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湖南文理学院方向引领的旅游管理转型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湖南文理学院方向引领的旅游管理转型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湖南文理学院方向引领的旅游管理转型实践

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针对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就业、不愿就业,就业率高、满意率低”的问题,以湖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转型为案例,提出了应用方向引领旅游管理专业深度转型的模式。国务院2014年5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3】19号),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目前,全国两百多所地方本科院校正积极推进转型试点工作。文章以湖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发展为案例,提出了应用方向引领的旅游管理专业深度转型的模式。

一、专业基本情况

湖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创建于2002年,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学校相对年轻的特色专业。该专业隶属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所在学院具有4个本科专业: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整体来看,地理科学专业的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实力较强;而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学科实力较弱。旅游专业2009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首批“旅游教学示范点”,2013年立项了湖南省旅游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2014年立项为湖南省优质资源共享专业,同年被确定为学校首批5个转型试点专业之一。该专业每年招生80人左右,在籍学生300余人,已经培养毕业生近900人。

二、应用方向引领的专业转型实践

为了有效解决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的“能够就业、不愿就业”或“就业率高、满意率低”等问题,从2013年起,本专业开始实施应用方向引领的专业转型实践。首先,精心选择应用型方向引领专业转型。第一期(2013-2017)以开设规划策划方向作为试点。一是规划策划能力是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管理中应用最广的核心技能,除了旅游规划行业外,能够全面运用到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旅游行业的管理工作中;二是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组合,能在学科层次上保证此专业方向做强、做特。第二期(2018-2022)拟开设智慧旅游方向作为拓展。一是因为互联网、物联网已广泛应用到现代旅游开发与管理中,行业发展需要大量相关技术人才;二是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有机结合,能有效促进本专业方向的发展。其次,深化校企、校地合作保障专业转型。为促进规划策划的方向发展,学院与杭州东方文化园旅业集团、桃花源古镇有限公司、乌云界生态园、常德市文化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柳叶湖管委会、常德市中国旅行社以及常德市天际喜来登大酒店等单位和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在原来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双方合作已经拓展到师资互聘、资源共享、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指导、科研互助等方面。目前,为了保障智慧旅游方向的开设,学院已经与同程旅游网、南方测绘等企业签订了深度合作的协议。第三,深化教学改革支撑专业转型。一是根据专业方向的需要设置了方向课程模块。已开设的规划策划方向有旅游规划策划原理、旅游规划策划案例分析、规划策划制图、旅游形象设计、旅游文化学以及旅游商品设计等课程。筹划中的智慧旅游方向将开设地理信息与遥感应用、景区智慧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网页制作和APP设计等课程。二是对方向模块课程实施案例式和研究式教学改革,将行业和企业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转型成研究式教学的选题和案例;目前规划策划方向70%以上的课程已经按这种模式组织教学。三是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二年级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全员培训和考核,考核通过发放基本技能合格证;大学三四年级分方向对相关核心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通过后发放核心技能合格证。在实习过程中强调管理和技术岗位实习和实训,为了让规划策划方向的学生具备在管理和技术岗位实训实习的经历,学院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以规划策划方向的学生为主成立了创新创业实体——不单旅游工作室。规划策划方向的学生在不单旅游工作室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内容包括旅行社管理和规划策划。其中,规划策划的实习内容包括实习学生自己设计线路产品、自己组织营销,也包括为周边的景区策划规划旅游活动、旅游项目等。第一期2013级学生的规划策划项目以模拟式的项目为主;第二期2014级的学生实习时已经承接了不少实际的规划策划项目。第四,强化应用型研究促进转业转型。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实力较弱,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了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和专业深度转型。为解决这一矛盾,本专业一是根据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构建应用研究的选题库,二是对有前景和基础的先期研究进行扶持和资助,三是将相关选题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小组研究的选题,四是将这些选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指导。

三、取得的成效

首先,形成了突出学生技能培养轴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建设了一大批功能明确能深度合作的校企校地合作基地。二是形成了一批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中80%的属于“双师型”教师。三是构建了分层次培训和考核专业技能的体制机制。四是组建了不单旅游工作室,完美地解决管理和技术岗位实习的难题。其次,学生专业能力增强,学科竞赛水平明显提高。从2014-2017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了系列优异的成绩。如2014年第六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分别获得高等院校组英语讲解服务一等奖和二等奖,并获得团体一等奖;2014年获得首届湖南省旅游类专业综合技能竞赛三等奖2项;2015年第二届湖南省旅游类专业综合技能竞赛暨“韶湖杯”旅游产品设计大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二等奖、“最佳创意奖”“最受企业关注奖”;2016年第三届湖南省大学生“互联网+旅游”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三等奖;2016年第八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竞赛中获高等院校组普通话讲解服务一等奖和三等奖,同时获得了高等院校组团体一等奖。2017年第四届湖南省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科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包括第一名),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三,管理和技术岗位就业学生增多,就业满意度明显提高。通过规划策划方向的开设和扎实的技能培训和考核,学生专业核心技能有了明显提高,求职时也能拿出证明其实力的材料,所以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展,就业层次提高,就业满意度也明显提高。2016届级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管理或技术岗位就业的比例明显提高,很多学生正式毕业之前就被知名的旅游企业录用在管理和技术岗位。首届旅游管理管理专业规划策划方向共有学生21名,通过在不单工作室的实习实训,管理能力和核心技能明显提高,大部分同学已经在相关企业找到了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首先,核心技能的师资缺乏是深度转型的短板。旅游管理专业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进一步做出特色,最大的瓶颈是核心技能的师资缺乏。其次,教学改革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的完善是当务之急。专业转型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应该是多部门的联合行动。教学部门提出了教学转型方案应该与科研部门的应用型科研转型配套;教学口提出的教学改革计划应该与督评口的教学评价挂钩。如果相关配套不完善,就会极大地挫伤认认真真从事教学改革的老师的积极性。第三,管理或核心技能实训、实习基地不足是转型的软肋。对于旅游企业来讲,大批量地安排学生进行服务岗位的实习很容易;而大批量安排管理和技术岗位的实习却不现实;特别酒店管理方向来讲更是这样。这种情况下,①转型院系在谈实习合作协议时,应以服务岗位实习为筹码,重点提出管理或技术岗位实习的要求;②根据应用方向和相应的管理和技术岗位的要求,建设更多针对管理和技术岗位实习、实训的基地;③应让学生在实施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实习之前具备相关的能力和素质。当然,建立以学生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为目的的旅游实体是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但学校和学院必须出台相应的支持和配套政策。第四,应用型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本专业专任教师承担了一系列相关旅游产业的横向项目,但总体来讲,应用研究的水平不高,还远没有达到有效支撑和服务地方旅游业发展的目的。比如,在旅游文化挖掘、旅游企业管理、导游和讲解词创作方面,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直接制约了校企校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了专业深度转型的进程。

五、结语

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深度转型迫在眉睫,但专业转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系统的改革。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过程中,针对专业人才市场供需、提高就业层次、实现办学定位是深度转型的目标;强化学生专业核心的培养培训,使学生毕业具备在行业管理和技术岗位求职所必需的技能和经历,是深度转型的轴心;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管理和技术岗位对员工知识能力的需求,以及专业所在学院的学科特色,选择和开设应用型的专业方向,是专业深度转型的关键;立足专业方向的需要,选择合作对象实施校企校地深度合作,是专业转型的保障;实施针对区域旅游行业和企业发展问题的案例式和研究性教学改革,是转型的支撑;强化核心技能的实训和实习,使学生具备在管理和技术岗位实习的经历和能力的证明材料,是转型的要点;实施应用型科研转向,增强专业服务行业和社会的能力,是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专业转型的重心。很明显,应用型方向引领的专业转型是结构化的、系统化的转型。湖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方向引领的专业深度转型目前仍在试点阶段,虽然取得了一点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相信,这种的深度转型,能在专业方向的层次上形成专业特色并实现人才培养的定位。希望有更多的院校在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作者:严楚君 王亚力 聂钠 夏汉军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