“粟”,又叫谷子,去壳之后称小米,《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粟的86个品种。质量上等的粟称为“粱”,意为“好粟”。因有黄、淡黄、青等各种颜色,故按颜色称为黄粱、青粱、白粱,故有“一枕黄粱”和“黄粱美梦”的典故。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性被人们发现,也与粟一样成为当时不可或缺的食粮。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小麦可以在晚秋和早春种植,能很好地解决食粮青黄不接的局面,加之石圆磨的发明和使用,使小麦的食用形式从粒食发展到面食,极大提高了小麦的适口性,因此小麦受到普遍重视,从而发展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唐宋以前,我国北方的人口多于南方。唐宋以后,由于南方地区雨量充沛,适合水稻种植,水稻生产促进了南方人口的增长,水稻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在明末的《天工开物》记载有:“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来、牟、黍、稷居什三。”说明在当时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水稻占绝对优势,其他粮食作物,如大豆、小麦、黍、稷等,退居次要地位。大豆虽然退出了主粮供应,但豆腐的发明体现了中国人巧妙利用植物蛋白的智慧。大麻更多的作用是用其纤维。一些作物退出食粮,而另一些作物又加入到食粮的行列。明代,玉米、甘薯、马铃薯相继传入中国,并成为我国现代重要的粮食作物。可以说,每一种作物的栽培史,就是农耕文明史的重要一章[1]。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大国,初期的农耕文化就是粟作文化和稻作文化。如今,“粟”所代表的旱作文化已被麦、豆、薯所取代。我国粮食在唐宋时期就出现过商品化的态势,唐朝中叶以后,南方政治安定,广修水利,占据了土地、光热水气的有利条件使得水稻的产量大大增加,成为全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每年均有大量南方稻米输往首都和北方地区。然而,“自给自足”的观念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根深蒂固,直至今天仍然有着深刻影响。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中,市场需求的商品化对农作物种类及产地变迁的影响微乎其微。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进步,食粮作物的产量也不断增长,最具典型性的就是水稻和玉米。汉代以前,我国农业生产区主要局限于黄河流域一带,由于水资源条件差,水稻种植不多。东汉以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逐渐开发,水稻在全国食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元代以后,从国外先后引进了玉米、甘薯和花生三种旱地作物,都因适种性广、产量高而得到大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比较适宜北方的自然条件,加之清朝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很快,玉米适口性好,因而成为一种廉价的食物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旱地作物。大豆是我国东北的原生植物,其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无机氮,而增加和保持土壤肥力。在原来休闲的土地中种大豆,实行禾、豆轮作,可恢复地力[2]。当时中原地区的农业耕作正由休闲制向连作制转变,需要寻求养地的新途径。大豆的出现刚好适应了这种需求,由此大豆引入中原,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使中原的农业生产以及食物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抗灾、保收、救荒年”也是农民选择粮食作物的重要因素。我国古代先民居住在黄河流域,经常由于水、旱、风、雹、霜及病虫害对作物危害造成饥荒。于是必然要注意到作物的抗灾性能,往往选择能抗灾、保收的作物,尽量避免或减小损失。如小麦在夏初成熟,而一般谷物都是春种秋收,此时正值青黄不接,正好可以实行轮作,接续民食,还可减少闹饥荒的机会。我国著名的农书《农政全书》就着眼于救荒、高产作物,如在“甘薯十三胜”中,甘薯就作为“风雨不能侵损”、“凶岁不能灾”、“虫蝗无所奈何”的作物。芋也是有名的救荒食物。生长期短、耐旱的荞麦,春、夏、秋都可以种,遇到别的作物受灾的情况,可以补种一茬荞麦,而免于一无所获。为了“保收”,像稷等比较低产的作物,也没有被淘汰。传统农业极少以市场交换为目的,作物种植除了取得衣食的资料外,还需要考虑其他作用。比如高粱,籽实是酿制白酒的原料;秸秆又是河防工程上修筑堤防必不可少的材料,可作建材、织箔编席、编筐、夹篱笆、搭瓜棚豆架、充作饲料和燃料;穗梢可作扫帚;叶子可以织席子,织蓑衣,编草帽,作燃料。张骞出使西域引进的牧草,还可用作绿肥以培养土地肥力。在引进甘蔗和甜菜之前,用大麦制糖以做甜食,名曰“饴”。引进棉花之后,棉花提供的纤维在质量上和数量上胜过大麻,由此棉花取代了大麻,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这在我国农业种植史,以及社会发展史上是一个大变局[3]。
2我国粮食生产区域的形成与发展
当前我国粮食品类分布及主要生产区基本形成。水稻生产,南方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东南以及西南地区;北方则主要以东北地区为主。黄淮海的冀鲁豫和西北地区主要集中生产小麦。玉米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和冀鲁豫三省区。
2.1水稻
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平源及丘陵地区,还有川、滇、黔、鄂、湘、桂、粤、闽、赣、浙、皖、苏、沪13个省市区。其中南方水稻产区面积占绝对优势,占到了全国的85%左右。北方水稻播种面积仅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15%左右。
2.1.1南方水稻产区
按地区差异,又分为华南双季籼稻区、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以及云贵高原水稻区等三个区。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热带、亚热带湿润区的粤、桂、闽、琼、台等五省区。这些地区水、热资源丰富,土地复种指数高,是以籼稻为主的我国双季稻产区。另外,地处低纬度地区的海南等还可栽种三季稻。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苏、浙、皖、赣、鄂、湘、渝、川、沪等省市和豫南、陕南地区。这些地区土壤肥沃,降水丰沛,热量也比较丰富。河网湖泊密布,水利设施完善,灌溉便利,历来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主产区,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分别占到全国的2/3左右。最为集中的地区有长江三角洲、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其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种植分布[4]。云贵高原水稻区:这些地区地形复杂,垂直气候变化显著。种植的水稻品种也呈现垂直分布的特点:籼稻多种植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区,粳、籼稻交错分布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区,海拔1200米以下主要种植籼稻。但都以单季稻为主,且多数地区产量不高。
2.1.2北方水稻产区
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东北产区集中在松花江和辽河沿岸,以及吉林的延吉;华北产区集中在冀、鲁、豫三省及皖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产区主要为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以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我国北方水稻种植均以一季粳稻为主,但稻米质量较好。
2.2小麦
小麦产区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产区。春小麦区主要为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以及黑、蒙、甘和新疆等地区。春小麦产量占到了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冬小麦区主要为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大量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冀、鲁、豫、陕、晋5省区,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皖、川、苏等省份。冬小麦区又分为北方冬麦区和南方冬麦区。北方冬麦区又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区和消费区,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全国的2/3以上,素有我国的“麦仓”之称。主要为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冀、鲁、豫、陕、晋等省。南方冬麦区主要为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其中集中产区为皖、苏、川、鄂等省,大多分为棉、麦和稻、麦两熟制。由于南方冬麦区的居民主食为稻米,故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2.3玉米
玉米为高产作物,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最主要的食粮和饲料粮。我国玉米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在粮食作物中玉米居第三位,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由于玉米对自然条件要求不高,在我国分布很广,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区,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各省最为集中,其中以吉林、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安徽、四川等省产量最多。
2.4杂粮
我国高粱、北方谷子、薯类、大豆等统称为杂粮。高粱在我国分布很广。由于高粱适应性强,且具抗旱、耐涝、耐盐碱等特性,在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集中分布区域为东北、黄河中下游及淮北平原。北方谷子也称粟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全世界印度产量最多,占全球产量的31.8%。谷子抗旱能力强,需水量比小麦低1.5倍左右,且对土壤要求不高,生长期也较短。另外,营养价值较高,易于储藏,较适宜作储备粮。我国谷子产区主要分布在黑、蒙、晋、冀、吉、豫、陕、鲁、辽等9省区。
2.5薯类
主要是甘薯和马铃薯。甘薯产区主要为北纬42°以南地区,集中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和珠江流域地区,尤以四川和山东的产量最大。马铃薯主要集中在地势较高,气候较为冷凉的地区,以东北北部、内蒙古西部、青海、山西和河北北部,以及云南、贵州为主。目前,内蒙古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
3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主要是谷物生产,粮食种植品种和区域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粮食作物栽培品种与种植区域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立地条件”。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农业生产要素得以重新配置。一方面以市场为基础,另一方面资本的巨大能量又使市场变幻莫测,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早已不是封闭经济时代的“自给自足”,仅靠增加产量,调节供给那样简单,市场和资本将指挥着粮食生产向收益高、成本低的地区转移。
参考文献
[1]邓宗兵,封永刚,张俊亮,等.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动及成因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03).
[2]王兴,刘晶晶,阚苗苗,等.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预测模型及分布特征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农学(中旬),2014(04).
[3]王为农.我国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8(06).
作者:王春华单位:杭州市食品工业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