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议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议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议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大量的高职院校开办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了大批的导游人员以及酒店服务员,顺应了当时旅游产业的发展,满足了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经过近10年的发展,旅游产业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同时由于各地旅游景区、景点建设进程的加快,导致现在旅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部分旅游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对于引进懂管理、懂技术的创新人才极其重视。但是当前市场需求的变化并未引起众多高职院校的重视,甚至部分院校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属于本科层次或研究生层次的培养范围,高职毕业生不需要创新能力,只需要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即可。同时,高职院校重教学轻科研的现状也严重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

从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部分院校定位偏高。根据何红的调研结果,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存在“趋同化”的趋势,高职院校所开设课程与本科院校相似率达到了80%以上,导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的现状[3]。高职学生入学分数较低,知识基础比较薄弱,与本科院校开设相同或者相似的理论课程,或者均以本科层次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由于知识结构理论化过强,最终会导致学生接受能力差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低。从部分院校学生就业岗位以及培养目标定位上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为导游、饭店服务员,旅行社票务岗等,该类岗位一般进行为期一至两个月的短期培训即可完全胜任岗位,而导游、饭店服务员从业年限相对较短,学生职业后续发展受到较大制约。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而高等教育中这样的定位明显偏低,此定位更适合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够准确必然影响到学生技能的培养,由于培养目标定位中没有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因此,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常常被忽视。

旅游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与旅游产业所涉及部门众多有关,据不完全统计,旅游行业直接相关产业达到了20个,相关产业达到了106个[4],而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主要面向旅行社,饭店部门,服务范围过窄,与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极不相适应。根据俞继凤[5]的研究结果,部分院校将旅游管理设置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造成了旅游业“大产业”和高校办学中的“小专业”的尴尬局面,由于处于工商管理学科之下,旅游产业的景区规划,景区开发,景观建设与维护等理工科性工作内容便被排除在外,这样的学科设置严重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导致了专业人才培养与大旅游行业人才需求多样化的脱节。

从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来看,照搬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不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存在极大的重复,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面过窄,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大庆职业学院为例,专业课程中的《办公自动化》授课内容与学生入学时所学习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极为相近,两门课程同时开设浪费了大量的课时;再如《旅游经济学》课程,授课内容与《基础旅游学》、《旅游市场营销》两门课内容大量重复,基本无开设必要,具有类似性质的课程还包括《旅游文学鉴赏》、《旅游美学》等。根据2012年的调研结果,57%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职学习的3年时间一直学习着相似的课程内容,而对于扩展学生知识面和能力提高的课程例如《景区规划设计》、《景观植物学》、《室内景观设计》、《旅游资源与评价》、《特色旅游开发》等均未开设,严重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仍然以课堂注入式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而学生对此类课程兴趣不高,因此实际教学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对学生掌握宽泛的知识面和提高创新能力极为不利。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高职院校领导应当重视创新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领导是教学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主管领导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必然会有力地推动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教学系部领导对创新人才培养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系部领导主要负责具体专业教学过程的实施,因此,系部领导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可以起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教研室主任是教学改革的执行者,教研室主任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可可以使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得到非常好的实施。由于院校领导具备一定的行政权力,同时也具备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有校领导的强力推进和组织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必然可以实现,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能否得到领导的支持是关键。

(二)制定符合高职教育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所面对的岗位最大的特点是具备较强的替代性,同时,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该行业的时间较短,因此,制定符合学生终身职业发展的培养目标非常重要。从目前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调研结果来看,旅行社、星级酒店聘用管理人才更倾向于本科生,从事前厅、客房服务工作的更倾向于中职学生,高职学生的就业岗位定位比较困难,进而造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比较模糊。笔者研究认为,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当以学生后续发展为基础,即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年龄原因不能继续从事旅游行业之后,应当具备从事相关职业或者岗位的能力,即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进行双岗位定位,即首先是从事操作性岗位的基本技能定位,其次是后续发展技能。如此定位对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开展拓展教育,培养适应大旅游产业的创新人才

为了解决当前旅游产业“大旅游”、“小专业”的现状,部分研究者认为通过增加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来解决,但是由于旅游产业涉及部门太多,教学时数有限,仍然无法涵盖所有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因此,本课题组研究认为采取拓展教育的方式来解决教学中“小专业”的问题。所谓拓展教育,即根据学生学习需求有针对性拓展导游、酒店服务员教学内容之外的专业知识,也是适应岗位双定位培养目标实施的一种教育方式。

(四)改进课程设置,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针对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重复比例严重过大的现状,课题组研究认为采取合并相似内容的课程,增加新的课程来解决的方式,努力实现课程设置的综合化。研究认为,《旅游经济学》和《旅游市场营销》两门课程可以合并,并且减少课时量,《旅游文学鉴赏》和《旅游美学》合并,减少课时量,删除《财务会计》、《摄影与摄像》等课程,根据双岗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开设适应学生后续发展岗位所需要的课程,比如景观类课程,景区开发与管理类课程等,最大限度的扩展学生的知识,努力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旅游产业是一项具备多重属性的产业,由于产业链的广泛延伸,具备旅游产业综合管理能力的创新人才备受用人企业的青睐,但是目前众多高校人才培养主要面向旅行社以及餐饮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就业门槛比较低,人才需求量大,导致很多院校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孟铁鑫详细阐述了我国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旅游产业属于高度敏感的产业,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例如政治,法律、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只有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准确把握旅游产业发展动态,占领市场先机,取得竞争优势[6]。韦东海[7]研究认为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其观点与本项研究结果相似,因此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适应市场需要的动态性课程体系建设对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目前大量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报道中,仍然有部分院校未将创新人才培养列入改革目标,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来看[8],大量改革内容仍然不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目前人才市场仍然对于基层操作性人才具有较大的需求量,尽管当前旅游产业人才流动率非常高,但是学生在30岁以下仍然可以顺利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尚未显现所致。但是随着生源数量的降低,人们对高等教育期望目标的升高,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改革将是大势所趋。(本文作者:张金安、张吉立、刘振平、贾妍、王鹏 单位:大庆职业学院、大连六环景观建筑设计院黑龙江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