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的优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的优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的优化

引言

随着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职业院校作为输出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面临更大的压力。戴建明在研究中指出,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意愿较低,就业后稳定性较差。刘娇主张教学内容与实习内容对接,为学生提供多元实习企业,重视技能培训,这样有利于转变实习模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转变模式三方面进行阐释,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少主动工作意识。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缺乏工作意识,囿于一贯的学生思维,自己主动实践所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不高,因为有些学生在校期间只是不加思考低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及应用案例和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所以灵活运用能力不足,无法应对突发事件,不能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相进行纠错,无法实现进步。2.景区旅游机构对学生培养不到位。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职业教育中心旅游专业的学生实习地点主要位于德宏州内,实习的景区一般为当地人依托本地自然及人文资源开发的景区,具有地域限制。景区的旅游机构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对于学生的实习责任感较少,对学生缺乏系统的、全方位的培训,所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由于受地域限制,学生在实习过程眼光受到局限,对于其他地区旅游专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不了解,这对学生个人的后续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3.学校缺乏实习指导和反馈。由于学校目前师资力量不足,缺少导游实训室,所以学生的在校模拟实习机会较少,存在的问题被忽视,无法为实习模式的改进提供相应的借鉴。而且实习地点的选择不具有代表性,且资源受到了限制,致使学生的发展潜力受到了影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由于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与点评,所以进步相当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对于学生的实习情况,学生、实习机构缺少与学校的反馈机制,所以从学生参加实习到实习结束,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这对于学校教学成果的检验具有挑战性,不利于综合性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4.学生缺少创新和学习意识。学生不具备创新意识,生搬硬套学校的教学理论,只能对景点背景类知识进行重复背诵,而无法灵活运用;完成任务一般的景点讲解无法引起游客的兴趣;没有自己的想法,无法对导语进行深加工;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无法深挖民族品牌和民族特色。我校位于德宏州,民风淳朴,但是,学生生长在西南边陲,对于一线城市的发展状况了解较少,学生普通话不标准,且存在畏难心理,不敢展示自己的风采,而且,移动设备客户端的优质学习APP的作用被忽视,学生不善于主动寻找学习资源。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优化方法

1.推动旅游专业产教融合。学校可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建立模拟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充足的资源,另一方面,与企业共建景点旅行社,由学校为旅行社提供实习生,而且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推动优质生源尽快转化成社会生产力。学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储备优质的人才资源,从旅游景点聘请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讲解授课,并按照员工的考核标准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绩效考核。2.建立网络化实习平台。教师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云课堂、慕课教育等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国外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理念,对学生的实习进行网络培训。这样做一方面,学生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更全面地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全方位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错和讲解。让学生利用网络模拟旅游实习,可以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而且学生在人机对话的过程中也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网络经典的导游视频,并从语言、人际交往能力、应急能力和文化知识储备等多方面对学生提出实习要求。3.根据学生特点安排实习岗位。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最高的需求是对自我实现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在于通过从事旅游业实现自身价值。因此,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要为期选择合适的实习岗位和实习地点,人尽其才。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分批次让学生进行实习,而且在平常教学的过程中也应穿插实习内容,如设置实习小组,并配备专门的实习教师,由小组长针对小组情况及时与教师沟通,学生需要通过写实习日志的方式反思实习过程。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教师可以其到安排等级较高的景点进行实习,对于基础稍差的同学,教师应注重学生之间的经验传授,并安排不同类型的教师跟进辅导,从而确保提高学生整体旅游管理能力,实现因材施教。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旅游资源丰富,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相关专业带来了发展契机,但是盲目扩大教学规模并不能提高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相关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扎实基础,并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的锻炼,在教学中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加深产教融合的程度,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作者:李梅 单位: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