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意识性会计概念和基础性理论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意识性会计概念和基础性理论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意识性会计概念和基础性理论探析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到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促使会计学科的快速发展。从传统上讲,会计学主要以物本会计,即物质性会计为核心研究的管理学科,主要反映经济活动的运行情况,为保障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和效果效率的提升。但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那么会计学的领域也会相应衍生出人本会计学科,丰富了会计学的内涵。笔者认为,人本会计的概念可以认为是研究人类经济意识并通过人类经济意识的情况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会计学科,即意识性会计。

一、意识性会计的概念解析

意识性会计首先是作为与物质性会计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提出来的。所谓物质性会计,是以物为核心,侧重于对有形物和无形物的核算与管理的会计。物质性会计属于传统会计理论的范畴,相对应意识性会计属于以人为本的会计。徐国君教授指出:“人本会计,就是一人为中心、为根本的会计”。该种意义上的会计,并非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变换,而是继承物本会计的科学成分,将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运用于会计领域,并在传统物本会计基础之上形成的新的会计分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源于物质的产生。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能动反映。这里要明确一点,尽管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但是不能独立的对经济活动的情况进行直接反映,而是通过物质形成意识,经济意识控制经济行为的模式,并最终以经济行为体现。因为任何经济活动的情况都是独立或非单独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而经济行为又是在意识催生的产物。笔者认为,意识性会计是一种以物质性会计为基础,侧重于以人的经济意识为基础的经济行为管理的会计。尽管人本会计的概念指出了其概念与物本会计概念的相关性,指出了经济行为在经济活动中的反映,但是没有分析两者从根本上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可以在现有会计研究的条件下,将会计学分为两大分支:物质性会计领域和意识性会计领域。

二、意识性会计的对象

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指出:物质产生意识,意识也会反作用于物质,进一步讲,意识会指导实践。从形式上讲,人的经济意识通过人的经济行为得以体现,人的经济行为实践最终通过物质财富的状况反映出来,而物质财富的状况最终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状况。也就是说经济意识通过反作用于并指导经济活动实践,即指导经济行为的方式产生了物化价值,最终反映了经济活动状况。从公式角度上分析,可以将原资产=权益的结论扩展为资产=经济意识行为=权益,该公式体现无论资产和权益如何变化,最终意识行为在经济活动中贯穿始终,体现了人的意识行为的会计地位,点出了意识性会计的实质。综上所述,意识性会计的对象仍然是社会经济活动状况,其与物质性会计的不同点仅在于研究方式、研究角度的不同。

三、意识性会计的假设

传统物质性会计存在四大假设,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分期指标。笔者认为,意识性会计的假设与物质性会计的假设略有区别,逐一分析如下:会计主体假设、持续性经营假设以及货币计量假设是符合意识性会计的假设的。首先,会计主体是经济活动的细胞,会计主体一般认为是社会中的企事业单位,而单位的经济活动的运行必然离不开人的经济行为,而人的经济行为又是人的意识所支配的,因此会计主体假设在意识性会计中是适用的。其次,企业必须持续运营才能得以生存,实现企业价值,因此如何运营就需要企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并将之付诸实践,促进企业持续的发展。没有持续性经营假设就谈不上人的行为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该假设也是意识性会计所必须的。货币计量假设在一定条件下也应作为一种基本假设,尽管将意识产生的行为难以量化,笔者认为应该通过行为物质化的转变方式,让意识性会计同样可以用货币加以衡量,如通过作业成本法,首先分析哪些意识产生了何种行为,该种行为形成类哪些作业,该作业造成了哪些盈亏变动,最后考虑用货币衡量其变动。通过这样的转变,使意识性会计得以量化,货币计量假设有据可寻。而对于会计分期假设,笔者认为分期的目的在于会计数据期间的可比性而设置。但是关于人的经济意识所产生的作用很可能是跨会计期间的,影响可能涉及若干会计年度;且会计意识的作用是随经济状况变化而变化,因此期间之间经济意识行为所产生的会计数据之间很难进行比较。会计分期假设没有实质上的意义。要强调一点,笔者认为意识行为目标的一致性也应该作为意识性会计的假设。如果没有该假设,那么企业全体员工不是为实现企业价值而奋斗,与企业实现企业价值背道而驰,企业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因此要求必须让员工的意识行为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以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综上所述,意识性会计同样形成了四大假设,不过其内容与物质性会计略有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意识性会计的人本性。

四、意识性会计的目标

会计的目标是会计工作应该达到的要求和目的。具体到意识性会计的层面来讲,意识性会计具有人本性,论及其会计目标也必然要考虑其人本性。意识性会计的目标,中级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制定意识性会计的目标必须要满足战略性,具体性,阶段性,可行性。首先,意识性会计目标应该具有战略性,要反映企业愿景和其终极性,企业要通过对员工经济意识行为活动的控制,始终让员工保持努力向企业的终极目标奋进,确保员工的经济意识活动不会偏离企业的战略目标这个总纲。其次,意识性会计目标应该具体,不应过于笼统,过于笼统的目标不利于员工经济意识行为的展开,会使企业工作变得杂乱无章,反而不利于企业价值的增加。再次,意识性会计应该具有阶段性,企业终极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在企业长期的发展中,必定会面临一些企业风险和困难,以及一些机遇,意识性会计的目标在明确终极目标的同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将终极目标分解成各个子目标,逐期完成,通过意识性会计的经济意识行为的导向,逐步完成各会计期间目标,最终实现企业终极目标。最后,意识性会计的目标要具有可行性,由于意识性会计的目标具有阶段性,那么企业发展的每一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子目标,因此必须实事求是,必须考虑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自身的条件,使意识性会计的目标具有可行性,即能够通过意识性会计的管理作用实现企业各期间的子目标,最终实现企业的终极目标。

五、意识性会计的特征

意识性会计的特征应有以下两点:一是从联系上讲意识性会计是由物质性会计为基础产生的,其根本目标都是对经济活动状况进行反映和监督,但是意识性会计的研究角度不同于物质性会计。展开来说,物质决定意识,没有物质就不能论及意识,离开物质谈意识就是唯心的,因此,必须首先承认物质性会计是意识性会计产生的基础。同时意识性会计也有其独特的特征,即从经济意识上、经济行为活动上反映经济活动的情况,从而与物质性会计从物质、事件方面反映经济活动的情况产生了角度差异。二是相对于物质性侧重于通过物和事件的会计描述反映经济活动状况,意识性会计侧重于通过人的意识和经济行为的会计描述,以人为本。社会的发展源于人类的劳动,因此对人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对其经济行为的管理。人类的经济行为作用于物质,换句话讲,经济活动情况通过物质的会计核算变化来反映,对物质会计核算的变化必然涉及人的经济行为动因,而人的经济行为产生又必然涉及人的经济意识的操控。可见意识性会计是以经济意识为出发点,以人为本,通过人的经济行为来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状况的会计体系。

六、结语

意识性会计是一个新的会计研究领域,随着目前人力资源会计、责任会计,人本会计等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必将赋予会计学以新的概念,突破了物质性会计的范畴。物质性会计的发展给意识性会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意识性会计继承、补充和发展了物质性会计。尽管意识性会计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要去探索和研究,但随着人文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意识性会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也会不断被挖掘,必将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邢天宇 单位:临沂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