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旅游管理专业研讨式教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旅游管理专业研讨式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旅游管理专业研讨式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从客观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三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运用因子分析法找出旅游管理专业顺利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关键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参与程度对研讨式教学的影响力最大,接下来依次为教师教学水平、客观因素、教师教学理念、学生偏好和课堂规模。最后文章从学生参与、教学水平、考核方法、评估制度以及学校支持等五个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研讨式教学;关键因素

研讨式教学,源于早期的德国大学,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中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包括阅读自讲式、讨论式、启发式、专题式、课题制式、案例和讲授式等多种具体教学方式[1]。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明显的学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将研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中,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师生良性互动交流的发展、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文献综述

我国对研讨式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后呈现井喷式增长,平均每年约有百余篇以研讨式教学为主题的文章发表。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研讨式教学的概念与内涵(张建林,2005;雷化雨,2010;苗东利等,2013)、教学特色与教学步骤(马启民,2003;胡宗球,2006;许卉艳,2011)、实践分享(方征,2007;陈晋阳,2010;周林,2013)以及国外高校经验介绍(宋孝忠,2005;周亮,2008;杨建华等,2013)等方面。关于研讨式教学实施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陈宏滨(2013)研究了主体因素(教师素质和教学管理)和客体因素(生源质量和教学条件)对研讨式教学效果的影响[2]。唐春红(2009)发现教师课前准备不足、学生缺乏参与意识和研讨式教学适用范围的局限三个因素导致了研讨式教学效果的不理想[3]。王体辉等(2015)认为师生必须认真对待课前准备工作、课堂讨论与评价和课后总结整理三个环节[4]。伏军等(2015)指出要从每一个细节上保障研讨式教学过程的实施:包括师生层面的互动和交流、引入校企联合的教学内容以及学校应提供经费支持[5]。高黎等(2015)的研究发现,合理定位各教学要素的角色、强调思维和语言的统一、合理协调“协作”与“会话”是保证研讨式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6]。谭燕妮(2013)认为,研讨式教学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选择恰当的研讨主题;二是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教学中熟练地驾驭课堂,做好研讨课讲评,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7]。此外,杨旭等(2012)[8]、康耀辉等(2007)[9]、刘伟(2008)[10]等认为教师是提高研讨教学质量的关键,从教师专业素养、理论水平、课前准备、课堂组织、课后总结等不同环节分析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对于研讨式教学的研究日趋全面深入,但在拓宽研究角度(如关注学生以及师生互动在研讨式教学中的作用)、突破研究方法(如采用更多的定量分析法)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将基于学生的角度,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借助SPSS19.0的因子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降维分析,提取公因子,计算因子综合得分,最终找出旅游管理专业顺利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关键因素。

2实证分析

依托现有研究文献,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特点,在与多名学生、同行、专家深入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研讨式教学实践,文章归纳旅游管理专业开展研讨式教学需要高度重视以下三类关键因素:客观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课堂人数、课程实用性、考核机制、学校管理机构的支持、对实践实习单位的印象等5个具体影响指标;教师因素包含经验资历、教学资料的选择、课前准备程度、课堂组织能力、对教学设备熟练程度、对研讨式教学理念的理解与重视程度、教学结构、课后师生交流等8个指标;学生因素包含了对课程的兴趣、对授课教师的喜好、课前准备、基础知识掌握、课后总结、团队成员、对分数的重视、学生个性等8个指标,总共21个关键因素。问卷采用5点式李克特量表,面向全日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以参加过较多次研讨式教学的大三、大四学生为主,占全部样本的92.38%,其余为大一大二学生(7.62%)。问卷共发出110份,最终回收问卷108份,其中有效问卷10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8.18%和95.45%。

2.1因子检验

首先用SPSS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29(大于0.07),P值为0.000(小于0.05),说明变量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见表1)。根据特征值大于1、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差异大和变量不出现丢失的原则,确定因子的个数为6。六个因子方差贡献率达67.018%(见表2)。

2.2因子旋转成分矩阵的确定

表3是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进行旋转的结果。对比最初的指标分类,因子F1里包含了学生的课前准备程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课后总结反思的习惯,均与学生参与相关,将其命名为“学生参与程度”因子。因子F2里包含了教师的经验资历、教学资料选择、课前准备程度、研讨式教学组织水平、对硬软件的操作水平,与教师教学相关,将其命名为“教师教学水平”因子。因子F3里包含了课程实用性、学校/学院的支持、对专业实习/实践单位的印象,属于独立于教师和学生之外的因素,故命名为“客观因素”因子。因子F4里包含了教师对研讨式教学理念的理解、课程结构设置、课后吸取反馈的习惯,与教学理念契合,故命名为教师教学理念。因子F5里包含了学生对教师的喜好、学生对分数的重视程度、性格偏向,属于学生性格喜好与外界环境发生作用的因素,故为“学生偏好”因子。因子F6里只有“课堂人数”有明显载荷,命名为“课堂规模”因子。由于“考核机制”、“学生在团队中的磨合情况”和“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因素在6个因子上都没有明显载荷,故不予考虑。2.4因子得分计算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研讨式教学关键因素模型:F=W1F1+W2F2+W3F3+W4F4+W5F5+W6F6,其中W为每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故最后模型为:F=0.341F1+0.091F2+0.072F3+0.059F4+0.0551F5+0.049F6。说明在影响旅游管理研讨式教学顺利开展的诸多因素中,学生参与程度的影响力最大(0.341),其次是教师教学水平(0.091),接下来依次为客观因素(0.072)、教师教学理念(0.059)、学生偏好(0.055)和课堂规模(0.049)。

3结论与建议

实证分析结果清晰地排列出了“学生参与程度———教师教学水平———客观因素———教师教学理念———学生偏好”的重要顺序。说明学生自身的参与是最重要的,任何因素都需要在学生认真参与的前提下才能起作用;同时,与教师有关的因素是最多的,无论是教学水平还是教学理念,都不可忽视;第三,个人的思想和喜好因素(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偏好)会起一定的作用,但终究不如实际行动(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影响大。

3.1培养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和参与程度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参与程度的高低是研讨式教学顺利实施的最关键因素。这一结果也验证了俗语“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学生自身不主动,不认真参与到情境体验中,再好的师资、再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无法改变研讨式教学在其身上收效甚微的事实。为此,首先要提醒学生尽量克服个人对课程和教师的主观偏见,要学会适应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同授课风格授课方式的教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知识。其次,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以保证研讨式教学的质量。特别是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知识和技能基础,包括在主题研讨前查阅相关资料,社会调研前准备好问题,情景模拟前多观摩演练等。只有有备而来,才能专心投入体验的过程,减少因准备不足而产生紧张、敷衍的情绪。过程中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还应多观察同学的表现,课后通过参考和交流,反思总结自己的不足,如模拟酒店面试情景时,思考为何有的同学扮演的面试者回答让人印象更深刻。只有不断在比较中举一反三,才能为下一次的体验规避更多的问题。最后,从团队合作角度,学生应尽可能宽容的心态和扬长避短的方法进行磨合。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所长。当出现因为个别成员的能力和态度欠缺导致的“短板效应”,也鼓励学生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前提下协助有困难的队友解决问题,获得额外收获。只有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团队的整体实习才会得到提升。否则,靠个人“单打独斗”取得成绩既在效率上事倍功半,也在人际交往上得不偿失。

3.2打造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是研讨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把控者,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情景创设和知识传递的有效性,极大关系到研讨式教学的绩效。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应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知识、技能等),在组织学生实际操作前能够以较高的展示专业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教师应在与旅游管理相关的教学内容中插入适用但效果不限于旅游酒店管理领域的实用性场景(如服务顾客、酒店面试)和实用性技能(如旅游规划软件操作、导游才艺展示)。这些场景和技能的培养意义不局限于本专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力,打消不把本专业列入未来规划的学生放弃专业课的情绪。此外,教师也应多尝试了解、把握学生心理,多站在学生的需求上考虑教学方法的侧重性。实施研讨式教学需要教师勇于走出传统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平和又不失师表的姿态带领学生投入情景之中。从教学管理部门角度而言,学校、学院应经常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邀请教育行业的专家、优秀教师分享经验,树立研讨式教学在当今教学尤其是旅游管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性的观念。还可定期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趣味竞赛,设计个人和团队环节,涉及专业知识竞答、专业技能展示、趣味游戏等环节,为教师保持和提高专业素养、同事交流学习创造条件,也让教师在竞赛中体会到学生参与体验的感受,从而在未来更好地改进研讨式教学的实施。

3.3加强师生交流互动

首先,教师应主动发现、了解学生的意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判断教学实施的效果。课堂之外,教师也应主动以平和的方式向学生了解研讨式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如项目作业能否充分调动所学知识,情景模拟是否具有真实性。教师可巧妙运用沟通技巧和交流媒介(如聊天工具、期末意见调查问卷等),鼓励学生反映真实想法。其次,学生也应善于与教师交流课程体验。当研讨式教学考点与已有知识结构不符,或过程中有任何的疑惑,都应及时与教师沟通,为教师未来调整教学内容或方法提供参考。最后,学校应提供教学交流反馈平台。在教师评价版块增设与研讨式教学实施情况有关的问题(如“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等),并设置学生匿名评价模式,消除学生不敢反映真实意见的顾虑,评价结束后根据教师的得分情况和学生评语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评选“趣味教学之星”“调研指导之星”教师称号。学院还可开展研讨式教学公开课展示活动,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参与课堂旁听,并撰写听课感受和改善建议的报告,活动的参与积极度可作为教师评优的一个考查方面。

3.4调整成绩考评的结构和关注点

研讨式教学活动可以反映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但某些能力(想象力、团队协作能力、资料搜索能力、考查沟通能力等)不一定能通过作业成果的形式展现出来,会使教师错过发现学生许多品质。而最后整个团队作业的成绩往往一样,也会使很多学生感到不平衡,从而减少在下次作业中的重视度和参与度。因此,教师需要在团队合作后发放成员分工和投入调查表,可细化到每个人在每项能力方面的贡献,才能尽可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展现和欠缺哪些能力,保证教学的公平性。另外,由于成绩考评制度所限,学校对于绝大部分的课程都对书面成绩设有最低要求,且基本都在60%以上,这就使得教师即使想多加入研讨式教学手段,也没办法转化成更高比例的分数,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这就有赖于教学管理部门与时俱进,调整考核机制,增加研讨式教学在成绩中的可占比重,鼓励尽情投入的学生获得与付出相等回报的分数。

3.5加大对研讨式教学活动的投入与保障

第一,给予教师开展研讨式教学活动一定的权力和支持。学校、学院可鼓励教师多设计在周边并当天往返的形式安全的游览、考察活动,一日以上再另作申请,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创造性思维,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环境结合吸收。第二,学校(院)应给予实施研讨式教学专业和课程一定的经费支持,如报销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实践、考察部分或全部费用,及时更新更换专业教学器材(如烤箱、酒水、服装等专业课道具),保证学生们在物质条件充足的前提下参与高质量的教学体验。第三,学校(院)应积极搭建学生实践平台,与合作机构进行有效的洽谈。学校(院)应该尽量选取在旅游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事(企)业单位,如地方旅游局、知名旅行社、国际化酒店等,让学生接触处于行业尖端水平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同时增强其自信心;应扩大合作单位选择范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尝试不同与旅游管理相关的单位(包括但并不限于酒店、旅行社、旅游事业部门、景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等),扩大学生的视野和实践领域。

参考文献

[1]苗东利,等.研讨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3(1):131-132.

[2]陈宏滨.主客体因素对研讨式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41-42.

[3]唐春红.专题研讨式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2):30-31.

作者:陈菲[1] 刘云颖[2] 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墨尔本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