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国内外滨海旅游低碳发展经验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内外滨海旅游低碳发展经验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国内外滨海旅游低碳发展经验研究

摘要:自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后,“低碳”掀起了世界热潮,全球温室效应的问题逐渐显著,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海南作为滨海旅游大省,走向低碳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文章在借鉴了国外滨海旅游低碳发展的成果上,结合目前海南低碳政策、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方面的现状,提出了海南低碳化发展需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完善低碳旅游政策,让公众主动参与低碳活动的建议。

关键词:滨海旅游;低碳旅游;低碳经济

一、引言

低碳旅游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旅游活动[1],不会牺牲游客自身舒适度,能够综合利用节能、可再生能源、碳汇等途径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2],是保障游客旅游质量与旅游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共同提升的发展方式[1]。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展低碳旅游建设远早于国内,尤其是他们完善的低碳相关法律,制定未来碳排量目标,产业转型升级,低碳旅游建设投入,发展新型能源,建设低碳社会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经验。我国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虽出发较晚,但国家对于低碳旅游发展非常重视。2012年,的《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节能环保,推动低碳旅游方式”原则。2016年8月22日,《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环境友好型、非资源消耗性的生态旅游”。《“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引导旅游者低碳出行”“推进旅游产业生态化、低碳化发展”“大力发展海洋及滨水旅游”。海南省作为我国旅游大省,这里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加速推动海南省经济发展。因此,研究国外滨海低碳旅游发展的成果对海南实现低碳旅游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下的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二、海南滨海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一)海南旅游碳足迹构成海南四面环海,游客入岛主要依靠民航和水运,岛内则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截至2018年底,海南省民用运输飞机214架,民用汽车12.72万量,私用汽车总量109.95万量,近三年以14.9%的速度不断增长,这些车辆的使用带来了更大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资源的消耗,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增加了碳排量及大气污染。滨海旅游业碳足迹中交通碳足迹是最重要的部分,2015年海南交通碳足迹629.21万吨,占比96.06%,其次是住宿碳足迹20.7万吨,占比3.16%,而其他5个类型碳足迹所占比重均较小。其中,境内旅游碳足迹占比(95%)远远大于入境旅游碳足迹(5%),所以在境内交通这方面,节能减排空间相对较大。

(二)海南省低碳旅游政策海南省近几年出台了多部有助于低碳旅游发展的政策。如《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低碳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海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中提出需大力发展旅游业,鼓励景区、酒店、休闲度假区利用科技节能减排,积极打造低碳城市,倡导公众绿色出行和消费,进行低碳式发展。《海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要求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15年降低12%,推动低碳旅游发展,完成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海南滨海旅游低碳政策规划了各行各业未来低碳发展的方向,这不仅需要政府多方面的规划引导,更重要的是去落实旅游目的地交通、酒店、景区、餐饮的低碳发展具体措施。这个过程就需要政府深入旅游业,结合发展现状和趋势,制定出低碳旅游考核制度和行业标准,依靠量化的标准来约束企业低碳经营。

(三)海南游客对低碳旅游认知态度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他们作为滨海低碳旅游产品生产和开放方向的决定者,是海南发展低碳旅游的中坚力量[3]。游客参与低碳行为主要取决于自身对节能环保行为的认知程度,游客的低碳旅游行为与低碳认知具有一致性[4],认知程度越高,参与度越高;认知程度越低,越不愿意参与。根据管玉梅[5]的调查研究,大部分游客赞同倡导低碳生活能够缓解环境压力,游客低碳环保价值观相对较好。但对于低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弱,半数以上的游客对碳排放理解不到位,认为温室气体排放只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

三、国外滨海低碳旅游的做法

(一)英国低碳旅游发展的经验英国作为一个海岛国家,低碳化发展一直是世界各国的先行者,2003年,英国的第一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2008年英国颁布了《气候变化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国家,并将“碳预算”纳入法律范围内,制定了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要求从1990年起,到2010年国内碳排放总量要下降20%,到21世纪中期需减少排放60%。为实现这项目标,减小国内高碳依赖,英国政府激励市场经济,扩大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增加新能源产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英国还实行了气候变化税,对国内的企业依据高碳能源使用量来征收税金,并且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截至2013年,英国碳排放量相较1990年减少了26%。英国政府鼓励国民低碳旅游出行,并要求其政府员工及亲属乘坐航行时间在5小时内的航班应乘坐经济舱,为国内民众做出表率。英国在探索发展低碳化的道路上,先后了《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创建低碳经济———英国温室气体减排线路图》和《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等相关法律政策,起到一个探索者和推动者的作用。

(二)新加坡低碳旅游发展的经验新加坡作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素有花园城市的美称,陆地面积仅有719.1平方公里,仅仅只有北京的1/23,但这里的人口密度却是北京的6倍,新加坡能够成为世界知名旅游胜地,离不开自身发展建设时对道路规划以及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的考虑。新加坡以高经济水平、低排放量模式与英、法、德、挪威等国成为世界低碳化发展的榜样。新加坡交通体系以公共交通为主导,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建设贯穿全国的铁路、轻轨系统以及路上公共交通系统。为了限制过多的车辆在高峰时间进入闹市区,采取电子收费系统,同时利用GPS系统调节出租车的效率。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解决了城市居民和外地游客的交通问题,也提升了新加坡在世界旅游目的地中的形象。为更好地打造洁净绿色的城市,新加坡颁布了《环境公共卫生法案》,并专门成立了的“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80年代,新加坡将5%的土地设立为自然保护区,鼓励全民参与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去;90年代,建设绿色走廊,将社区于各公园道路连接起来,提高绿色空间占比;21世纪后新加坡政府大力发展屋顶绿化等新型园林技术,推动城市绿化建设发展。这都体现了新加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低碳化发展作为建设城市的要点。

四、国内外滨海低碳旅游发展经验对海南省的启示

(一)完善低碳旅游政策,加强执行力度健全的低碳旅游政策为地方发展低碳旅游提供了保障,能更有效地推广低碳旅游。英国施行气候变化税,将“碳预算”纳入法律政策,明确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强大的执行力提高了旅游企业的自我约束力。近些年,海南省虽注重低碳发展和规划,但依旧有旅游企业不愿意、不接受、不认可低碳发展,甚至做出损害生态环境、危害他人安全只为自身谋取利益的行为,这就需要政府健全规范低碳旅游发展政策,加强执行力度,加大违规处罚力度。让旅游企业不敢违规、不想违规、不愿违规,构建相互监督体制,控制碳排放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需要政府完善低碳型人才的培训,旅游人才对海南旅游市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应积极引进低碳型人才,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加大旅游企业在低碳旅游方面知识的宣传,正确引导当地居民的低碳意识。

(二)健全城市交通体系交通碳足迹是海南旅游业碳足迹构成的主体。新加坡地小人多,土地资源约束相对较大,但它形成的以轨道交通为主的模式,缓解了公众对交通的需求,同时还降低了碳排量。海南省地形中间高,四周地,北部人口稠密,南部城市外地游客居多,整体人口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随着海南旅游经济发展加快,更多人口会汇聚到这些城市,就易造成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既要满足城市低碳交通,又要满足公众对交通便利的追求,就应借鉴新加坡发展轨道和路上公交为主的低碳交通模式,结合新能源减少碳排放量,打造便捷、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让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交通方式时,尽可能选择高铁、公共汽车、自行车、电瓶车或徒步的方式。

(三)加强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承担减排责任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属于典型的海岛热带气候,拥有广阔的海域面积,海南岛四面环海,风能、潮汐能资源丰富,有利于海南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厂和波浪能等新型能源产业。且海南纬度较低,全年无冬,太阳辐射强度大,全年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海南省第二产业能源消耗占比大,劣质的工业企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若全面发展低碳经济,产能低,消耗大的劣质工业企业势必会被淘汰。优化产业结构,提倡工业企业优胜劣汰,转移低端产业,发展高端产业,才能促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旅游业作为低碳产业,应承担其节能减排的主体作用,健全旅游企业内部低碳旅游的管理机制,树立低碳旅游的经验理念,将低碳融入旅游企业文化,提高旅游企业的低碳意识,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经营活动中碳排放量,实现旅游企业的绿色发展。

(四)推广低碳旅游政策,举办低碳旅游活动,激励公众共同参与地区的低碳化发展离不开每个人,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企业的配合,还需要公众的参与。一,政府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加强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让公众学习低碳旅游方式和减少碳足迹的方法,引导公众减排,低碳出行,低碳消费。二,需要对公众低碳行为予以鼓励,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奖罚分明,扩大低碳旅游行为的正面影响,在旅游活动中让旅游者主动参与减少碳排放的活动。三,旅游社区和旅游企业应多举办低碳旅游活动,例如体育运动类的赛事,扩大低碳类的体育运动的影响范围,引导公众进行旅游活动的选择。四,需要增强民间环保组织的专业能力,让社会公众认识到环保组织在低碳旅游发展中发挥领头作用,公众才会更愿意参加低碳环保活动,才能共同参与到低碳社会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吴莹.倡导低碳旅游:旅行社发展的新契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3):36-37.

[2]王谋.低碳旅游概念辨识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08):166-171.

[3]刘明,吴姗姗,刘堃,等.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途径与政策研究———基于碳足迹理论视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0.

[4]赵黎明,张海波,孙健慧.旅游情境下公众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三亚游客为例[J].资源科学,2015,37(01):201-210.

[5]管玉梅.三亚到访游客的低碳旅游素养调查研究[J].绿色科技,2018(22):227-229.

作者:李紫微 王秋娜 单位:三亚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