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我国粮食生产论文(6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我国粮食生产论文(6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我国粮食生产论文(6篇)

第一篇:山东省粮食生产挑战及对策

摘要:山东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对其粮食生产状况进行研究,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分析了山东省粮食生产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山东省粮食生产取得了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等成效,但在稳定粮食面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耕地质量、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等方面面临挑战。结合山东省在优良品种和生产技术、加工转化能力、中低产田改造潜力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粮食高产创建、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搞好资源集约利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等对策建议,推动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关键词:粮食安全;生产能力;稳定发展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物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国家安全的保障,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总量不足,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山东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3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450亿kg以上。山东粮食生产事关全国粮食生产大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稳定发展山东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众多学者从粮食种植规模与农民收入、粮食安全等角度对粮食生产进行了研究[2-3]。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笔者分析了山东省粮食生产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挑战,结合山东粮食生产发展的优势及潜力,提出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

1山东省粮食生产发展现状

1.1取得的成效

1.1.1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3年以来,在中央和省里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总产先后跨上了350亿kg、400亿kg、450亿kg3个大的台阶。2014年粮食总产达到459.66亿kg,实现了“十二连增”。

1.1.2粮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工程项目,粮食生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抗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为粮食稳定增产提供了坚实保障。全省耕地灌溉面积553.33万hm2,有效灌溉面积502.20万hm2,旱涝保收面积413.33万hm2,高标准粮田44.07万hm2。2013年开始,山东省大规模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计划到2017年,投入财政资金6.84亿元,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田152.00万hm2。

1.1.3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研发、推广、应用步伐不断加快,2008年以来,全省先后培育了小麦、玉米新品种114个,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基本达到100%。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面积264.47万hm2、宽幅精播面积108.60万hm2,玉米秸秆还田面积达到265.60万hm2。“一喷三防”喷施面积达到39.33万hm2,连续3年实现全省全覆盖。玉米机械化播种面积达到266.67万hm2,种植密度达到61500株/hm2左右。

1.1.4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2013年山东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27亿kW,比2003年增加0.44亿kW,增长52.8%;拖拉机249.8万台,比2003年增加66.78万台;联合收获机达到23.4万台,比2003年增加16.5万台。2014年山东省小麦机播、机收率均达到98%,玉米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95.3%和83%,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1.2面临的挑战

1.2.1稳定粮食面积的压力。山东省粮食连续多年增产,供求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但随着土地、水等农业生产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在“四化同步推进”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要保持好、巩固好山东粮食生产发展优势,面临的压力很大。近年来,虽然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在666.67万hm2以上,但由于种粮效益不断下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难以持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然会对粮食播种面积造成较大冲击,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的难度越来越大[2]。

1.2.2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的压力。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山东省40%小型农田水利老化失修,部分河道泄洪能力下降50%以上,部分新建农田水利设施也存在建设标准不高,缺乏管护等问题。水资源不足和设施落后,使粮食生产经常受到干旱的严重威胁。

1.2.3提高耕地质量的压力。由于多年来重用轻养等问题,耕地质量总体提升缓慢,农田有机质含量仅1.3%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3%的水平,许多地块缺氮、少磷、贫钾和微量元素不足。化肥、农药等的粗放投入和不合理使用,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加重了环境污染。

1.2.4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压力。粮食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分散种植,生产效率低,随着农资价格、生产作业环节和人工费用等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种粮效益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农民种植粮食的纯收益为5235元/hm2,比2007年降低870元/hm2,即使再加上1875元/hm2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净利润也仅为7050元/hm2,远低于打工收入,如此低的种粮收益难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3]。

2山东省粮食生产发展的优势及潜力

2.1优良品种和生产技术优势明显

近年来,山东依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机构和登海种业、良星种业等大型种子企业,选育了一大批小麦、玉米优良品种,在全国良种选育推广方面占有领先地位。通过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成创新的小麦宽幅精播、氮肥后移和玉米“一增四改”“一防双减”、适期晚收等高产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走在了全国前列。

2.2加工转化能力较强

适应市场要求,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质量,选育推广了一大批质量优良的品种。山东省粮油加工转化能力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全省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达到1892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成,成为粮油加工业的主力军。

2.3中低产田改造潜力巨大

山东省有400万hm2中低产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1%,如果每年能够改造10%的中低产田,全省每年可增产粮食25亿kg以上。另外,山东省还有滩涂、盐碱地、荒草地等70万hm2,耕地后备资源31.13万hm2,通过整理开发复垦,可达到中产田水平。

3对策与建议

3.1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落实好基本农田划定、补划备案和年度核查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通过加强粮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措施,逐步把低产田改造为中产田,把中产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开展盐碱荒地土壤改良与未开垦土地利用技术集成示范,不断增加粮田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推进水源工程建设,不断扩大粮食作物有效灌溉面积。加快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提高自然降水蓄用能力,为山丘丘陵小麦提供水源保障。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粮田骨干、末端灌排管道渠系,提高粮田防汛抗旱能力。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粮田生产功能,建设高标准粮田。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推广作业新机具,不断提高大型机械、联合作业机械和新型植保机械等先进农机装备的使用率。

3.3抓好粮食高产创建,促进全省大面积均衡增产

继续抓好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把“万亩示范片”打造成全省粮食生产最新科技成果的试验区和展示区。大力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着力破除制约粮食生产的技术瓶颈,研发组装适合大规模、区域性推进的粮食生产成熟技术模式,成熟一项推广一项,带动全省粮食生产水平的提升。加强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粮食高产创建大规模、整建制推进步伐。以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集中使用、提高效益”的原则,统筹安排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小型水利、中低产田改造以及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农技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民培训等各类支农项目。

3.4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一是扎实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引导扶持企业建立自主研发创新团队,培养引进领军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加快选育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4]。以企业为平台,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良种生产基地,保障良种的质量和供应。二是集成推广粮食关键增产技术。加快小麦规范化播种、宽幅精播、氮肥后移,玉米机械化精播、“一增四改”、适期晚收等现有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推广。积极开展粮食高产模式攻关,研发、组装、推广一批适合山东省粮食生产实际的区域性、规范化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逐步推进粮食生产由粗放式向规范化、精细化转变,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推动粮食增产增效。三是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突出抓好专家顾问团和粮食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家分片包干、全程跟进,建立专家和农技人员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机制,把粮食高产栽培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落实到田间地头。加快培育一批优秀的种田能手、农机作业手、科技带头人和农业经管人才,集中培训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管理的职业农民。

3.5搞好资源集约利用,保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大力推广田间喷灌、微滴灌、低压管溉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区域、整建制测土配方施肥,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大力推进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支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降低农药污染,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改善粮食生产环境,推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3.6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粮食规模化经营水平

加快推进基层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按照市场导向和依法自愿的原则,逐步推动土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转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5]。加快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提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自身实力和发展活力。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引导其在生产中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技术规范,采用区域化、规范化的成熟高产技术模式和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推动粮食生产向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加强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深化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健全乡镇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强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点建设,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7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严格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加大对粮食主产市、县、乡粮食生产考核工作力度。建立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对粮食生产大市、大县的奖励,降低或取消产量大县直接用于粮食生产等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调动主产区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6]。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重点环节、关键技术的投入,发挥好财政资金的综合效益。鼓励优势科技资源向种子、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农业企业集中,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成果的普及率,为粮食生产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粮食生产各个领域,加快粮食生产现代化进程。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农户、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专业化服务组织等提供灵活多样、符合实际的贷款服务,支持发展粮食生产。

参考文献

[1]钟甫宁,徐志刚,傅龙波.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1):45-48.

[2]钱贵霞,李宁辉.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粮农收入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6):57-60.

[3]秦志勇,李远景.基于粮食安全角度的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1-24.

[4]李方旺.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2(1):12-19.

[5]钟鑫,王琛,张忠明.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9-13.

[6]王沛栋.新常态下河南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路径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33-38.

作者:吴新 单位: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第二篇: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及战略储备应对分析

摘要:主要对宁夏吴忠市现有耕地资源、水资源总量及构成、农业结构及粮食生产水平、主要优势粮食作物等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性阐述。按照吴忠市现有人口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数学模型,对中长期粮食需要量进行了预估,进而提出了把主推粮食作物良种放在首位、加大中低产田升级改造、提升吨粮千方水应用能力、加大非农用地复垦力度、提倡粮油高产创建、提升农业科技能力、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土地流转与集约化经营等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同时,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储备,提出了将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到位,确保红线、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制和耕地管理办法,严把粮食应急预案,保障粮食储备能力等应对对策。

关键词:粮食;能力提升;储备;对策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究其原因,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主要表现为:①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用地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城镇用地浪费严重(基本上是靠征用近郊土地及占用耕地),小城镇发展的模式依然是粗放的外延式扩张型,村镇用地扩展无度,工矿交通废弃地多,但废弃地复垦率不足10%;②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对耕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如泥石流、塌方和滑坡等对我国耕地造成了毁灭性破坏,每年成灾面积都高达2000万~3000万hm2;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加重;④盲目无序的毁林造田、围湖造田、过度放牧等行为加剧耕地破坏。因此,在耕地日益减少的局面下,如何保护有限的耕地,如何提升单位面积粮食生产能力,如何应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并做好战略储备亟待解决。

1吴忠市农业发展现状

1.1耕地资源

吴忠市现有土地面积20193km2。2014年耕地总面积31.2万hm2,占吴忠市土地总面积的15.45%。其中水田和水浇地9.1万hm2,占全部耕地的29.17%;旱地22.1万hm2,占全部耕地的79.83%。按吴忠市人口139.81万人测算,人均耕地0.22hm2,同时还有园地0.95万hm2,林地13.51万hm2,草地8.82万hm2,其他土地1.34万hm2,城镇及工矿用地0.53万hm2,交通用地0.4万hm2,水利及水利设施用地0.04万hm2。山区有90.7万hm2的广阔草原,是滩羊、甘草的主产区。

1.2水资源总量及构成

2014年吴忠市辖区年降水量35.871亿m3,地下水资源量4.796亿m3,扣除重复计算量4.596亿m3,辖区水资源总量1.063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78.35m3,地表水利用价值不高。引黄灌区地下水主要来自灌区和黄河补给,其它地区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除局部泉水出露外,其余都埋藏较深,可利用量较少,因此,吴忠市辖区用水主要来源于黄河水源。

1.3农业结构及粮食生产水平

截至2015年底,吴忠市农林牧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71.9亿元增加到115.2亿元,农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37.2亿元增加到60亿元;吴忠市粮食播种面积21万hm2,粮食总产量突破百万吨,实现“十二连增”;蔬菜总产量达到90多万t,人均644kg,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00kg;牛羊肉总产量11.1万t,人均79kg;鲜奶总产量59万t,人均422kg,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吴忠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5041元增长到9240元。这些成就使得吴忠市在宁夏农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巩固。

1.4主要优势粮食作物

吴忠市主要优势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和马铃薯。吴忠市主要区域分为引黄灌区、扬黄灌区及中部干旱带。引黄灌区包括利通区和青铜峡市,种植的主要优势粮作物有春小麦、冬小麦、水稻和玉米。扬黄灌区包括红寺堡区、同心县和盐池县中北部地区,种植的主要优势粮作物有春小麦、冬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中部干旱带主要包括同心县下马关、预旺地区,盐池县南部大水坑、麻黄山、高沙窝以及孙家滩等地区,种植的主要优势粮作物有冬小麦、玉米、马铃薯及小杂粮。

2吴忠市中长期粮食需求量预估

近几年吴忠市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0.95‰。根据现有人口及吴忠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数学模型,可预计2015年吴忠市人口为146.5万人,2020年为155.2万人,2030年为174.2万人。按照营养学人均每天需要大米0.5kg或者面粉0.5kg计算,折合成原粮人均每天需要粮食0.667kg,人均每年需粮食243.5kg,但考虑到吴忠市畜牧业发展迅猛的实际情况,涉及到畜牧业发展中的饲料用粮、食品工业加工用粮、化工业原料用粮等综合因素,吴忠市人均自给标准为每人每年需要粮食400kg(全国人均自给标准为每人每年370kg)。按照人均每年食粮需要量400kg计算,2015年吴忠市粮食需要量为58.6万t,2020吴忠市粮食需要量为62.1万t,2030吴忠市粮食需要量为69.68万t。随着人口自然增长和耕地的不断减少,要保证今后吴忠市人均粮食需要量以及粮食安全,并做好粮食战略储备,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3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3.1把主推粮食作物良种放在首位

良种推广是实现粮食生产能力的首要条件。在吴忠市农业生产中,目前应重点推广单产及潜力高的粮食作物品种。春小麦主推宁春4号、宁春39号、宁春47号等品种;冬小麦主推宁冬10号、宁冬11号等品种;水稻主推宁粳43号、宁粳28号、富源4号、宁粳41号等品种;玉米主推正大12号、宁单11号、宁单13号、先玉335等品种。其中,正大12号、宁单13号、宁单11号为灌区玉米种植首选品种;山区以先玉335为主。近几年吴忠市引进新引KXA4574、郑单958、中单909、农大626、陕单609、德美亚1号等新品种,有望实现玉米品种的再次更新。马铃薯主推冀张薯5号、冀张薯8号、晋薯7号、大西洋等品种。未来几年内,应逐步提高粮农购买良种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尤其在马铃薯产业上,通过马铃薯繁种基地建设项目,大力提升马铃薯良种覆盖率。

3.2加大中低产田升级改造

吴忠市国土资源局第二次耕地普查资料(内部)显示,截止2014年吴忠市耕地面积31.2万hm2。其中,高产田6.79万hm2,占21.8%;中低产田24.41万hm2,占78.2%。未来中低产田的提升改造是吴忠市粮食发展、增加单位产量的主要途径。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继续通过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土地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耕地质量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生态移民土地整治工程、测土配方、土壤有机质提升等大型综合土地治理项目,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步伐,提高耕地质量,使吴忠市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走上数量、质量并重的新路子,规范耕地占补平衡。通过这些项目,使困扰吴忠市粮食生产大发展的中低产田改造逐步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重、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模式。建议每年以12%的进度改造中低产田(约2.67万hm2),从根本上改变吴忠市目前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高产田比例偏低,大量中低产田亟待治理的难题,为吴忠市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增添后劲。

3.3提升吨粮千方水应用能力

国家黄河水利管理委员会每年分配给吴忠市农业灌溉的黄河水量为9.66亿m3,设计灌溉面积为13.27万hm2,目前有效灌溉面积9.11万hm2,平均灌溉用水量为10602.0m3/hm2。以后国家黄委会每年分配给吴忠市的黄河灌溉水量底线维持9.66亿m3不变,所以在水量供应日趋紧缺的局面下,必须通过加大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灌溉面积。可因地制宜,大力推行灌区水稻控灌、旱作节水(玉米)、沟渠硬化配套工程技术、山区小畦田灌溉、窑窖集雨、秋春季覆膜保水增温、喷灌滴灌、抗旱剂增湿抗旱等高效节水技术,有效提高扬黄水及自然降水的利用率,逐步改变过去中部干旱带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对吴忠市南部山区粮食安全生产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此看来,未来20年在黄河灌溉用水不增加的情况下,要保证吴忠市粮食用水的需求,实现粮食单产总产的增长就必须通过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旱作高效节水农业的推广、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水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3.4加大非农用地复垦力度

据吴忠市第二次耕地普查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吴忠市耕地面积31.2万hm2,与现有耕地32.7万hm2相比,尚有1.5万hm2非农用地复垦的利用空间。因此必须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占地平衡、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生态移民建设等项目,加大非农用地复垦力度,开发新的耕地。1.5万hm2非农用地若全部复垦,有望形成的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达到334万kg以上。

3.5提倡粮油高产创建,提升农业科技能力

加强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促进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目前,吴忠市正在全面开展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工作,已创建粮油万亩高产片27个,面积达3.94万hm2,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高产创建中,主推春小麦套种玉米高产栽培、冬小麦北移高产高效栽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玉米综合增产、马铃薯种薯脱毒及抗旱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覆膜保墒旱作节水等成熟的技术。同时要加大力度推广目前已储备和准备推广的灌区冬麦后复种籽粒玉米和青贮玉米栽培、水稻大棚育秧、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水稻吨粮栽培、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玉米吨粮栽培等技术;扩推山区一膜两季栽培、全膜大垄套种、全膜双垄沟播补灌、膜下滴灌补灌、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等技术。

3.6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吴忠市现有农技推广机构41个,专业技术人员413人。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防疫灭病服务体系、农业智能信息网服务体系、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民农业知识技能教育服务体系、产销服务体系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壮大人才队伍,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更好地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和“阳光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实用技术培训,发展农村远程教育,推行“科技特派员行动”,通过技术人员、农民科技员、科技特派员等模范,提高新技术的推广利用,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的有效提升。

3.7推行土地流转与集约化经营

建设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粮食生产基地,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对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和催化作用。截止2015年,吴忠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5.4万hm2,流转的土地主要用于发展优质粮食及其他特色优势产业,通过统一整合、统一规划、统一产供销、统一管理,进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这种模式的推广,可有效推动“中航郑飞塞外香”、“法福来”等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涉农企业的发展,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完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今后,应加大土地流转与集约化经营模式的推广与扩充,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比。

4确保粮食安全及战略储备的对策

4.1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为促进吴忠市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对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特殊保护,必须严格执行《吴忠市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吴忠市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制度》、《吴忠市基本农田严格审批与占补平衡制度》、《吴忠市基本农田保护区用途管理制度》、《吴忠市基本农田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吴忠市基本农田环境保护制度》、《吴忠市基本农田保护档案管理制度》、《吴忠市基本农田保护碑设立制度》、《吴忠市基本农田保护动态巡查制度》等九项制度,切实落实到位,以确保耕地不受侵犯。吴忠市现有耕地总面积32.7万hm2,划定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30.2万hm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24.1万hm2。

4.2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制和耕地管理办法

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制,自治区、市、县、乡、村、农户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耕地占补平衡和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一并列入各级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制订考核细则,扩大考核范围,把保护责任落实到田间、地块和村组责任人。严格落实县(市、区)、乡(镇)两级政府《领导干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离任审计制度》。按照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发展用地得到有效保障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执法监察长效机制,使耕地得到切实保护。开展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健全完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土地资源综合监管体系。

4.3严把粮食应急预案,提升粮食储备能力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应对因突发事件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吴忠市粮食应急预案》对粮食应急状态预警、应急状态等级划分、文件信息报道及上报程序、通讯保障、奖惩措施、应急状态下粮油采购、调拨、加工、运输、供应以及对应急成品粮加工生产企业和定点粮食应急供应网点都作了详细规定。在市人民政府监督指导下,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各自职责权限开展工作,保证应急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以达到吴忠市每年库存原粮0.6万t、成品粮0.1万t,成品油0.01万t的市级粮食储备规模量,保证吴忠市级成品粮油储备城镇常住人口不低于可供应10d口粮标准的核定。

参考文献:

[1]刘向荣.吴忠市统计年鉴[K].吴忠:吴忠市统计局出版社,2008.

[2]刘向荣.吴忠市统计年鉴[K].吴忠:吴忠市统计局出版社,2009.

[3]刘向荣.吴忠市统计年鉴[K].吴忠:吴忠市统计局出版社,2010.

[4]李玉清,杨建功.吴忠市利通区志(农业志)[K].吴忠:吴忠市地方志办公室,1996.

作者:杨自军1 牛立忠1 马丽2 张文银3 单位:1.宁夏吴忠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宁夏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 3.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第三篇:粮食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要:分析近几年重庆市开县粮食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提出3条建议。

关键词:粮食生产;劳动力;土地流转;重庆市开县

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幅员面积3959km2,现辖40个乡、镇、街道。2013年末开县总人口166.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4.2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8.5%。开县属平行岭谷区,北高南低,海拔134~2626m,地貌特征为“六山三丘一分坝”。现有耕地面积10.08万hm2,这几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6万hm2以上,产量59万t左右,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类为主。粮食产业已成为开县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开县粮食生产现状

1.1开县粮食产量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9—2011年开县粮食播种面积呈上升趋势,从12.29万hm2增加到12.66万hm2,增加了0.37万hm2;2011—2013年基本持平,都稳定在12.63万hm2以上。近几年粮食总产量基本是增长态势,但增长幅度不大,2014年粮食总产量数据为60.12万t(数据来源2014年统计年报),总的来说,开县粮食产量总体是上升的,平均保持0.9%的增长率,增速比较缓慢。开县粮食生产主要由谷物中的稻谷、玉米和薯类中的马铃薯三者构成,三者占开县粮食产量的70%左右。

1.2开县粮食作物产值情况

从表2看,近几年开县粮食生产总值大幅增长,从2009年的98226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174477万元,增加了76251万元,增长77.6%。但是粮食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011年已开始下降,到2013年增长率已经降到5.01%,说明现在粮食生产总值增长空间比较小,增长难度比较大。

2影响开县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2.1农村劳动力构成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近几年开县农业人口总体是在下降的,仅在2012年有所回升,不过2013年继续下降且幅度增大,农业人口从2009年的139.23万人减少到2013年的114.23万人,4年间农业人口减少25万人,减少18%。而农村劳动力由2009年的76.50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79.74万人,增加3.24万人。但是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口并没有随着劳动力的增加而增加,相反4年间减少1.36万人,减少4.4%,说明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村中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产业。

2.2农业生产条件构成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开县近几年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特别是种植业耕整机的数量从2850台增加到16295台,增加了4.7倍;随之机耕面积也从31500hm2增加到60667hm2,几乎增加1倍。但总的来说,开县的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还是较低的,农用大型机械设备总数量少,有效灌溉面积增幅不大,而这几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和制约粮食生产。

2.3农用化肥施用量变化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农用化肥的使用对作物增产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开县农用化肥用量是在逐年增加的,由2009年的46292t增加到2013年的57428t,净增11136t,增幅达24.06%。其中,磷肥是保持稳定的,增减幅度不大;氮肥、钾肥和复合肥增加幅度较大,氮肥增加了21.92%,钾肥由1456t增加到2143t,增幅高达47.18%;复合肥施用量也大幅增加,4年间增加了4970t,增幅达到41.17%。出现这些变化与新技术的推广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尤其是碳酸氢铵、尿素、过磷酸钙等单质肥料,造成土壤氮素含量和磷含量明显增加;近几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使钾肥和复合肥施用量大幅增加。

2.4财政对农业资金投入情况

从表6中可以看出,近几年开县财政对农业的支出绝对值在增加,由44137万元增加到108453万元,净增64316万元,增加了近1.5倍;但由于财力有限,其整体投入比例还是偏低,自2009—2013年5年时间财政支农资金分别占财政总支出的17.86%、13.41%、15.39%、11.39%、12.88%,总体有一种逐渐降低的趋势,农业投资比例还不稳定,资金投入还存在一定不足。

3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开县的粮食总产量在近几年维持着上升趋势,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如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必将影响开县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农业的推进。

3.1基础设施难以满足需要

对开县这样传统的农业大县来说,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对粮食生产的发展乃至全县的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道路、水利等投入高、见效慢,社会和政府对这方面投入缺乏热情,造成基础设施难以满足需要,抗灾能力较弱、大中型机械适用范围受限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开县的粮食生产。

3.2土地流转效率有待提升

通过土地流转,依靠有经验、有实力的大户和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是开县发展现代农业和保持粮食连年增产的“法宝”。近年来,开县各级职能部门也一直认真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政策,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开县土地流转表现出了规模扩大、速度加快的趋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土地流转的效率产生了不良影响。

(1)在现有政策下,农民在土地上进行无代价的生产经营,同时享受着国家的惠民补贴,导致有些农民不愿轻易放弃土地,有些农民则担心土地长期流转会导致其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土地流转持谨慎观望态度。

(2)基层领导干部重视不够,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尤其是土地流转工作政策性强、敏感度高、矛盾多、难度大、涉及到千家万户,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

(3)部分制度性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的规模流转和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在金融信贷方面,由于通过流转获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担保和抵押贷款,导致一些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获得信贷支持。

3.3粮食种植大户成本偏高、收益偏低

开县粮食种植大户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土地、人工、机械化水平、化肥、农药等方面;而其收入则依靠粮食产量、市场价格以及财政补贴水平。由于道路等基础设施薄弱,开县大部分粮食产区都只能使用微耕机等小型农业机械,大大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从而造成收益偏低,再加上自然灾害、病虫害和市场价格波动等不可预知的情况,农户亏损的风险极大。

3.4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整体素质下降

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县每年输出的劳务人员超过50万人,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是一些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一技之长的青壮年,这就导致了县内从事种植业的人员以老、弱、病、残和妇女等为主。开县农村劳动力的这种构成,使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接受难度增大。3.5产业单一,竞争力不强根据调查走访,开县粮食作物的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有些种植大户注册了商标,试图打造产销一体的运营体系,但由于资金、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制约,产业很单一,并没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就导致整个粮食生产竞争力不强。

4对策与建议

开县粮食产业面对当前市场经济冲击、人力成本飙升、基础设施不足等因素的“前后夹击”,其发展显得举步维艰,开县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和人口大县,各项产业的基础都比较薄弱,政府的财力也有限,必须把有限的资金、土地和政策等资源用在刀刃上,并尽可能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粮食产业发展。

4.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失能设施

今后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基础设施状况。此外,曾经兴修了很多渠堰等基础设施,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养护,从而导致功能丧失,如果能将其中有价值的设施修复让其恢复功能,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

4.2建立行之有效的土地流转模式

未来粮食产业的发展对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试验并建立比现阶段更行之有效的土地流转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耕地。

(1)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组织领导力度。大力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民看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实际利益,进而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强化政策扶持,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流转土地达到规模以上和一定期限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奖金奖励和补贴;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专业化企业流转。同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在农田水利设施、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安排上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把规模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降低土地流转主体贷款门槛。

(3)完善保障机制,鼓励农民自愿流转承包土地。对承包土地全部流出的农户,在参加就业培训、岗位推介和个人创业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举家迁入小城镇落户农民,在建房、购房、经商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

(4)健全服务体制,强化土地流转指导服务。把握政策原则,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执行土地政策,加强土地用途监管,不能改变土地用途。

(5)健全流转机制,促进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搭建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收集土地流转需求信息,降低流转成本,提高流转效率,促进土地流转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4.3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鼓励种粮大户使用农机耕种

从各影响因素对开县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来看,政策性资金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等生产要素对粮食生产有重要的影响。农业机械总动力的逐年增加说明开县粮食生产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性逐渐增强,随着城乡统筹战略的深入实施,城镇化率的提高,未来粮食生产劳动力会逐渐减少,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解决生产劳动力投入不足的主要途径。因此,当前要借助各种扶持政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开县农业机械化水平。政策性资金在落地的过程中要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将补贴资金落实到户。

作者:方丽1 贾红杰2 肖登峰3 陈红军4 张前辉1 唐定富2 周文友2 单位:1.重庆市开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2.重庆市开县农业委员会 3.重庆市开县中和镇农业服务中心 4.重庆市开县温泉镇农业服务中心

第四篇: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作用研究

一、淮河流域农业生产概况

淮河流域的土地耕地利用率较高,以耕地与总面积之比居七大流域之首。流域内平原区,除刚淤积成陆地的海滩外,几乎没有荒地可供开垦。目前,流域内绝大部分土地已为农、林、牧、渔业利用,农业土地利用率较高。以旱地为主,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增加。1990年淮河流域水旱地比例为1∶3,旱地集中在淮河以北,河南、山东所占比重较大。1949年有效灌溉面积仅有1200万亩,经过几十年来的农田水利建设,到2000年淮河流域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35亿亩,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10倍多。到2006年,淮河流域有效灌溉面积已增长到1.38亿亩。农作物复种指数不断提高。淮河流域土地利用趋向合理,但耕地总量、人均耕地占有量呈下降趋势。20世纪50年代初,流域内耕地复种指数在100%~150%之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改革熟制,间作套种,使用早熟品种,目前流域耕地复种指数已达170%~200%,耕地利用率显著提高。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近20年,淮河流域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逐步增加。新中国成立之初,淮河流域粮食总产量仅130亿kg,占同期全国粮食总产的10%左右,2006年上升至17%左右,人均粮食已由1949年的190kg,上升到2006年的535kg以上。2006年粮食产量达946亿kg,为历史最高,较1980年粮食产量422亿kg增加了124%,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1/8左右,上升到2006年的近1/5。

二、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现状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后,淮河流域粮食生产呈低起点高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淮河流域粮食生产成波动性增长。1980~1999年,这段期间淮河流域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从1980年的422亿kg增长到1999年的873亿kg,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多;2000~2003年,这段期间因退耕还林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淮河流域粮食产量有所降低,尤其是2003年粮食产量658亿kg,为近20年的最低值;2004年后,淮河流域粮食产量逐年稳步提高,2009年、2010年粮食产量连续两年突破1000亿kg。2010年淮河流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546万亩,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70;粮食产量为1012亿kg,约为新中国成立初的7.2倍;人均粮食产量为607kg,是1949年的3.2倍。2010年淮河流域内河南省粮食产量最高,为360亿kg,其次是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省。

三、淮河流域粮食生产对稳定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

1.粮食主产区战略地位突出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且呈逐年减少趋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按照《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达到5725亿kg,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淮河流域的耕地资源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具有相对优势。按照国家《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淮河流域的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四省都是国家确定的粮食核心产区,承担粮食新增产能建设任务164.5亿kg,占全国的32.9%。黄淮海区划定的300个粮食产能建设核心县(市、区)大多数在淮河流域内,流域农业的兴衰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另外,淮河流域地处中原和华东地区,距离主要粮食消费地较近,利于缓解全国粮食供需区域不平衡的矛盾和粮食远距离调运的问题。

2.人均粮食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淮河流域人均粮食产量为190kg,相当于全国人均粮食产量的9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淮河流域人均粮食产量由1980年的333kg上升至2010年的607kg,同期全国人均粮食产量由322kg上升到399kg。淮河流域人均粮食产量与全国人均粮食产量见表1和图1。由表1可知,1980年淮河流域人均粮食产量为全国人均粮食产量的1.03倍,而2010年,淮河流域人均粮食产量为全国人均粮食产量的1.52倍。1980~2010年的30年内,在全国人均粮食产量稳定提高的同时,淮河流域人均粮食产量大幅增加。除新中国成立初期,淮河流域人均粮食产量较低外,从1980年开始,淮河流域人均粮食产量逐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淮河流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淮河流域已由昔日的缺粮地区转变为我国粮、棉、油主产区之一及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3.流域对全国粮食产量贡献显著

近30年以来,淮河流域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逐步增加。2010年粮食产量达1185亿kg,为历史最高,较1980年粮食产量422亿kg增加了181%,占全国粮食总产量比重由1980年的1/8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21.7%。淮河流域历年粮食产量与全国粮食产量详见表2和图2。由表2可知,从1980年到1990年,淮河流域粮食增产量为254亿kg,同期全国粮食增产量为1168亿kg,淮河流域粮食增产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21.7%;从2000年到2010年,淮河流域粮食增产量为249亿kg,同期全国粮食增产量为839亿kg,淮河流域粮食增产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29.7%。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80年,淮河流域和全国的粮食生产呈低起点高发展的态势,对1980~2010年淮河流域及全国粮食总产量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将这段期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1999年,这段期间淮河流域和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淮河流域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也稳定提高;第二阶段是2000~2003年左右,这段期间因退耕还林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淮河流域及全国粮食产量有所减产,尤其是2003年,淮河流域和全国粮食产量均为近20年的最低值,淮河流域产量占全国比重仅为17.9%,也是近20年的最低点;第三阶段为2004~2010年,淮河流域和全国粮食产量逐年稳步提高,其中2010年均为粮食产量历史最高值。总体来看,淮河流域粮食丰收,则全国粮食丰收;淮河流域粮食减产,则全国粮食减产。可见,淮河流域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粮食生产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结语

本文简要分析了淮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概述了淮河流域粮食生产基本情况,重点分析了淮河流域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的作用。对于进一步研究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稳产及高产、确保流域粮食主产区地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者:王宇 詹同涛 李臻 单位: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第五篇: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中灌溉作用研究

一、淮河流域灌区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全面推进,灌溉面积快速增长,已建成库塘灌区、河湖灌区和机电井灌区等三大灌溉系统,现有耕地总面积约1.90亿亩,有效灌溉总面积约1.45亿亩。从1980~1990年十年时间,淮河流域有效灌溉面积基本保持在1980年水平波动;从1995~2010年,淮河流域有效灌溉面积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到2010年,淮河流域有效灌溉面积达1.45亿亩。从1985~1997年,淮河流域实灌面积快速增长,到1997年,淮河流域实灌面积为1.14万亩,实灌率高达90%,此后10年,由于退耕还林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实灌率跌到近20年最低值,这段期间淮河流域实灌面积稳定保持在1.1~1.2亿亩左右。2006年后,淮河流域实际灌溉面积逐年稳定增长,2008~2010年实际灌溉面积保持在1.3亿亩左右,实灌率平均值约为90.2%。

二、农田灌溉对流域粮食生产的作用

1.水旱灾害对淮河流域粮食安全影响

1949年以来,淮河流域先后发生了1950年、1954年、1991年流域性大水。淮河水系发生过1968年、1969年、1975年、1963年洪水等;沂沭泗水系发生过1957年、1974年洪水等。以上洪水均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从1949~2000年的52年中,淮河流域旱灾年成灾农田在2000万亩以上的年份有21年,占统计年数的40.4%;旱灾年成灾农田在3000万亩、4000万亩、5000万亩以上的年份,分别为14年、11年和7年,分别占统计年数的26.9%、21.2%和13.5%,可见旱灾出现的频率很高。近期全流域性大旱灾频繁发生,局部、区域性旱灾几乎每年都有发生,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年均旱灾成灾农田分别占同年代年均耕地面积的1%、3.8%、8.6%、13.4%和21%。20世纪90年代,淮河流域先后出现了1991年、1994年、1997年、1999年、2000年等5个大旱年份,90年代淮河流域大旱灾出现的频次已由70年代、80年代的5年一次,增加到2年出现一次。淮河流域90年代累计旱灾成灾农田面积达38452万亩,较淮河流域80年代旱灾累计成灾农田面积增加了13391万亩,增加了53%,在1991~2001年淮河流域就有1994年、1997年、1999年、2000年、2001年等5年旱灾成灾农田6000万亩以上,造成淮河流域农业严重减产。由此可见,淮河流域旱灾呈逐步加剧的趋势。

2.农田灌溉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影响淮河流域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98mm,其中汛期降雨量为569mm,占全年降雨量的63%。汛期中降雨大部分不能被农作物所利用,因此农田灌溉对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的作用十分重要。由表1可知,从1985年到2010年间,淮河流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1.10亿亩增长到1.45亿亩,增长了31.9%左右;粮食产量从602亿kg增长到1012亿kg,增长了68.2%;农田灌溉水量近30年基本保持在250到340亿m3之间。淮河流域近30年粮食产量和农田灌溉水量点据关系见图1。由图1可知,近30年的粮食产量与农田灌溉水量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相关系数仅为0.349。分析具体数据,图1中拟合曲线斜上方的数据均为2003年到2010年的粮食产量与灌溉水量数据;而图1拟合曲线斜下方的数据均为2003年之前的粮食产量与灌溉水量数据。可见,在较长时期内,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农田灌溉面积的增长;但在较短段时期内,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长幅度不大,且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增产的作用并不显著,粮食产量与灌溉水量的相关关系比较显著。以2003年为节点,将近30年粮食产量与农田灌溉水量数据系列分为两个系列,分别采用多项式进行拟合,得到粮食产量与农田灌溉水量的关系线见图2。由图2可知,2003年后数据系列的拟合曲线较为合理,相关系数达到0.858,拟合曲线表达式见式(1);2003年前数据系列的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只有0.757,并且在灌溉水量超过320亿m3后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Y=-0.010X2+8.389X-645.5R2=0.858(1)Y=-0.030X2+20.54X-2623R2=0.757(2)通过对点据分析,可以看出拟合曲线主要受2001年与2002年数据影响较大。根据前节内容分析,在2000~2003年期间,我国进行了退耕还林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现分别对2000年以前的系列与2003年以后的系列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见图3。将2001年与2002年的数据剔除后,2000年前数据系列的拟合曲线较为合理,其相关系数达0.971,拟合曲线表达式见式(3)。Y=-0.038X2+26.31X-3579R2=0.960(3)考虑到未来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发展,采用2003~2010年农田灌溉水量与粮食产量数据拟合的曲线,即式(1)更能代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农田灌溉水量与粮食产量的关系。从该曲线不难看出,随着农田灌溉水量的加大,粮食产量会相应提高,而单位灌溉水量的粮食增产量会逐渐降低。

三、保障流域粮食生产安全所需的灌溉水量探讨

1.农业供水现状

根据调查,淮河流域近5年(2007~2011年)年平均农田灌溉用水量356.6亿m3,其中地表水占81%。淮河流域近5年年均农田灌溉用水量约占淮河流域总用水量的64.6%,2009年所占比重最大为66.0%,2007年所占比重最小为61.7%,农田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总体平稳,符合淮河流域作为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的基本情况。淮河流域近5年平均农田实灌水量275m3/亩,2010年最大为290m3/亩,2007年最小为251m3/亩,最大值较最小值大15.6%,较平均值大5.4%。

2.保障流域粮食生产安全所需的灌溉供水量探讨

依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黄淮海区为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承担的产能任务为全国三大核心区之首,占全国新增产能的32.9%。考虑到未来粮食需求和现阶段淮河流域在全国粮食安全生产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预计到2030年,为保障全国粮食安全,淮河流域须生产粮食1169亿kg,根据公式(1)确定的粮食产量与灌溉水量关系,考虑到未来农业科技水平和农田灌溉水利工程配套设施的完善,作物水分生产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将进一步提高,2030年单方水粮食产出比2010年高出10%可期,则为保障这一目标,多年平均条件下淮河流域2030年粮食灌溉水量至少为355亿m3。根据农田灌溉试验结果:充分灌溉的小麦在非需水关键期(分蘖期和乳熟期)缺水率为4.71%时,减产率在0.7%左右;充分灌溉的玉米在非需水关键期(乳熟期)缺水率为5.40%时,减产率为2.50%;充分灌溉的水稻在非需水关键期(分蘖期和乳熟期)缺水率为7.50%时,减产率在3%左右。因此,当淮河流域粮食灌溉水量缺水4.71%时,即淮河流域2030年粮食灌溉水量为338亿m3,3种主要粮食作物综合减产率小于3%。由此,可确定2030年充分保障淮河流域粮食生产安全的灌溉供水量为355亿m3,基本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灌溉供水量为338亿m3。

四、结语

本文简要阐述了淮河流域灌溉及灌区发展情况,重点分析了农田灌溉对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的作用,并结合农田灌溉试验,探讨了保障淮河流域粮食生产安全的灌溉供水量。可为研究农田灌溉对粮食产量的贡献提供借鉴,亦可为制定流域层面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灌溉供水量、发挥粮食生产核心区作用相关制度框架提供参考。

作者:詹同涛 李臻 梅梅 刘琦 单位: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第六篇:粉垄耕作技术对粮食生产和环境安全的影响分析

摘要:介绍了粉垄技术的技术特点、科学实用性、应用效果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实际意义,以期在全国推广应用,最大化友好利用土壤养分、水分、氧气和光能等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助力粮食、环境安全和国民健康。

关键词:粉垄;生态环境;深旋耕;改善

对土壤养分、水分、氧气和光能等“自然资源”的最大化友好利用可永久持续性地实现农业不增加甚至减施化肥量能自然性增产、提质,并使土地能大幅增贮天然降水、改善生态环境,是当今农业科学研究的重大命题。2008年以来,广西农业科学院进行了粉垄农耕新方法研究,包括耕作工具的旋磨式深耕粉垄多功能机械、旱地作物粉垄栽培方法、水稻粉垄栽培方法等,以此构成的粉垄活土增粮生态技术———简称“粉垄技术”,具有涵盖多领域、多功能的“大科学”、“大技术”的发展潜能,可助力粮食和环境安全,拓宽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实现传统农耕的颠覆与变革。

1粉垄耕作技术研究对象及方法

粉垄技术研究始于2008年,以木薯为对象,对3种土壤耕作生态类型研究,结果显示土壤疏松比表皮板结、渍水板结增产15%以上,其土壤理化性状、植株地上部性状、光合效率、产量及淀粉含量等均优于表皮板结、渍水板结2种土壤类型[1]。粉垄耕作技术(又称深旋耕技术)是采用粉垄机械螺旋型钻头一次性深垦高速旋削碎土耕作整地,稻田粉垄加深到30cm,旱地40cm(比传统耕作加深1倍),激活犁底层或其以下部分土壤资源,破解了不能深耕又深松、土壤保持当季和多季疏松状态、土壤氧气充沛、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世界农耕难题,使土壤养分、水分、氧气和光能等“天地资源”最大化利用,实现增产、提质、保水;而且首创的粉垄机械可以同一台机实现粉垄深垦深松整地及灭茬、秸秆还田、施肥、播种等农机与农艺最科学的耕种联动,节耕节能省工、大幅提高耕种劳动生产率,体现农业回归自然和现代化发展方向,解决农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2粉垄耕作技术

粉垄耕作技术包括耕作工具的旋磨式深耕粉垄多功能机械、旱地作物粉垄栽培方法、水稻粉垄栽培方法等而构成,已形成了新的“活土、增粮、生态的耕作与栽培技术体系”。广西五丰机械有限公司首创的自走式粉垄机打破了现行拖拉机耕作与运行理念,其垂直螺旋钻头旋削碎土,一次性完成深垦深松整地,耕深可达到30~50cm,不仅比拖拉机耕作加深了1倍,而且土壤疏松不乱土层、蓄水纳氧性强。2015年10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在广西旱地粉垄深度35cm,耕作效率为0.47hm2/t左右,耗油75L/hm2左右、油费低于450元/hm2,内蒙古等北方地区粉垄深度40cm,耕作效率为0.67hm2/t左右,并已在广西、湖北、北京、内蒙古、吉林、辽宁、四川、山东、海南等地作大面积应用示范。旱地作物粉垄栽培方法通过粉垄耕作后的土壤吸水纳氧,土壤养分被激活,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有利于作物根系深扎对水肥的利用,病害和杂草相对减少,作物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一般可增产20%,最高可达30%以上。水稻粉垄栽培方法形式可多样化,可将经粉垄耕作30cm左右的稻田,回水土壤软化自动找平田面(不再耙动,保持土壤原生态环境状态)时移栽(可机插秧苗、手插秧苗,也可抛秧);也可在稻田粉垄土壤干水时直接抛秧,然后回水软土定植。这两种方法可实现稻田内的土壤、肥料原田保留不外流,保持稻田土壤自然生态,吸水纳氧,促进水稻根系特别发达,植株健壮,提高肥料利用率。回水抛秧、干土抛秧的田间水分管理,前14d保持一定水层,此后干湿交替管理。一般增产15%左右,最高可达20%以上。水稻粉垄栽培还可直播种植,直播种植的要适当平整田面才能直接播种。

3粉垄耕作技术应用意义

3.1整体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

粉垄耕作技术扩大了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壤氧气等“三库”库容量,产生了“4266”效应。即“四个增”———增加耕层松土量1倍以上、土壤原生养分利用量10%以上,增大“土壤水库”100%以上、“土壤氧气库”1倍以上;“两个减”———减少水土流失20%以上,减低耕层土壤含盐量30%以上;“六个抗”———增强作物增产稳产抗干旱、高温、低温、病虫害、倒伏、衰老等能力;“六个提高”———促进作物光合效率提高10%以上、土地农产品产出率大幅提高、产品品质提高、比较效益提高、农田生产能力提高、天然降水就地增贮量提高。

3.2增强作物生理活力

粉垄种植作物根系、生物量均增加15%以上,粉垄作物籽粒灌浆速率提高。黄淮海北部地区粉垄春玉米中后期籽粒灌浆速率提高10.45%~11.28%,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提高8.84%~11.40%,夏玉米籽粒灌浆速率提高9.11%~11.85%[2]。

3.3作物生长后劲足延缓衰老

东北地区春玉米叶片的SOD、POD、CAT的活性分别比旋耕高22.81%、17.60%、13.33%,MDA活性比旋耕低12.33%[3];南方地区粉垄玉米、大豆等生长后期后劲足,可延缓早衰3~5d。

3.4作物抗逆性增强

粉垄耕作土层加深、土壤温度提高1~4℃、耕层蓄水保墒能力增强、作物根系发达深扎,增强了作物对干旱、高温、低温等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如:2011年粉垄甘蔗历经40d间歇性低温天气后,株高、茎长、产量的增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4%、62.42%、191.31%;2012年历经38d低温天气后,粉垄甘蔗的完全叶、不完全叶、绿叶重比对照增加32.52%、14.54%、33.56%,叶绿素含量增加14.69%,丙二醛(MDA)含量降低23.88%[4]。

4粉垄耕作技术应用效果

2009年以来,在广西、辽宁、河北、河南、宁夏、甘肃、湖南等18个省(区)的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甘蔗等20种作物应用,证明不增加或减少10%化肥施用,具有增产10%~30%、品质提升5%以上、比较效益提升15%以上、贮水增加1倍以上的效果[4,6-7]。

4.1增产幅度大

4.1.1水稻。2011年,广西北流市民安镇粉垄比对照增加1845kg/hm2、增幅22.4%;2013年,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干谷产量8279.85kg/hm2,比对照增产20.36%;2014年,湖南省隆回县粉垄耕作深度30cm左右,产量为10854.75kg/hm2,比对照增产10.17%;2014年,湖南沅江常规稻早稻直播,产量为7035kg/hm2,比对照增产15%;2015年,广西北流市民安镇兴上村采用“水稻粉垄干土抛秧种植法”,早稻产量增加1891.05kg/hm2,增产25.51%。

4.1.2玉米。2011年,辽宁省昌图县粉垄耕作30cm,增产20.8%[3];2012年,宁夏银川干粒产量16683.0kg/hm2,比对照增产1802.7kg/hm2、增幅12.12%[8];2014年,广西贵港增加8373.0kg/hm2,比对照增产16.19%。2015年9月23~25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专家对内蒙古赤峰市桥头镇太平庄、内蒙古通辽市大林镇、吉林省德惠市夏家店镇实施的“玉米粉垄生态高效栽培示范”进行测产验收,最高增加2773.5kg/hm2,增产率达30.41%;一等田在有灌溉条件仍增加1792.5kg/hm2,增产率15.04%。

4.1.3小麦。2012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在潢川县种植小麦增产5007.0kg/hm2,比对照增产26.25%;2014年,河南温县增产8485.65kg/hm2,比对照增产30.13%。

4.1.4马铃薯。2012年,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增产35.4%。2010年,广西玉林市冬种马铃薯增产5607.0kg/hm2,增产率25.05%。2011年,广西北流市增产33172.5kg/hm2,比对照增产31.1%。

4.1.5甘蔗。2013年,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实施“甘蔗粉垄高产技术示范”项目,面积33.33hm2,产量增加7274kg/hm2,比对照增产36.17%,增收13027.5元/hm2;2012年,广西宾阳县产量比对照增加19668.0kg/hm2、增幅34.0%。

4.2品质改善

广西北流市民安镇粉垄稻米整精米率提高4.35%,稻米垩白粒率降低25%(由二级升为一级),稻米蛋白质提高13.58%(由三级升为二级);甘蔗新台糖22号粉垄的蔗糖分达15.67%,比对照增加5.17%;大豆桂早2号粉垄的蛋白质达39.20%,比对照增加12%;甘肃马铃薯陇薯3号粉垄的粗淀粉含量达181.8g/kg,比对照增加7.19%;牧草白花扁豆,粉垄的粗蛋白达16.6%,比对照增加18.8%[6]。

4.3多季持续增产

2011~2014年,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在河北省吴桥县进行连续4年试验,第2茬小麦增加1924.8kg/hm2、增幅34.2%,第3茬玉米最高增加3819.75kg/hm2、增幅38.2%[9],2014年种植小麦仍增加2123.85kg/hm2、增幅32.57%。2011年起,北流市民安镇粉垄耕作后第六季水稻增加1832.7kg/hm2、增幅22.7%,1~6季的净效益平均每季增加21.82%[10]。2013年起,河南省农科院在温县第2茬种植花生,产量为5673.3kg/hm2、增幅21.42%;潢川县第2茬种植水稻增产9.3%。2012年起,甘肃省定西市第2茬马铃薯增幅15.6%。湖南沅江第2茬晚稻直播产量为7218.0kg/hm2、增幅16.37%。

4.4降低“化学农业”程度

水稻、玉米、小麦等试验显示降低了“化学农业”程度:每产出100kg粮食化肥使用量比传统耕作减少0.35~4.29kg,减幅10.81%~30.99%[6]。

4.5增贮可利用水资源

粉垄耕作比传统耕作耕层加厚1倍,贮水性能提高,整体增贮天然降水等水资源1倍左右。水土流失减少,据对广西隆安县15度旱坡地,粉垄种植木薯定点两年观察,地表径流量减少42.03%,土壤流失减少44.62%,氮磷钾养分流失分别减少49.61%、31.22%和42.49%。

5粉垄耕作技术应用前景

粉垄耕作技术是一项顺应自然、简单易行的战略平台技术,能将低产田变为中产田,中产田变成高产田,能一次性完成深垦深松整地,不仅可最大化友好利用“天地资源”,增贮天然降水,而且可望在现代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使农艺与农机相结合,实现碎秆还田、耕地整地、肥料施放(尤其深施)、播种种植等一机化、标准化、现代化,达到节耕节能的目的,有效应对现代社会务农人员减少、城乡居民对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等问题。根据粉垄能使作物增产10%~30%,贮水量增加100%的推测,在中国,如全国推广0.67亿hm2,可新增0.1~0.13亿hm2耕地生产能力、节省化肥500万t、增存农业用水300亿m3(相当于增建大型水库300座及其灌溉系统),增产粮食可养活2~3亿人。如果用于西北裸地生态重建、部分低产草原改造等建设绿色屏地,还可改善北京等华北地区环境气候,解决华北地区长期过度抽用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资源不足等严重问题,提升我国粮食生态及国民身体健康的安全度。

参考文献

[1]韦本辉,何虎翼,俞健,等.旱地土壤耕作生态对木薯生长及环境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68-671,690.

[2]李轶冰,逄焕成,李华,等.粉垄耕作对黄淮海北部春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14):3055-3064.

[3]李华,逄焕成,任天志,等.深旋松耕作法对东北棕壤物理性状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3):647-656.

[4]韦本辉.中国粉垄活土增粮生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86-87.

[5]韦本辉,甘秀芹,陈保善,等.粉垄整地与传统整地方式种植玉米和花生效果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1(6):3216-3219.

[6]韦本辉.农耕革命:中国粉垄技术[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5:50-105.

[7]韦本辉,周佳,甘秀芹,等.中国粉垄助力粮食和环境安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9-25.

[8]靳晓敏,杜军,沈润泽,等.宁夏引黄灌区粉垄栽培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学研究,2013(1):50-53.

[9]杨雪,逄焕成,李轶冰,等.深旋松耕作法对华北缺水区壤质黏潮土物理性状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16):3401-3412.

[10]甘秀芹,韦本辉,刘斌,等.粉垄后第6季稻田土壤变化与水稻产量品质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4(9):1603-1607.

作者:韦本辉 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