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农业现状及发展建议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农业现状及发展建议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农业现状及发展建议探讨

摘要:近年来,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统筹“三农”发展、以乡村振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有待提高、“三农”人才缺失严重等诸多问题。为推进吴江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引导、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快“三农”队伍建设等措施。

关键词:现代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建议;吴江区

以乡村振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党的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举措。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江南水乡新标杆,必须加快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同时,吴江区作为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气象,必须立足都市农业发展定位,加快培育农业新模式、新业态,从而有效推动吴江区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但也要看到,吴江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融合发展为基础,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此背景下,笔者总结了吴江区现代农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此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吴江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1吴江区现代农业的现状

吴江区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聚焦富民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以聚力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了吴江区现代农业发展。

1.1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具体表现为:(1)农业设施提档升级。吴江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75×104hm2,占耕地面积的76.07%;建成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1.13×104hm2,占设施农(渔)业面积的24.02%。(2)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列全国第二;全区共建成省级园区3个、市级园区5个、区级园区3个,农业园区总面积达8653.33hm2,农业园区化率达22.5%。(3)农业信息化示范引领水平高。吴江区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3.8%,规模设施物联网技术应用率达25.52%;拥有省级信息化示范基地6家、市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8家。

1.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实推进

具体表现为:(1)适度规模经营比重高。吴江区累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165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为2.09×104hm2,占比为90.1%;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4200户;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数达15.36万户,占比为99.70%。(2)龙头企业带动有力。吴江区拥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1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3)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稳步实施。截至目前,吴江区共认定新型职业农民595名。

1.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吴江区已成立农业联合体12家,有效带动农户10万余户;拥有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和乡村旅游景点84家,2018年全区休闲农业经营总收入达3.2亿元;在品牌建设方面,吴江香青菜被列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吴江大米、吴江香青菜、吴江石斛入选名特优新公用品牌产品目录,“金利”食用油、“五月田”蔬菜、“东之田木”水果等8个品牌入选江苏省农产品品牌目录。

2吴江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吴江区各类农业园区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

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不够;农业机械化关键环节中装备缺口较大,粮食收割、干燥等设备的自备率较低;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叫得响、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程度不深,农文旅结合等新型业态发展缓慢、成效不显著。

2.2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具体表现为:(1)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成果多,但立足吴江资源进行创新推广的成果较少。(2)创新主体不能适时满足企业需求,尤其是在企业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方面,科技成果依然相对匮乏,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链短,使农业技术推广难度非常大,推广一项技术需要与同一产业链条上的多家公司或机构进行协调和沟通,才有可能付诸实施。(4)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缺乏。目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主要以现行体制中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且主要集中在种植和养殖领域,总体农业服务供给量不足,尤其是农畜产品贮藏加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等,其数量和质量均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

2.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有待提高

具体表现为:(1)培训形式单一,培育体系不完善,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且专业化程度不高;(2)产业化联合体功能不显著,资源利用效率不高;(3)农业龙头企业对本地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有待提高质量。

2.4“三农”人才缺失严重

目前,吴江区的农民群体普遍存在整体文化水平偏低、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对新技术新业态掌握滞后等问题。同时,吴江区的务农劳动力老龄化较严重,青年一代甚至农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业领域就业,“谁来种田”已成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3进一步推进吴江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与措施吴江区要加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需进一步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化思维,进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3.1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制定发展规划

吴江区需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建立区现代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并通过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区现代农业发展。

3.2加强政策引导,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必须以政策为主导,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较好、有较深影响力和一定示范引导作用的龙头企业以及能带动农民增收的知名品牌,例如吴江大米、吴江香青菜、吴江石斛等名特优新公用品牌以及“金利”食用油、“五月田”蔬菜、“东之田木”水果等省级农产品品牌,优先强化实施扶持政策,以拓展其发展空间,延长其产业链,发挥真正的名牌效应。同时,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健康稳步发展。

3.3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水平

要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对地方特色优良品种资源(如吴江香青菜、香大头菜、水八仙、湖羊等),要加强保护、提纯复壮及新品种培育;对绿色生态技术、“互联网+”现代农业等,要依靠科技支撑,注重技术研发,突破关键技术难关,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同时,政府要牵头搭建一个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多个单位组成的技术交流平台,从而促进技术攻关、技术交流。此外,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解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项技术难题,加速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水平。

3.4强化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里核心区北联村、同里湿地公园(肖甸湖)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等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与农业农村的协同发展、相融并进,着力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一批“龙头企业+种养基地”“市场+储藏+加工+物流”“科技园区+育种研发+农民培训+旅游餐饮”“农业+文化+社区”的市场综合体和新型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嫁接融合,进而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

3.5加快建设“三农”队伍,不断提升乡村人才水平

具体措施为:(1)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落实各项激励扶持政策,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引入海归人才、科研团队、科研工作站等,并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及提档升级工作,加快建设新型职业农民、专业人才、科技人才、乡土人才等人才队伍(2)加大对乡土人才的培育和宣传,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年留在家乡,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大力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引导乡土人才建立合作社、建设创业型园区,=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创业。(3)落实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对“三农”人才创办的特色企业、合作社等给予重点扶持;同时,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专家、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大学生等返乡、下乡开发农业农村资源,进而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李更雍 钱毅玲 丁小晏 沈生元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农服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