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耕地秸秆还田方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贺宇 单位: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针对我市西北部风沙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和土壤干旱问题,重点实施农家肥堆沤还田和节水农业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具体实施两个工程:一是农家肥堆沤还田工程。针对当前农村积造有机肥随意堆放,既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又造成粪肥严重流失的问题,有必要修建高标准的有机肥积造池,既净化农村环境,又能保护肥源;二是土壤水库营造工程。推行节水耕作栽培技术,充分接纳自然降水,高效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包括土壤深松,秸秆、地膜覆盖,应用抗旱品种和节水灌溉等。
农作物秸秆是宝贵的生物资源,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是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提高耕地质量,有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秸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介绍几种秸秆还田技术。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对秸秆利用效益高。秸秆经过青贮、氨化等方式处理,饲喂畜禽,既发展了畜牧业,同时能增值增收,而且达到秸秆过腹还田的目的。
种传统的积肥方式都采用堆沤秸秆,利用高温季节,把秸秆堆在一起发酵沤制。这种方式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劳动强度大,由于温度变化不定,所以环境影响对产出至关重要,通常产出量少,但有一点成本低廉,适用于农户分散的小规模应用。
机械化秸秆还田。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经机械粉碎直接还田,秸秆作为沼气原料发酵后还田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适配人畜粪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后不仅可以为农户提供清洁的能源,而且厌氧消化后的沼液、沼渣还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能有效培肥地力和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不仅解决了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而且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由于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因此玉米秸秆还田应掌握以下五个关键环节:
秸秆细碎:把秸秆趁鲜铡成不超过10厘米长的短节,或采用机械粉碎法,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出苗与生长;补施氮肥:土壤微生物在分解作物秸秆时,需要一定的氮素,出现与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速效氮素的现象。所以,需亩增施尿素 5-10公斤或碳铵15-30公斤,可以避免苗期缺氮发黄;足墒还田:秸秆还田后,由于秸秆本身吸水和微生物分解吸水,会降低土壤含水量,因此,要及时浇水,秸秆与土壤紧密接触,防止架空;数量适宜:还田秸秆每亩施用 300-400公斤为宜(一般1亩秸秆还2亩),还田量大,反而会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加深耕层:充分发挥大、中型拖拉机的作用,加深耕层,要求耕深20-25cm。玉米秸秆一般应埋入 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耙平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