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黄土区林业发展思路与保障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黄土区林业发展思路与保障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黄土区林业发展思路与保障研究

摘要:随着红寺堡区林业生产不断发展,森林资源不断增加,造林管护及利用一体发展成为当前及今后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红寺堡区局部造林思路和保障措施方面的介绍,为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造林模式;思路;措施

1基本情况

1.1生态现状

红寺堡区2002年起种植柠条91万亩,其中黄土区种植面积33万亩,全部沿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种植。经过20年来的生长,生态林逐渐演变为单一柠条林,其他草本、木本植物从数量和种类上出现严重退化。同时部分地区由于作业带走向等问题,山体出现纵割的水土流失形式;整地为表面整地,没有有效的蓄水结构,没有真正意义上控制住雨水下沟的情况,导致水土流失没有得到真正的治理,土壤水分含量未能有效增加,道路等基础设施得不到正常保护。

1.2红寺堡区土地使用情况

红寺堡区当前适宜种植乔木的宜林地重点集中在罗山自然保护区(小罗山流域南部);北部存在土地盐渍化现象,适宜做工业用地和自然恢复造林;东部的宜林地土层瘠薄,不适于大型乔木生长,难于持续性进行林业生产,同时存在与太阳山工业开发区争地的嫌疑;中部和西部为农田区。

1.3红寺堡区黄土分布

红寺堡区黄土面积33万亩,主要分布于红寺堡区南部,区域界限为:北起马家渠—黄键子沟—黄羊岭—沟泉—左家圈,南至骆驼岭子沟—骆驼泉子沟—青山—红川子—沙腰岘—徐冰水(王家梁子)—席家井(施家塘);西起泉子沟—碳井子沟—大丰台顶,东至施家塘—西牛嘴—龙泉沟(左家圈)。

2治理思路与布局

在沟壑坡地植树造林,保护现有植被,大力发展干鲜水果和沙棘、山杏等经济灌木。冲沟沿线以下的沟壑坡地坡度陡,是水力侵蚀、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的活跃区域,应大力植树造林,发展永久性植被,固坡保土。坡度较小的川、台地发展经果林。通过对红寺堡区黄土区治理可极大程度增加红寺堡区永久性林木数量并向森林演替,同时增大经果林面积,增加地区经济实力。

3造林设计

3.1整地

在原有柠条3m间距中间开挖宽1m、深1m的沟槽(堆土于坡下方);坡度大于15°的坡地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用于收集雨水,防止降雨形成地表径流流失。第1年5~9月整地,第2年4~5月栽植,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

3.2栽植树种

海拔1630m以上的坡地种植云杉、油松;海拔1550~1630m的坡地种植榆树、刺槐、山杏、山桃、沙枣、白蜡、臭椿等;川道平地可种植苹果、红枣、核桃、梨树、李子、大果子、桃等。

3.3栽植密度

行距4m、株距3m,每亩设计株(丛)数56株。

4造林保障措施

4.1地权确立

面向社会承包并发林权证,每人限量20亩;林地将拥有6m宽的柠条林和4行生态防护林或4行果树;林地可以转让承包权,也可进行土地流转。

4.2补助政策

4.2.1管护费每亩30元/年。4.2.2苗木补助政策。第一档:成活率达到70%以上,并通过林地评估分值达到70分以上的,按成活株数每株每年补助抚育费5元(灌木按设计丛数计算,最大数量不超过设计数量),否则退至下一档;第二档:成活率达到40%~70%,并通过林地评估分值达到45~70分,按成活株数每株每年补助抚育费3元(灌木按设计丛数计算,最大数量不超过设计数量),否则退至下一档;第三档:成活率在40%以下,并通过林地评估分值为45分以下,按成活株数每株每年补助抚育费1元(灌木按设计丛数计算,最大数量不超过设计数量)。4.2.3补助时限。生态林补助时限5年、经济林补助时限3年。凡是到年限,保存率达到65%以上的将颁发50年的林权证。同时根据每年抽样调查结果,按生长量和保存率向社会公布绿色银行等价书(碳汇证书),凡合格林地每亩可向银行申请批次为2次的免息贷款5000元,用于林地建设或发展自身经济。同时,如果有碳汇交易,可能时将其纳入碳汇交易管理。4.2.4其他事宜。①如有土地征用时,土地和地上附属物的补偿款项均为承包者所有,但须向地方政府交纳10%的生态补偿金。②如果保存率在实施3年后还达不到65%,林业部门有权注销林权证,并面向全社会公开竞拍和承包。③对成林后的地块如无能力或不愿意继续经营者可申请政府收购,政府收购价位按照收购时产生效益评估价值的3倍价格收购。4.2.5林权权利人责任及义务。林权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协同各方面将林地确权到户,并负责修缮维护作业道路和水窖,道路按最捷径的方式布设,确保作业单线为1~1.5km;负责提供当年栽植所用的100%苗木和第2年的补植用苗(控制比例为标准的40%),即共计苗木量为77株/亩。承包者责任为精心管护,确保苗木成活和正常生长,同时要阻止羊只等牲畜践踏,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林地使用范围只能是种植树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否则注销林权证,收回林地同时,对破坏行为依法处罚。

5林地管理措施

5.1组织机构

拥有的林地按个人至家庭联合,再由家庭之间形成联户小组,然后由联户小组组成合作社(每个合作社最大面积5000亩)。由林业部门成立林地管理中介机构管理合作社,中介机构向林业部门负责。

5.2机构权利和义务

5.2.1承包者的责任和义务为精心管护确保苗木成活和正常生长,同时要阻止羊只等牲畜践踏,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同时拥有领取补贴和享受相关利益的权利。5.2.2联户小组负责联户所占区域内的林木养护和植被管理,负责本联户内报账和联络;同时拥有向上级提出建议意见的权利。5.2.3合作社是由联户小组推出的联户代表,联户代表又公推出1名法人代表、1名责任理事、3名常务理事形成理事会,负责起草形成管理办法、登记造册、配合林地管理中介机构进行林木抽样调查和评估、核发补助以及项目事件的上报,并享有按月核算的工资,工资来源为管理费。5.2.4林地管理机构由林业部门指派1名行政人员、2名林政人员、2名规划设计人员、1名财务人员,负责林地落界、造林规划设计、政策研究和颁布、林地评估、补贴发放等系列工作。

5.3管理费和管护费筹措与使用

5.3.1管理费来源为承包者向林地管理机构缴纳,按每亩林地每年10元计算,也就是每个合作社每年收取5万元,其中0.5万元交付中介机构用于日常开支,4.5万元用于合作社成员工资。5.3.2管护费来源。如果需要统一管理时(如灌水、禁牧等工作),承包者应向林地管理机构缴纳20元(按每亩林地每年计算),即每个合作社要缴纳10万元用于支付共同聘用的护林员、管水员的工资,以便保证林地、林木不被牲畜破坏或被人为破环,保证林地灌水工作有序化、条理化。

5.4林地评估细则

5.4.1成活率或保存率计算。成活或保存株数/设计株数=成活率或保存率;针对单个农户采用实测法,既定面积(区域内)的成活或保存株数/既定面积(区域内)设计单位亩株数=成活率或保存率;针对由联户形成的大面积林地可选用随机抽样计算,即随机抽取5行以上树木(每行设计株数不低于50株),每行成活或保存株数/应栽植穴数=每样成活率或保存率,再将每样成活率或保存率相加除以抽样次数,结果为成活率或保存率。5.4.2生长量评估办法。在每个单户拥有的地块中均匀选取6棵树木(避免特殊对待)进行标记,作为生长量测定木,每年冬春量取枝条长度、胸径、树高,以翌年的数据减去上一年的数据,再以该差值除以上一年数值再乘以100得出生长比,如果数值大于50为合格,反之不合格。5.4.3辅助工程。有无牲畜、人为破坏,主要踏勘有无牲畜踪迹和粪便、树木有无损伤情况,如果无相应情况判定为无,若出现在周边判定为轻,若出现在区域1/3处判定为重,如出现在区域1/2~2/3时判定为严重。除草、抚育彻底,林地感观良好判定为优;除草、抚育不彻底,但林地感观良好判定为良好;未实施除草和抚育,且林地感观差的判定为差。

5.5碳汇交易

将实施成功的林地纳入碳汇管理,让林农造林卖“碳”,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让造林的成果在持续资金链下产生持续的生态效应。5.5.1碳汇单价。据测算森林每生长1m3生物量,平均吸收1.83t的CO2,目前成交的碳汇价格为每吨18~30元。5.5.2碳汇量的来源。通过计算核算企业的排放量,城市的车辆排放量,单位个人生活排放量(取暖、烧饭),农村秸秆使用排放量。国家给企业设定温室气体减限排指标,按单位面积计算设定城市(以人口为单位)排放配额。5.5.3碳汇资金来源。国际之间碳汇差量形成项目资金;企业超出限排量所承担的购买力或处罚金;车辆使用出现的排放税金;城市之间人口在单位面积出现的差异,由政府和排放高的地区向排放分担的城市或地区形成的补贴;农村生产出现的秸秆燃烧罚金。5.5.4碳汇产生的核定办法。碳汇产生以《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指南(试行)》计算执行。

6预期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形成造林补贴和碳汇双向叠加的林地效益,引起全社会参与造林的积极性从而为红寺堡区生态建设和森林培育注入活力,使其荒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作者:杨慧 王巧莉 单位: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吴忠市红寺堡区自然资源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