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该专业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程度,走校企合作之路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校企合作”已成为目前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但是目前校企合作的研究大多仅限于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探求、校企合作实践经验的归纳和解决实习、实训基地等浅层次的结合上,还没有像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那样建立起深层次的互惠互利、双赢共生的合作关系。究其根源,除了政策性因素外,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与企业缺乏深层次合作的理念和机制,缺乏“互利共赢”校企战略合作的平台。由于校企的这种浅层次合作,导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对校企深层次合作进行理性思考,是探寻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建立真正的校企互利共赢的无缝对接迫在眉睫,这也是今后高职旅游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重要课题。笔者对新疆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进行了广泛调研,以了解校企合作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制约校企深层次合作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进行教学改革。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研,新疆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企业为教师提供实践岗位;企业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学校与企业以“冠名班”的形式签订协议联合培养学生,但由于还处于探索阶段,各类合作仍不成熟。现在新疆的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虽然制订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充分贯彻执行。学生真正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找到旅游专业工作的,少之又少,这些都是源于企业和学校对校企合作办学实质认识不够深刻。有些学校虽然在了解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之后,召开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了人才培养方向,修改了人才培养方案,只是开展了浅层次的实训合作,有些学校偶尔请旅游企业的专职人员给学生做讲座,或者带领学生参观企业之合便再没有更深层次的合作,学校对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认识模糊,简单地把学生推到社会上“放羊式”的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等,这根本不能达到企业对专业学生的人才规格要求。企业对合作的认识有偏差,多数行业、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的人才选择的层面,无法进行真正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大多数旅游企业只是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为教师提供实践场所,只有部分企业愿意派企业员工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或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不够,特别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师资培养、教育建设上校企有机互动匮乏,校企共育人才还处在初期阶段,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目前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地方特色,忽视对区域经济结构和办学条件的综合考虑,盲目模仿其他院校,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没有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与区域产业升级、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没有对接,课程理论的内容结构、逻辑顺序与岗位实践的渐进过程不一致,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根据目前新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现状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旅游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旅游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高职旅游教育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校企深层次合作、产教融合和工学交替是深化高职旅游教育教学改革有效通道,应以服务需求、就业为导向,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目前,校企就如何进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还没有形成共识,特别是行业、企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存在着困难。现就如何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的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以下策略。

1.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通过与企业签署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建立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首先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制度,形成职业院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方式。院校、企业、学生在培养出符合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的是一致的,由于利益的一致性使得三方在合作过程中都有动力来履行各自在协议中确定的义务,从而推动校企深层次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

2.根据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确定了具体的任务措施,其中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现代学徒制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和专业教学改革等提出的新的理念。在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根据具体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明确专业培养定位,在调研的基础上明确就业岗位群以及岗位群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归纳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主要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课程体系围绕旅游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展开,构建现代学徒制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明确专业培养定位,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构建基本素质模块、专业职业能力模块、职业技能训练模块、职业资格培训模块和职业拓展能力模块,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3.课程改革思路及方法

(1)教学内容改革。校企专家共同研讨,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的主要职业岗位群,并通过对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能力需求情况的分析,共同开发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材,共同组织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学,紧密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以项目、案例编写教材,这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提升。校企联合开发的实训项目必须根据企业的岗位作业所需技能设置,部分课程的完成和学分的取得必须在企业岗位上通过企业老师指导与传授获得。

(2)教学方法改革。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现代教学方法体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这些教学方法主要有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将紧扣旅游管理专业岗位特点,以提高专业岗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学考核评估方式改革。考核评估的内容包括对学生理论课程、实践能力、思想品德等多方面的评估。因此评估形式上应该采取笔试、技能考试、考查、平时成绩评定等多种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全面地考核学生的能力。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职业院校教师完成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由职业院校组织考核;由企业完成的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则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制订考核标准,并由企业老师完成对学生的考核;企业对学生的考核是判定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标准,学生毕业时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是学生取得职业院校学历的前提。

四、结语

校企深层次合作、产教融合和工学交替是高职旅游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校企共同协作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共同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

作者:王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