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讨

[摘要]发展全域旅游,人才保障是关键。全域旅游的发展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具有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旅游复合型人才。湖南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现旅游人才培养当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主体、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手段等方面入手,及时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为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全域旅游;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全域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常态,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在2016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了要发展全域旅游。2017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国务院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这些为全域旅游提供重要的保障,并快速推动全域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项中长期战略,且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一项国策,形成了社会参与、全民关注的良好格局。目前,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对全域旅游的认识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他指出中国旅游要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具体来说,全域旅游是指在区域内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拉动并促进该区域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整合区域内的经济社会资源,如旅游资源、居民素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法规政策、体制机制以及相关产业等,从而促进产业的融合、社会共享。全域旅游与传统旅游模式相比,主要表现在全局性、整合性以及共享性这几个方面。全域旅游的发展,不是单一的某一景点的发展,也不是单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是具有区域内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全局高度,点面结合,产业联动发展。

1全域旅游发展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全域旅游发展打破传统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以资源整合带动区域协同发展,进而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不仅注重数量——旅游人数的增长,更加注重质量——旅游的品质和旅游的质量。它是体验旅游的更高一个层级的进步,改变旅游发展由注重资源开发转向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建设,更加关注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体验,关注旅游的品质和质量,关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发展全域旅游,人才保障是关键。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全域旅游对旅游人才培养也提出新要求。

1.1复合型:智慧旅游背景下的通用知识

在智慧旅游、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下,旅游服务范围扩大,服务内容增加,对于从业人员的知识面要求更宽、素质要求更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他们除了要懂得更加精准化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懂得一些的通用知识尤其是信息化的知识,以及了解其他相关专业、行业的知识。比如,自驾领队既要有导游服务知识,又要有车辆驾驶技能以及智慧旅游运用能力等。智慧旅游时代,信息化建设助力全域旅游发展,“闭门造车”式的全域旅游创建并不可取。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下,只有灵活地分析、用好数据,根据市场调整相应的旅游产品结构,才能在全域旅游建设的道路上健康长足发展,从而深化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旅游人才必须要掌握信息化的知识,如信息化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旅游电子商务知识等,方能更好地服务于全域旅游。

1.2专业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具有更加精准化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宽广的基础、通用化的知识,但这并不意味对专业知识的要求降低。相反,在全域旅游发展中,要提高旅游的品质,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更加需要精准化的旅游知识和技能,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如在导游讲解服务过程中,不同游客的诉求不一样,这就需要旅游服务人员运用深厚的专业知识、精准化的专业技能,针对不同的游客进行个性化讲解。

1.3创新型:创新创业能力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有必要打破传统的“思维藩篱”,以创新创业引领传统旅游转型升级,整合旅游资源和要素,推进全域资源要素的旅游化,激发旅游融合发展活力,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为适应全域旅游的新发展和新要求,旅游从业人员除了要掌握更全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如针对目前市场需求的新业态,旅行社要进行创新和变革:分析形势,立足市场,做特色、做差异、做文化,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打造出特色产品和个性化精品,从而适应市场并满足市场需求。

1.4国际化:国际化视野

用国际化的空间开放的思路做全域旅游,我们要“引进来”和“推出去”。从引进来的角度,要用国际化的品质标准要求全域旅游的提升,还要用国际化空间开放的思路做全域旅游。推出去的话,如何把我们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推向国际,这些都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人才。

2湖南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湖南省有29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通过调查和收集这些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发现:主要培养面向旅游企业一线工作岗位和基层管理岗位,能从事导游服务工作以及旅游产品的销售推广等工作。培养目标还定位于传统的旅游业,没有紧跟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全域旅游的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湖南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培养目标相对落后

调研发现,湖南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旅游业时代,以培养面向旅游企业一线工作岗位和基层管理岗位,能从事导游服务工作以及旅游产品的销售推广等工作,这明显已经落后于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全域旅游的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2.2课程设置不合理

纵观一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旅游人才的培养。问题主要有:一是有些课程内容重复:如课程体系当中的《导游基础》课程和《旅游文化》课程、《世界旅游地理》和《主要客源国概况》等都有重复内容。二是课程设置没有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当中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开设一些新的课程,如旅游信息管理、大数据分析、研学旅游等。现实当中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院校并没有开设这些课程。三是课程实训项目落后,缺乏新意。课程实训大多数仍旧停留在导游试岗、线路设计等任务,没有加入新的元素,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2.3专业实践管理缺乏

高职学院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湖南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大多数重视实践教学,开展了校企合作。但是,调查发现,这些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学生实习实训时的人员输出,缺乏全面的实践性教学管理以及深度合作。首先校企合作中实践性教学制度化管理不够。由于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学生入企业实多数是解决旅游企业旺季用工荒的问题,缺乏入企业后系统的岗位培训,相关岗位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还不够全面。其次实践性教学内容缺乏沟通管理。如实践性教学的过程管理相对缺乏,学生相关实习实践内容单一,实习期间缺乏详细的服务素质、技能培养培训计划,培训指导教师培训职责、具体岗位培训目的与技术标准也没有详细的说明,导致学生实习目标不明确、实习过程被动盲目,难以产生实习动力。

2.4师资队伍薄弱

湖南省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不能满足全域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

3全域旅游背景下湖南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考

要从根本上解决湖南省各高职院校全域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培养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新型旅游人才,应从培养主体、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手段等方面入手:

3.1培养主体: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旅游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企业、行业共同努力,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行业的支持,全域旅游人才的培养更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努力。如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抓住全域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大胆改革,成功地将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自身办学优势与衡阳市南岳区旅游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等优势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多赢的局面,实践了全域旅游背景下政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政校企三方共同商讨、制定全域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教材等;旅游管理专业邀请企业专家进课堂进行讲座;在南岳衡山建立教师工作站、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等。

3.2培养目标:与时俱进,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湖南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要与时俱进,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明确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具有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旅游复合型人才。再结合每个学院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有些着重培养新型旅行社一线工作人员,有些偏向于景区类人才的培养等。

3.3培养内容: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是旅游人才培养的核心。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湖南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要从课程体系、授课内容等各方面作出相应调整,科学设置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明确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全域旅游的发展,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具有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旅游复合型人才。对于高职旅游教育来说,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挑战。高职院校和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满足全域旅游新兴业态的课程体系。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结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要通过市场调研和召开专家委员会进行研讨,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内容要包括:基础层——基本素养与能力课: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核心层——职业素养与能力课:分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提升层——职业拓展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专业课程内容知识点重复为例,理清《导游原理与实务》课程与《模拟导游》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好分工与合作:《导游原理与实务》课程注重导游带团技能、能力等的培养,而《模拟导游》课程偏向于导游讲解能力的锻炼,其中还应增加智慧景区的应用,与时俱进;在“互联网+”的自媒体时代,将智能停车、景区容量控制、环境监测、电子票务等智慧景区管理方面的内容充分融入《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中。

3.4培养手段:信息化元素紧跟时代步伐

在智慧旅游的大背景下,全域旅游人才的培养也要加入信息化的元素。让信息化助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人才培养新发展,如在课程体系当中可以加入一些信息化的课程,在课程教堂上加入信息化的手段等。

3.5国际化视野打造全域旅游人才

除了在课程设置当中加入相应的国际化课程之外,还可以加强国际合作,走出去和请进来,与国际相关院校或企业合作办学,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积极探索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国际化的旅游人才,提高旅游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曾贤玉.新全域旅游背景下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4).

[2]刘朝文.全域旅游视野下旅游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探讨——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7(8).

[3]陶李.浙江:用“智慧”助力全域旅游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6-11-25(01).

[4]黄绍勇.全域旅游视野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8(6).

[5]陈巍.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3).

作者:蒋艳 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