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特色旅游论文:南洞庭特色旅游进展路径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特色旅游论文:南洞庭特色旅游进展路径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特色旅游论文:南洞庭特色旅游进展路径探析

本文作者:龚德宽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

洞庭旅游资源状况

南洞庭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山光水色,竹海莲湖,美不胜收。先说山吧,尽管没有五岳等名山的高大雄峻、久负盛名,但正如刘禹锡《陋室铭》所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个“仙”,恐怕就是丰富的水源、茂密的植被与森林。如安化的九龙池,位于雪峰山北麓,海拔1622米,素称湘中第一高峰;峰顶有一池,九股清泉从池底涌出,池水清澈见底,甘甜清冽,涌动时的咕咚之声清雅悦耳。相传远古时候其主峰有九座峰峦,尽得天地之灵气,黄帝登熊山时,将其点化为九条金龙,从池中遁入东海,九龙池因而得名。这里古木森森,溪流淙淙,奇花异草与珍稀野生动物随处可见,景色之美,不亚于名山[1]。桃江县的洪山竹海,是一个特色鲜明的风景区。景区总面积761.2公顷,绵延数万亩楠竹分布在一群最低海拔37米,最高海拔335.4米的山丘上;登临竹海红楼,极目远眺,但觉满眼苍翠,加上山丘高低起伏,顿时有碧波跳荡的错觉。1995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曾来到竹海,夸赞“这里风景绝好”,并挥笔写下“楠竹之乡”四个大字[2]。南洞庭境内已经建设成为景区和拟建设成景区的山为数众多。据不完全调查,有益阳赫山区的会龙山(会龙公园),桃江羞女山、凤凰山、浮邱山,安化云雾山、大峰山、思游界,沅江明朗山等。

水是南洞庭自然旅游资源的招牌,以水为主要景点的景区比山更多。沅江的南洞庭湖,是域内最大的湖泊,湖面16.8万公顷,散布着118个人迹罕至的湖洲和湖岛,是一座大自然的迷宫。南洞庭湖旅游区由万子湖原生态湿地风景区、胭脂湖休闲度假区、后江湖水上娱乐区和蠡山岛风景区四个特色各异而又紧密相连的景区组成,2.4万公顷的湖洲芦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苇荻群落;万顷芦荡、百里柳林、万洲迷宫、湖上草原、芦花喷雪、洞庭观日是景区内最为出名的景点。柘溪风景区是域内以水为依托的景区翘楚,已获国家旅游局颁发的“A级风景区”铭牌。它位于安化县柘溪镇境内,距安化县城10公里,由五个小景区构成———群岛罗列的神湾景区、青峦苍翠的宝塔山景区、悬崖百丈的福寿山景区、阴河飞瀑的梅王洞景区、大坝雄踞的大溶塘景区。景区呈湖泊形,沿湖两岸层峦叠嶂,山崖对峙,荡舟于其中,令人心醉神迷,游客们誉之为“小三峡”[3]。大通湖风景区也具有自己显著的特色,水面8266.7公顷,被称为“三湘第一湖”。碧波荡漾的湖泛舟,荷叶亭亭的荷塘采莲,弱柳扶风的湖堤上放歌,绿荫如盖的树下观钓,让人尽享江南水乡的独特情韵。其他如益阳市区的梓山水库风景区、秀峰湖公园,桃江的桃花江风景区、桃花湖库区、罗溪瀑布,安化六步溪自然保护区等等。

南洞庭古为荆州地域,春秋时期归属于楚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11年)设立县治,因其地处益水(资水古称)之北,故称益阳,距今2200多年的历史。其间朝代更迭,名流代谢,给这里留下了无数的文化历史旅游资源[4]。益阳市区有裴公亭、栖霞寺、白鹿寺、陆贾山(汉代辩士陆贾两次出使南越,曾停宿于此)、磨刀亭(关羽单刀赴会前在此磨刀利器)、鲁肃堤(鲁肃为拒关云长而筑)、临江亭(关羽、鲁肃在此谈判)、周立波故居,沅江有魁星楼、凌云塔、镇江塔、洞庭湖博物馆,南县有南茅运河、厂窖惨案纪念馆,桃江有天问阁、屈子钓鱼台、浮丘寺(有“小南岳”之称),安化有茶马古道、陶澍陵园景区、尚书宅、文庙、武庙、培英堂、联元塔、北宝塔、扶王纪念堂、题词纪念碑、永锡桥等等。

南洞庭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南洞庭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十多年来,地方政府也在着力于把发展旅游业来作为发展本地经济的重头戏。旅游业为南洞庭的发展创造了契机,注入了活力,取得了成果。2009年,益阳市全市生产总值591.6亿元,其中全年旅游总收入62.8亿元,占到了10.6%[5];2010年,益阳市全市生产总值712.27亿元,其中全年旅游总收入76.3亿元,占10.7%[6]。但是对于一个工商业基础先天不足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级市来说,旅游业创造的收入远没有达到理想的境地,这与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和营运状况正相关,也就是说,本地的旅游业发展状况还不够景气,笔者经过调查,主要归结为如下几种原因。

一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整体格局。各景区之间很少互通声气,都在各自埋头做自己的生意,客源无法共享,一锤子买卖注定了这种经营方式难以形成整体气候,做不成产业。

二是对旅游景点的利用和开掘不足。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缺少职业导游,人文景点为主的景区缺少职业讲解员,旅游过程中缺乏方向与目的引导,全凭游客兴致,不利于加深景区留在游客心中的印象。

三是旅游类型单一。本地游客多为节假日休闲,主要是刺激了农家乐的发展,对景区建设和旅游层次的提升没有很直接的效果;外地游客多为观光休闲,对景区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商品文化缺乏全面接触和了解的机会,使得旅游活动的收获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四是景区建设状态不均衡。地域好、面积小、领导重视的景区投入多,建设快,态势好,如益阳市区的秀峰公园、梓山湖风景区。地域差、面积大的景区投入不足,状况不如人意;如裴公亭面积狭小,多年来没有投入,现在已经鲜有人问津;安化茶马古道因为地域狭长且不集中,政府和民间即使想大力投入,恐怕也无从借力。

南洞庭发展特色旅游的措施

一是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旅游局或文化局(有的县、区不设旅游局,旅游归文化局对口管理)在对辖内景区进行行政管理的同时,更应该把精力放在为景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上。如协助景区做好对外宣传,树立景区的外部形象,提高知名度;为景区的建设牵线搭桥,筹措资金等。

二是加强域内各景区之间的横向联系。要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南洞庭经济发展的品牌产业,一定要改变以往各景区独力支撑的局面,实现景区之间的联动,做到客源共享。此举能把游客旅游的偶发性行为引导成续发性行为,实现旅游在经济意义上的最大值,真正把旅游业做大。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旅游管理局牵头,整体布局,统筹安排;其次还需要各景区消除门户之见,精诚团结,通力合作。

三是大力开发情境体验式旅游项目。观光旅游中游客永远是客人的角色,即使凭相机摄下了珍贵的相片,但游客在感情上对景区还是有着较远距离的,因此留下的印象久而久之会淡漠。情境体验式旅游能够改变这种状况,游客的亲身体验可以影响他或她一辈子,如坐缆车、攀援、漂流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就是基于这个道理。对于南洞庭而言,这样的项目还是挺多的,只是没有做出规模而已。如南县可以大力开发荷塘采莲、南茅运河自驾项目,桃江鸬鹚渡可以开发游客在资江上用鸬鹚捕鱼的项目,安化茶马古道可以开发游客骑马或驴子漫游古道的项目。这些项目做成了规模,就能真正体现出南洞庭旅游的特色二字。

四是拓展南洞庭旅游的文化内涵,全面提升旅游品位。首先是精心梳理本地的历史文化名流,他们的居住地与足迹还没有建成景点的可以考虑修建。如安化龙塘乡黄自元,清末著名的书法家,同治七年榜眼;安化大福镇浮山村人罗饶典,咸丰三年任云贵总督,太子少保。胡林翼,益阳泉交河人,晚清中兴名臣,湘军重要首领,特别崇拜的人,蒋曾经把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用兵之道编成《曾胡兵法》,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青年时代的特别崇拜他,而把自己的字改为“润芝”(胡林翼字润芝)。现当代有周谷城、周扬、叶紫等。他们的生平事迹都没有专门的景点来反映,在名人效应对旅游业至关重要的今天,这不能不说是本地旅游业的一大损失。其次是已建成的文化景点要充分利用,可以考虑举办历史文化专题旅游,把分布于域内的文化景点串连起来,这样做更易于产生品牌效应。

蓝天,白云,绿树,碧草,逶迤的山,澄澈的水,勤劳淳朴的乡民———南洞庭是灵秀的、诗意的。很少浓烟滚滚的烟囱耸立的天空是干净健康的,很少噪声四起的飞机、火车穿行的土地是宁静祥和的。假以时日,南洞庭一定会成为湖南旅游业的金字招牌。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