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化旅游资源社会效益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文化旅游资源社会效益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文化旅游资源社会效益浅析

摘要: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新疆作为多个民族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够吸引游客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在给游客美的享受和精神文化体验的同时,还能给当地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文章对新疆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新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社会效益;多民族聚居地;新疆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生活娱乐和休闲方式,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领略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了解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民族风情、生活理念,在精神上获得丰富的阅历和体验。文化旅游是一种行为过程,就是在旅行过程中领略、熟悉、体验、考察人类文化的具体内容。文化旅游独有的文化气氛和艺术魅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游客,能让旅游者深入体验旅游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民族性、多样性、互动性,是开展文化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能够在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效益。

一、新疆的文化旅游资源

新疆现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经过各个少数民族长期的繁衍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并且衍生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的分类中,出于不同的使用目的、研究对象、分类依据,形成不同的分类方法,常用的有“自然-人文”两分法,“自然-人文-社会”三分法,还有“世界-国家-省-市-县”等级分类法等方法。根据国标体系分类,能大体分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新疆基于多民族的文化基础,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风俗和特色,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其文化资源集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名人文化、农耕文化、建筑文化、沙漠绿洲文化于一体,种类丰富、内容多样、独具特色,富有深厚的艺术底蕴和文化内涵。根据国标体系分类,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如表1所示。

二、新疆文化旅游资源的社会效益

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游客,促使人们形成旅游动机,开展旅游活动,与此同时这些旅游活动能够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各种有形的或者是无形的效益。游客进行文化旅游时产生的一部分对社会的非经济性的收入,就是文化旅游资源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新疆文化旅游资源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游客开展休闲游憩活动,丰富游客精神文化生活

来疆游客在通过文化旅游产生一系列文化感知的过程中,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娱乐方式,满足了游客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渴求,且能够提高其文化品味,陶冶文化情操,开拓眼界。通过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满足自己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体验新疆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领略其他民族风俗文化,还能够给游客精神上美的享受,放松身心,减缓压力,使其在思想上有所收获且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二)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各个景区周边城镇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使得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文化特色的地区,可以抓住机遇发展乡村旅游,从而使得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更多元化,增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旅游的发展更能发挥联动作用,带动新疆其他产业发展,从而促进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和第三产业结构的内部调整,给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添加助力,使得新疆经济、社会、文化全方面统筹协调发展。

(三)提供劳动岗位,增加就业机会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产业,包含了众多经济实体,而且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新疆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建筑、交通、手工、住宿、市场贸易、餐饮服务等产业都会产生大量的工作岗位,因此能吸纳许多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出现的富余劳动力,给新疆大批失业、无业人员提供许多工作岗位。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每当旅游业增加一个从业人员,跟旅游相关的行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就业人数的增加,在降低失业率的同时,能够起到促进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由此可见,新疆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给新疆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社会效益,不仅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还给新疆各地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三、政策建议

(一)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增加脱贫致富效益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开始全面实施,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政治、经济与国际交流的地位日益增高。因此要把握时机,以国家战略为中心,争取战略支持,利用好国际政治平台,扩大实体经济合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带一路”的实施带动新疆旅游业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对南疆的扶贫政策,大力扶持南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扶持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为当地旅游发展打下基础。在国家扶持下,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提供的资金、人才、技术支持,大力发展景区景点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周边居民脱贫致富。

(二)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打造旅游精品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与自然风光资源的开发并重,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以及文化旅游产业的管理,正面协调引导管理,建立文化产业协调管理体制,实现新疆文化旅游资源文化、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益的全面提高。加强文化与旅游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关注游客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适应市场最新动态变化,使产业结构多元化,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素质。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突出新疆文化个性,突出文化旅游特色,形成核心吸引力,提高美学价值。提高景区规划、策划、包装、营销、推广文化旅游产品能力,优化升级硬件和软件设施,提高文化旅游机构的竞争力,实现景区多元化发展。加强传统文化产业的包装与宣传,进行合理准确的市场定位,根据最新市场需求和市场动向进行旅游营销、策划和推广。把握好宣传营销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打造民族特色品牌,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突出当地民族风情、文化风俗的特点,提高新疆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加大宣传力度,进行高层次营销,以此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扩大新疆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行旅游产品文化深层次内涵的挖掘,以文化节庆、民族歌舞、民族风俗为主线,形成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项目,提高文化旅游吸引力,丰富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商品,吸引游客开展休闲游憩活动,从而提高休闲游憩效益。

(三)发挥旅游产业的联动性,提高旅游就业效益

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建立旅游就业体系,不断扩充就业量,促进就业。通过完善和发展旅游景点建设,吸引带动失业人员、城乡各类劳动力从事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完善旅游餐饮、住宿行业配套设施,吸引各类经济成分投资建设旅游食宿设施,增加就业岗位。利用最具发展潜力、消费需求弹性最大的旅游商品,充分扩大就业空间,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不断扩展旅游就业渠道。丰富文化旅游的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当地居民解决就业问题、搭建就业平台。

(四)注重文化旅游资源的社会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

避免重经济利益轻社会效益,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用发展的、可持续的眼光对待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久利用相结合,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原则,处理好新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这三者间的关系。秉持科学的发展观,注重文化遗址的保护,加强文化的普及教育,提高当地居民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使更多人参与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中,促进当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组织专家学者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分析,设计合理的开发方案,制定好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遵从专业人员指导,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保护好人文环境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注重挖掘新疆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对新疆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专业的分析研究,将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和新疆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统筹协调起来,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开发,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使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处在良性循环状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新疆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五)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注重文化旅游

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文化旅游的重视,保护文化旅游安全,创造文化旅游的氛围,树立专业科学的管理体制,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开拓实验,改革创新,积极与专业的旅游运营公司合作,促进旅游景区运营的专业化、市场化。均衡发展不同的地域文化,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平衡、市区和郊区的平衡,缩小城乡差别。加强对文化旅游项目的政策支持,提高文化旅游的主动性和吸引力,有机结合文化旅游和金融资本,使得旅游业和金融业共同发展。关注旅游产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运营模式,摒弃落后的管理模式,开放市场,让各种优质资源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用良性的市场竞争刺激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争取国家的资金、技术支持,扩大投资范围,多渠道、多形式、多方面筹措资金,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制度的文化旅游资源格局。同时也要放低门槛,吸收市场上积极活跃的民营资本进入。在大力加强建设旅游产业硬件设施的同时,完善规范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旅游行业的质量监管和对旅游市场的综合治理,严格执法,规范市场秩序,为旅游业创造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雪艳.喀纳斯旅游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9.

[2]雍国锋.旅游景区游憩价值评估与价值分析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7.

[3]许春晓,胡婷.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赋权价值评估模型与实测[J].旅游科学,2017,31(01):44-56.

[4]王玉玲.新疆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作者:刘茹 刘婧 单位:新疆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