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

一、深挖文化内涵,为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1年黎平县旅游接待人数持续增长,全年接待人数904万人次,同比增长69.95%,旅游收入达85亿元,同比增长76%,黎平旅游呈现“井喷”态势,迎来了“十四五”文旅市场开门红。近年来,黎平县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优势,聚焦打造国内外知名“侗文化”旅游目的地,整合各项资源,突出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不断做大文旅融合“蛋糕”。悦耳动听的侗族大歌、清一色的青瓦木楼、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走进黎平县,这是常见的画面。近年来,黎平县充分发挥肇兴侗寨、黎平会议会址等景点的核心集聚功能,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经典红色旅游、民族文化体验旅游和森林康养旅游线路。黎平县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举办肇兴谷雨节、纪堂“抬官人”、洋洞“千牛同耕”等节日活动,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鼓励民间恢复摔跤节、千山欢聚节、关秧门节等传统民间节庆活动,发展传统特色手工艺产业,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业态。“太美了!不管是舞蹈还是歌声,那里浓郁的民族风情都让人感到震撼。”2021年,来自杭州的杨先生趁着“十一”黄金周的假期带着一家人到肇兴侗寨游玩,正巧赶上景区内举办民族歌舞活动,并表示虽然旅行已结束,但依旧难以忘怀,有机会还会再去体验一次。同时,黎平县在不断挖掘红色文化的基础上保护传承红色命脉。2021年以“红色堡垒、红色头雁、红色文化、红色提质、红色服务、红色关怀”6大红色工程为抓手,制定精品红色旅游路线,把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融合起来,“盘活”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推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一年比一年好,近年来的收入在十多万元。”黎平县天和祥银荘手工传承人谢朝旌表示,近年来政府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给自己带来了发展机遇。为使用好、维护好“红色旅游”名片,讲好黎平“红色故事”,黎平县加大对红色旅游景点的宣传,提升景区知名度,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参观。“作为一个党员,我觉得我们更应该传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和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增强理想信念,做好本职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参观完黎平会议会址的游客吴女士说。“每天接待的客人一般有七八十人,忙的时候一两百人都有,从早上忙到晚上,腰都直不起来。”红军桥居民接待点负责人黄琼说,旅游旺季的接待工作非常忙碌。可见,红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不仅能提高人民群众的责任心,也为当地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对此,上海乐百年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敏在黎平县开展全域旅游“发现之旅”调研工作座谈会上认为:“黎平县要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利用好黎平会议这张红色名片,突出展示形式和方式,深挖红色文化底蕴,讲好红军故事,将黎平会议精神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二、完善文旅服务体系,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过来的,起初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这里,但没想到这里的环境很好,景区内的服务设施也很齐全。”在黎平国家森林公园游玩的黄先生表示景区内的环境让他印象深刻。2018年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大对黎平肇兴、台江施洞、从江岜沙等20个重点旅游景区和被纳入全省旅游“1+5个100工程”建设名录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项目的倾斜力度。在黔东南州政府的推动下,2020年黎平县积极发动和鼓励各级传承人编唱疫情防控侗歌、侗戏、琵琶歌等20余首歌曲,成功申报9个省级第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作坊、5人为省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落实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等一系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文化旅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指出,“十四五”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力争达到“服务布局更加均衡、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服务供给方式更加多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取得新突破”的目标。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黎平县紧跟政策脚步,制定《黎平县旅游业态升级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1年黎平县旅游业态升级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方案》,推动肇兴侗寨、翘街景区5G覆盖和智慧旅游建设,完善文旅服务体系建设,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与此同时,申报一批星级酒店、精品客栈、乡村旅游村寨,举办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提高旅游吸引力。截至2021年11月份,已完成肇兴国际酒店三星级酒店、伴山五月花精品级客栈、今宕宫优品级客栈、黄岗侗寨甲级乡村旅游村寨、佳所村乙级乡村旅游村寨等申报工作。据了解,2021年以来,黎平县成功争取黎平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建设项目专项债券资金和翘街景区旅游提升工程旅游产业基金4100万元,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黎平段)项目、黎平历史文化展陈中心、黄岗村旅游示范点生态廊道工程项目建设等。

三、用好“三张名片”

2016年,黎平县被列入国家首批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2017年,贵州黎平万人侗族大歌被写入《基尼斯纪录大全》;2018年,黎平县成功承办央视春晚分会场演出,同年,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亮相德国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2019年,侗族大歌少年合唱团参加央视《民歌·中国》节目录制;2020年,黎平侗族大歌亮相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2021年,贵州黎平县肇兴旅游度假区获得2020-2021年文化生态守望奖……一个个奖项与一次次亮相使黎平县知名度迅速“攀升”,侗族大歌更是“引爆”全国,惊艳世界。面对一项项殊荣,黎平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歇。2021年黎平县积极打好营销“组合拳”,以传统侗年活动为契机,与省州级媒体合作,对侗年活动进行了两天的直播,直播人气达到10万余人次。同时,利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侗年活动信息,仅微博的阅读量就达到5000万人次,侗年报道“刷爆”网络,“圈粉”无数。“好热闹”“好想去感受一下少数民族的风情”“好美的侗寨风景”……网友们通过各大媒体拍摄的视频和“网红”直播视频线上观看热闹非凡的侗年活动后,纷纷表示有机会一定要亲自体验。据悉,2021年黎平侗年凭借侗族大歌、戏剧表演、蜡染体验等许多文旅融合新玩法吸引了各地游客纷纷前往,与侗家人一起欢度侗年,还慕名引来各大主流媒体摄影师和网红大咖竞相打卡。此外,黎平县紧盯高端社区,定点投放门楣广告;专设“千年侗寨·梦幻肇兴”旅游高铁专列,制作座椅广告和出站口LED投屏广告;与各大主流媒体合作,拍摄以肇兴侗寨、古城翘街等为主题的系列短片对黎平旅游资源形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黎平县巧打旅游宣传牌,为旅游业“疫后重生”做足了文章。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任重道远,但黎平县在这条“赶考”的路上依旧“勇往直前”。黎平县委书记王春雷表示,黎平县发展要全力创建独具文化特色的全域旅游示范区,用好红色文化、侗族文化、生态环境“三张名片”,坚持“串点成线、以点带面、全域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彰显文化优势的核心景区,在规划建设、业态发展、旅游服务、资产盘活、市场营销、品牌创建等方面重点突破,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记者手记

2021年,黎平县紧紧围绕三张文化名片,抢抓历史机遇,以突出侗族文化特色为抓手、节会活动为平台,举办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活动,打造文化消费新亮点,深入推进“文化+旅游”工作,增强侗族文化吸引力。同时,随着红色旅游热度文化攀升,黎平县深入挖掘红色内涵,以6大红色工程为抓手,收集整理红色故事、建立红色教育基地、开发红色教育课程、制定精品红色旅游路线等,让游客们在观光赏景的同时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有利于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此外,作为全国27个林业重点县和贵州省十个重点林业县之一,黎平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积极打造黎平国家森林公园、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三省坡名胜风景区等生态宜游目的地作为县域旅游发展的“一把手”,助推旅游产业发展。黎平县在传承和保护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盘活精品旅游资源,让文化“美”起来、产业“强”起来,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推进黎平文化旅游发展再谱新篇章。

作者:莫耐兴 单位:贵州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