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粮食生产经营模式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粮食生产经营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粮食生产经营模式研究

一、当前粮食生产效益提升的制约因素

1粮食生产主力军素质结构差异大

据对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的调查,50岁以上中老年农民占60%以上,受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制约,导致现代农业技术普及率不高,高产难度加大。少数由中青年人员经营的规模化种粮基地也面临着用工短缺、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困难的难题。

2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吞食利润空间

种粮经营者低小散的现状,无法科学高效利用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大型操作机械等多种设施服务,直接导致低小散基地生产用工成本攀升,生产管理粗放,产量不高,比较效益走低。针对当前规模化粮食生产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前两大有利因素和后两大不足,探索一套既发挥前二大优势,又可科学弥补后者不足的种粮机制,把粮食生产主导区块真正打造成粮食生产主产地,成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的当务之急。

二、新型粮食生产服务机制模式

通过对全市部分重点、特色产粮地区和合作组织的调研,总结发掘出四种典型的粮食生产经营模式

1股份化集体统一经营模式

诸暨市十里坪粮食专业合作社是该乡首个以农民土地入股的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入股土地(大田)1050亩,占全村土地(大田)的82%,入股土地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在2010和2011年两年运行中,合作社经营管理的田块粮食平均亩产达到555kg,比流转前增加100kg以上,同时每亩生产成本比流转前降低100元左右,两项合计共节本增效35.68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这种模式适应了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比例高、粮食生产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的社会条件。其主要做法如下。

1.1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一是明确了土地承包权不变,农户以土地承包权流转入股,并根据合作社经营效益及章程规定参加分红;二是明确合作社实行企业化管理,选举产生董事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确保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营;三是明确了合作社的资金到位和利润分配方式,启动资金由村经济合作社出资,对收支进行单独的核算。

1.2有规范的运作机制

粮食专业合作社管理队伍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财务实行独立核算,管理有广泛监督制约。合作社用工和收支等情况每月上墙公布,按月结报。由选举产生“物资保管组、机械植保组、民主理财组、务工登记组、监督审计组”等五大组,全程参与民主管理。

1.3有可行的激励机制

合作社对利润按“股民+村经济合作社+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风险基金”实行1∶1∶1∶1的比例进行分红,将合作社出工人员工资与产量挂钩,实行保底产量和保低工资作基点,工资随产量增减而浮动的激励机制。

2大户主导型生产经营模式

诸暨市新桔城粮食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8月,由詹正峰等5位种粮大户入股组建,注册资本50万元,土地经营面积430亩。现有集农技、农机和种子农资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各类农机等固定资产900万元。其主要做法如下。

2.1规范制度运作

合作社按照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依法选举产生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参照股份制企业的模式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在当年收支结算后,上交给村合作社经营总利润的20%,提留积累和折旧10%,提留20%作为奖励基金,其余50%为分配资金。

2.2统一管理增产量

合作社对承包田块实施“八个统一”服务,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提高单产水平。2011年,合作社管理的双季稻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1235.8kg,创浙江省农业吉尼斯双季稻最高亩产纪录。

2.3社会化服务提效益

合作社对功能区周边农户开展代育、代插、代管、代收、代烘等社会化服务,全年早晚稻机械代育代插秧1250亩次,统防统治1500亩次,代烘稻谷200t,已成为全市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示范区。

3集体统一经营模式

诸暨市新南粮食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7月,由新南村103户农户以土地入股出资成立。现有综合服务中心面积1000m2,各类农机具配套完善,固定资产总值达305万元。合作社多次荣获浙江省优秀粮食专业合作社、浙江省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称号。其主要做法如下。

3.1统一流转利生产管理

针对新南村70%以上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象,通过宣传发动,实现全村1260亩土地100%流转到粮食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价格为每年每亩700元或晚粳谷350kg(计价每千克2元,合作社不得擅自提价)。合作社向农户公开每年粮食生产支出收入,并按照村20%、合作社30%、农户50%的比例进行分红。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由8个粮食生产专业服务组提供全程统一服务,实现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和集约化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近两年,合作社管理的田块比周边田块亩降低生产成本240元,亩增加产值350元以上。

3.2提升设施利新技术应用

通过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创建等项目实施,建成田成方、路相连、沟相通、灌得进、排得出、便管理、易操作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合作社管理的功能区千亩示范方已成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单位、省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省稻麦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点。

3.3延长产业链提升效益

在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和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购置组合式大米精选机1台、真空包装机1台,生产加工优质、安全、绿色的“定荡畈”牌大米,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本文作者:周明玉 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