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林业下林业会计核算策略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林业下林业会计核算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态林业下林业会计核算策略探析

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提高生态林业建设能力,作为林业会计工作人员,要掌握有效的林业会计核算方法,从而利于不断提高林业会计工作效率。本文在进行实践研究过程中,结合生态林业理论,具体分析开展林业会计核算的途径。

1林业会计核算分析

实施林业会计核算主要以货币计量,对会计林业的资金动向进行科学而细致的反映。传统的林业会计核算主要包括记账、算账及报账等工作。工作方法主要有设置会计科目、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等,从而实现对林业经营情况的完整而连续的呈现,同时提升财务活动的透明度,增强监督效果。传统会计核算仅在事后反应林业的经营及财务活动,无法对未发生或者正发生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反馈。随着当前林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以往的会计核算手法以无法适应新的要求,林业企业更为关注现代会计核算手段的应用。现代会计核算是对林业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更为及时和真实的反映,事前核算主要通过会计的统计手段对林业经营项目进行有效的预测,为林业企业高管层实施项目规划和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事中核算主要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林业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的干预,事后核算主要是运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的核算内容[1]。会计核算便是在生态林业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核算方式,其核算内容并仅指向林业的经济活动,同时还增加了生态经营及其活动的核算。即在生态林业的指导下会计核算不仅要对林业资源的成本、产品及采伐等成本进行核算,还需重点核算林业生态系统的整体经营情况。林业生态系统的核算主要针对微生物、水资源及林业的保护费用、价值变化等情况,以及相应的经济价值补偿等内容。

2生态林业理论下的林业会计核算的意义

2.1会计核算缺陷得以弥补并健全会计核算机制

在以往林业会计核算实施过程中,核算的重点为林业的经济效益,且选择林木的种植品种时,也倾向于选择经济型的林木。因此实施林业会计核算时单纯对林木的货币收益进行估算和总结,却忽视林业生产对水土和空气等相关生态条件所产生的效益。以生态林业理论为指导构建会计核算机制,能够对原来在会计核算中的不完整部分进行完善,且在核算体系中增加了大量的生态环保方面的内容,从而使体系内容不断完善,对林业产业的科学发展形成了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2.2生态价值信息更丰富且生态林业地位不断提高

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更为直观,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方面所产生的效益是无法直接预见的。因此在对生态价值的计算方面无法实现统一的衡量。林业会计核算也难以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进行有效的对比,导致相关工作人员更倾向于追求经济效益,而相对忽视生态效益。在林业会计核算体系中增加生态效益方面的因素,可利用科学手段对林业的生态效益进行测算和评估,即使核算出的生态价值无法保证其可靠性,但也能够将生态价值信息更为真实地反映出来,从而不断提升生态林业的价值,凸显其重要地位[2]。

3生态林业理论下的林业会计核算的策略

3.1将林业森林资源资产作为核算基础

林业资源主要分为两类:公益类和商品类。在对林业资源实施会计核算时,需结合不同的林业资源种类,采取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如针对公益类的资源,应在其经营过程中,注重其创造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在实施公益类的林业资源收益核算时,应将功能价值作为重要的核算标准。此外对公益林进行管理时,必定消耗一定的森林资源,对应的消耗值也须计入会计核算体系中,作为固定的成本项。对于公益林的投入方面,应坚持专款专用,依据收支平衡原则建立科学的预算与决算制度。针对商品类森林资源进行核算时,由于商品林能够创造一定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因此也应相应计入收益项内。在运作商品林方面,应主动搭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以此顺利获取政府补贴资金。

3.2梳理会计核算内容

在对核算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时,应先先对林业资源的三个效益关系进行确认,这三个效益分别是林业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其中林业生态效益主要内容为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等;社会效益主要为促进就业,改善当前的市场就业形势,提高林业的旅游收入,提高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维护社会总体的稳定与和谐。经济效益主要为经营林业产生的经济收入,收入来源包括农业、药材等。提升生态效益可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带动林业企业的经营发展,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的紧张局面,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提升。因此会计核算应以生态效益为核心,突出其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位置,可以林业资源核算为基础,将公益林与商品林进行分别核算[3]。结合生态林业的不同功能选择适合的核算方式,将公益林作为我国的公共资产,商品林作为私有资产进行核算。公益林的核算内容更为突出生态和社会效益,与之相对商品林则突出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核算。

3.3建立完善的生态林业会计核算体系

以往的林业会计核算中存在较多的缺陷和不足,对林业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收益进行核算时,计量部分仅包括货币收益,并未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部分进行客观的呈现,没有体现出林业的外部经济性特征。因此在搭建生态林业核算体系时,需将上述因素一并纳入考虑范围。在生态林业核算体系中,应不断完善核算项目,如具体核算时可将ERP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核算平台,同时将下述内容纳入到核算体系中:一是林业资源资产的核算,主要针对林地和林木资产;二是环境成本的核算,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消耗成本及破坏成本;三是环境收益部分,主要指育林的收入和环保奖励,以及环境利润等方面。

3.4利用生态观来指导林业会计核算

森林资源可创造出树苗、木材等有形产品,能够通过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产生经济效益,此外森林也可创造无形产品。对于公益性的林业资源来说,森林具有防风固沙、改善环境条件等功能,虽然这些无法形成直接的经济性收益,但却能够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对于公益林的经营来说,提供持续的生态效益是新时期的重点任务。但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还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完成公益林的种植,这便对公益林的生产经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大幅制约公益林的发展步伐。因此在实施会计核算时,必须将森林的生态价值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4]。此外还需结合公益林的具体特征使用适合的核算方式,为后续的核算工作有效落实提供前提。经济发展及林业市场管理的不断完善,也促使林业会计处理系统不断升级。公益林生产企业在经营时应建立两套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即林业会计和生态会计两个系统。在具体实施核算时,也可能会出现成本交叉的情况,这便要求在整个核算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两套系统的关系,保证两套系统能够有效运行。

4结语

生态林业建设是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主体思路和关键途径,为实现更高水平的生产经营,林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为生态林业建设工作提供了有效保证,随着林业会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保证了会计核算效率。在开展林业会计核算研究过程中,要结合林业发展实际,科学制定更加完善的核算方案,从而利于不断提高生态林业建设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宝发.林业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问题及有效措施[J].当代会计,2019(06):103-104.

[2]韩雨丝.如何用生态林业理论解决林业会计核算体系问题[J].江西农业,2018,(10):107.

[3]李岩.林业会计核算的探讨——基于生态林业理论角度[J].时代金融,2018(36):267+270.

[4]胡卫萍.浅谈生态林业理论指导下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6):97-98.

作者:贺艳 单位: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