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探析

摘要:针对我国森林资源防治保护的问题,首先总结了传统防治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结合无公害防治的优点,提出了几点无公害防治在大面积林区当中应用的基本措施,通过论述证明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森林资源保护

引言

传统的药物林业病虫害治理措施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会造成土质变化、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等问题。当前利用无公害方法进行林木病虫害防治则更加符合现代生态环境的保护理念,对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1]。国内对于无公害防治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并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愈加重视,森林保护暴露出了更多的问题,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无公害技术保护森林资源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对此展开详细论述。

1传统防治手段存在的问题

1.1在大面积人工林中施行存在困难

近年来我国的人工栽植的森林面积不断扩大,对改善我国整体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人工林在初期阶段由于植被种类单一,也存在生态平衡相对脆弱的问题,因此本身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也较低。另一方面,传统的森林病虫防治方法多以药物灭杀为主,对于生物链简单的生态系统来说,很容易造成病虫害天敌也被灭杀的问题,在防治保护林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的削弱了林区抵御病虫害冲击的能力。此外,森林面积是十分广阔的,传统的方式会增加大量的人物资源消耗,增加防护成本,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1.2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

传统的药物除害在短期内的确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累计,有害生物会逐渐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消杀效果。通过面对这种情况时,大都选择新的药物进行处理,但是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久而久之还会使区域内的土壤成分发生变化,导致养分流失或酸碱度改变,最终使森林病虫害问题愈演愈烈,无形之中增加了各类费用成本。

1.3治理理念与实际行动不同步

无公害化的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很多人认为这种手段具有执行周期长、处理结果无法预料,短期内难见成效的特点,在病虫害发生时难以解决燃眉之急,因此许多技术人员对这种模式并不愿意采用。另一方面,无公害防治具有较高的理论深度,需要一线人员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这与森林保护一线人才队伍缺失之间相矛盾,因此这也是制约无公害化林的病虫害防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2]。

2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基本技术措施

2.1科学造林

科学造林防治包括科学育苗、科学栽植、抚育管理和封山育林等内容。

2.1.1…科学育苗。其一,育苗地点的选择必须以土壤肥沃、光照强度好、空气流通好为前提,良好的生长环境能够提高种苗的长势,增强抵御能力;其二,移苗进行种植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检疫流程,剔除发生病害的种苗,并且对种植地区的土壤条件进行大范围的考察,确保没有害生物生存;其三,种植过程应当分区域分时间错开进行,避免病虫害发生时扩大范围,为后期处理争取时空条件;其四,种植之前先对造林区域进行施肥处理,帮助树苗增强长势;其五,造林初期必须做好树苗周边的杂草处理,切断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其六,林区周边设置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内普遍种植一些容易吸引害虫的生物,以便于集中灭杀。

2.1.2…科学选种。除草施肥的确能够通过增加土地的肥力而提升林木的长势,但是植被的选种也非常重要,在实际生产中,应当秉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优选良种。在初期阶段,为了促进植被健康生长,要增加巡查力度,及时修剪发生病虫害的枝叶,并集中进行处理,避免传播扩大。最重要的是,林区内一定要严厉杜绝的行为,使森林具有更高的自愈能力。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食物链原理通过引入有害生物的天敌灭杀它们,从而起到保护森林的目的。实际上面对漫无边际的巨大森林,想要通过传统的除害模式来保护森林是很不现实的,这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更需要很多设备,就我国目前一线林区工作站的现状而言是无法实现的。生物防治法可以分为:微生物防治法、益鸟类防治法以及生物农药防治法。微生物防治法主要是基于一些常见的真菌、细菌、病毒对天牛、马尾松毛虫等害虫进行灭杀。天敌昆虫防治与益鸟防治法原理相似,都是通过引进害虫天敌而消灭有害生物。生物农药防治法使用的药物与传统灭杀药物不同,它们一般是基于对生物习性的研究利用药物干扰其活动方式而进行诱杀、灭活等[3]。这类药物有害化学物质含量少,对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2.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物理方法灭杀有害生物。具体到实际中,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工具捕杀一些大型的有害生物,而保护林木。也可以借助物理工具保护树木,例如利用捆毒绳、上胶环和扎塑料布等方法,阻隔害虫危害林木。在春季幼虫未繁殖前,可以在树干上捆绑有毒绳或涂抹除虫菊酯药剂毒杀繁殖的害虫。此外对于一些顽固的致病真菌,可以利用高温蒸汽进行高效灭活。

3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保护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生态文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结合实际从科学造林、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给出了几点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的策略,希望对行业进步有所启示,对于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还需要广大学者投入更多的精力。

参考文献

[1]杨晓东.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11):167-168.

[2]尉永庆.推行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加强森林资源保护[J].吉林农业,2017,(24):88.

[3]张雪松.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办法[J].黑龙江科学,2017,8(21):132-133.

作者:杨淑芳 单位:天祝县华藏林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