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确保县域粮食生产安全,已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本文分析了影响甘谷县粮食生产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关键词:甘谷县;粮食安全;影响因素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保障。粮食问题是安全问题,而非经济问题,粮食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有利于人们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是实现甘谷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对推进甘谷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甘谷县粮食生产基本现状

1.1甘谷县基本概况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中上游,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差异较大。县域面积1572.6km2,耕地面积5.88万hm2,人均占有耕地0.09hm2。全县辖5镇10乡405个村,总人口63.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4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9%。人多地少,山大川小,十年九旱,是典型的雨养型农业人口大县。粮食是甘谷县传统的栽培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5.33万hm2左右(包括复种),约占农作物面积的80%,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2万t左右,平均产量2250kg/hm2左右,人均产量在200kg左右,除粮食播种面积外,总产量、产量和人均产量三项指标因受气象的影响,起伏较大,极不稳定。栽培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麦、玉米等。

1.2粮食生产基本现状

近年来,甘谷县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以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等旱作农业“甘谷模式”为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形成了蔬菜、果椒、养殖等农业支柱产业,着力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2016年,粮食播种面积为4.57万hm2,粮食总产达到18.16万t,其中,夏粮2.24万hm2,产量6.09t,较上年减少8.97%;秋粮面积1.41万hm2,产量8.94t,较减少增产9.97%。由于2016年降雨量缺少,粮食产量较上年减少10.45%。作为甘肃省农业人口大县,在注重粮食产量的同时,粮食生产安全不容忽视。

2甘谷县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农业基础条件脆弱,抵御自然能力差

甘谷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县,干旱少雨是制约农业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就全县而言,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南北两山,由于多年持续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使得作物生存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不仅高效经济作物不能大面积种植,油料、中药材这些需要水量相对较小的经济作物也难以保证有较好的收益,因此山区群众只能选择大面积种植相对耐旱的粮食作物,粮食生产受到制约。

2.2结构调整不到位,农业效益低

由于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甘谷县农业产业结构根深蒂固,结构不合理,调整难到位,因而不符合市场需求,导致农业效益低。一方面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面积偏小,而粮食作物面积偏大,粮经作物比例不合理;另一方面在粮食作物内部,产量和效益相对较高的秋粮面积偏小,而夏粮面积偏大,压夏增秋不协调。

2.3土地投入少,产出率普遍低

甘谷县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由于受暂时的利益驱动,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对种地、养地不够重视,有机肥料用量偏少,致使土壤结构不良、肥力低下,粮食作物单产和总产受到影响;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膜等)连年涨价,也间接增加了农民群众的负担,出现了粮食增产不增收的现状,严重挫伤了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

2.4劳务输出削弱了粮食种植业的发展

多年的持续干旱,土地的回报率低,导致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而老人、妇女则成为守农的主力军,其既要管理又要销售经济作物,力不从心,为省事省力,必然选择种植粮食,且在粮食生产中以小麦和马铃薯为主,使种植结构和品种朝单一化趋势发展。

2.5科技入户难,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一是由于县乡财政困难,大多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机构不健全、设施不配套、工作条件差。二是乡站下放后由于实行多头管理,甚至有些乡(镇)领导把农技人员当作行政人员对待,平均一半以上时间用于“中心”工作,而农技推广工作却因时间、精力不足而不能正常开展,直接导致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的滞后。三是由于农技人员改行转业严重,剩下的一些农技人员因缺乏学习机会而知识老化,不能胜任新形势下的农技推广工作。四是县、乡级推广部门隶属关系不顺,工作衔接困难,造成推广链断档。五是相当一部分群众,尤其是边远山区的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信息闭塞,观念陈旧,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接受能力差。这些原因必然导致农业科技入户难,农业品种科技含量低,产业开发缺乏技术支撑。

2.6粮食商品基地生产规模小,规划布局不集中

粮食生产基地范围小、规模小,规划布局不集中连片,在产业化发展中未能合理配置有效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难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规模效益不明显。

3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对甘谷县粮食生产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制约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促进粮食产业的向前发展,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根据甘谷县山多地少,山大沟深、干旱缺水、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林则林。在粮食生产中,通过各个农业科技项目的完整实施,努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生产后劲,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通过各项有机抗旱农业措施的实施,增加作物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达到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3.2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增收为目的,优化农业作物内部结构,压粮扩经,实现粮经互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3.3面向市场,建好基地,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

要把建立商品基地作为实施粮食产业化的基础工作和首要任务来抓,要从市场要求出发,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对原有的资源及配套设施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区域化布局的路子,重点培育一批专业生产区和专业乡、村,促进其尽快形成商品生产基地。

3.4加强科技队伍自身建设,建立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目前,甘谷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正处于职能转换、机制转轨、方法转型的特殊时期,要根据甘谷的实际,尽快理顺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部门的隶属关系,使农技推广人员进一步专业化,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并积极组织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及对农资、农产品的质量监督和病虫害的防治,努力建成新型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3.5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

强化农产品日常监管,突出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狠抓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农产品检测技术,规范农资市场,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各项工作。

作者:付余英 单位:甘肃省甘谷县农业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