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与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目前,各高校各专业都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但“课程思政”的实施要结合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入手,以具体课程为载体,找到适合的方法,从教育教学内容中提取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通过专业课堂生动自然地释放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达到育人效果。本文主要结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探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迅速、前景广阔、规模庞大的新兴产业之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好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体现大国的形象与风格。在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方联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课程思政,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的道德修养与综合素养。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需要建立领导主抓、部门协作、专任教师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专任教师是教书育人工作的主导,但思政课程作为公共理论课,其影响有限,必须转化到“课程思政”,与诸多课程形成合力,达成“同向同行”的育人效果。并且只有“课程思政”不同层次的实施主体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协同共进,才能将立德树人的工作落实落细。
(二)深化文旅融合是旅游业升级发展的有力推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居民消费不断提档升级,旅游日益成为新时期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围绕人民群众旅游消费的需求,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深化文旅融合。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又提出,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旅游业快速发展和文旅融合的趋势下,对旅游业从业人员和专业人才尤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增强文化自信。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旅行社、景区、酒店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以及“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重点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和旅游法律法规,具有团队合作、沟通应变、交流能力,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技能人才。
(三)提升职业素养是企业对旅游人才的重要诉求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双元育人。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参照,校企合作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办学模式。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从课程教学、实践指导,到课程设置,再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参与的越来越多,企业的参与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了学生的顺利就业。但学生就业之后,关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因素。今年10月,通过对与学校合作的26家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认为毕业生最需要提升的方面是加强个人职业素养,认为学校育人中除了加强与企业需求的对接,还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综合分析来看,学生的职业素养才是企业最看重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固然重要,加强学生个人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更是重中之重。因此,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兼具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旅游活动的人才需求。由此,校企合作背景下,立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旅游人才的培养需求,需要立足高职教育教学实际,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突出工匠精神,融合企业文化,总结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特色,探索研究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体系思路。
(一)重构育人体系与教育模式构建育人体系与教育模式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前提。在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育人理念,确定思政育人目标,凝练思政育人元素,探索思政育人方法,寻求二者的契合点,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专业教育的指导作用,如理论教学方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文明礼仪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实践教学方面开发红色旅游教学资源、建设红色旅游实践基地、开展社会服务、加强实习实践指导等。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各个层面,重构育人体系与模式,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从而实现育人目标。
(二)完善整体规划和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选定、政治素养标准等关键教学环节的管理是实施好“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需要多方参与,学校顶层设计以及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尤为重要。学校要发挥应有的协同引领作用,构建思政课与专业学科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建设管理办法,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旅游管理专业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需要完善,在专业课程中增强学生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的培养。
(三)提升专业化水平和教学水平教师是影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和决定性要素。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培养高水平的思政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教学团队要形成常态化的集体备课制度、教学激励制度,思政课教师要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师开展富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导,探索如何将教材话语转变为教学话语,提升专业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于教师如何在专业课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落实课程思政要有必要的教学督导。
(四)构建多部门教学合作和激励制度在教学中形成有效互补的合作机制,构建思政教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合作机制是“课程思政”常态化的重要保证。在教学平台与资源建设方面,需要形成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教学交流机制,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享、共惠的教学平台,并联合企业以及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开展多领域、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转变为“大思政”,达到多部门合作和多方联动的效果。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方法
深入挖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内涵,提升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实现学生的职业和人生的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坚持的办学方向,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一)以培养目标为中心,确定培养模式围绕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素能本位、理实一体、主体多元、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围绕校园文化建设、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教育,将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教育融入到整个校园的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和对外开放式服务之中,形成“校企一体化”的办学氛围,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自豪感和就业能力。将实际工作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元素和岗位核心技能,如研学导师、导游员等。通过思政教师与校企共建旅游专业教师团队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探索出一条将“课程思政”理念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路径,改变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推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完善与发展。
(二)以培养模式为主线,厘清课程体系以思政教师、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组成研究团队,厘清高职旅游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实践课程”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培养学生理论实训和专业素养的课程体系。开设以工作岗位任务为中心的课程,双方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及教材,增加《旅行社服务案例》《研学旅行概论》《研学导师服务案例》等课程。研究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过程,找到各类课程之间的交叉点,设计任务模块。从课程体系、实践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制定课程标准和计划,制定每个岗位的德育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研究制定各个环节的详细内容和实施方案,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运用能力,并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培养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以具体课程为载体,推进“三教”改革以旅游管理专业具体课程为载体,如《导游业务》《旅游文化》《旅游政策法规》等。以“课程思政”的思路整合教学材料,改进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教学资料,达到旅游专业教师以“课程思政”的理念独立开展教学活动的目标。以《导游业务》课程为例,对课程进行模块化或项目化分解,与合作企业共同探讨教学内容、编制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开展导游业务实训周或实训月,由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如导游部经理、优秀导游等结合企业导游员踩线模式共同进行指导,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职业规划的指导,并进行考核。通过以上做法,推进并深化对教材、教法和教师的改革。
(四)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与景区景点合作开展志愿者讲解活动。通过让学生进入行业锻炼,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和沟通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行业认知、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并不断增加博物馆、名人馆以及一些大型会议展览等的志愿者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并内化于心、外化为行。“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一项重大工程,是实现校企双元育人的重要载体,是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通过“课程思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助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旅游专业人才的文化自信,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使旅游从业人员真正成为中华文明礼仪的践行者和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程德慧.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9(3).
[2]王静.校企合作背景下课程思政理念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
[3]曾荣.论课程思政在《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运用[J].知识经济,2019(12).
[4]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5]王石,田洪芳.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
作者:付丽丽 单位: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