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林业种植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当前世界性环境问题突出,全球变暖危机加剧,世界性林业资源供应出现巨大缺口。进行合理高效的林业资源生产与培育,对于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以及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帮助。魅力中国建设目标的提出,使得林业改善变得迫切。对林业种植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林业种植;现实问题;创新性对策
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为当地居民政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在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等方面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林业的发展对于生态与社会来说是一种双赢的结果,积极响应绿水青山的主题号召,投入到林木建设中去。目前,我国林业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解决,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出合理有效建议。
1关于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研究
林业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之一,肩负着促进农村经济实力提升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职责,具备沉重的历史分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能力取得飞速发展,同时也迎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再是以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促进经济实力增长的发展模式,而是双向发展、经济与环境并驾齐驱。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到底如何,归纳出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1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依旧突出
生态脆弱地区占据较大比重,各种生态环境灾害频发。发生在农村地区的灾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塌方、石漠化、水土流失等,不同种类的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泥石流造成的地区植被损害、塌方造成的地表凹凸不平、石漠化与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贫瘠。地区表面的植被是林业赖以生存的根基,没有了矮小植被的保护,高大林木的根部极易被动植物损伤,造成下部供水不足,上部营养元素输送缓慢。其次,土壤不可避免的沙化问题也相当突出,东部山区柞蚕厂区的产业替代未有明显进展,沙化问题一直困扰当地政府。未能被很好解决的生态问题可能会在以后演变成阻拦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困境,对于环境问题要尽快研究出治理办法。
1.2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全新的体制机制
现有传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社会需求的巨大增加导致原本的产业链难以供应城市需求,全新产业链的建立是形势逼迫。我国现在的林业资源开发依旧是以原始的木质加工为主要的林木产业发展模式,缺乏对木制品深加工的技术工艺与配套设施设备。粗放的经营模式,过于分散的产业布局以及产业链过短,附加值过低,对外贸市场依赖性过大等造成了我国林业发展的畸形。当前市场上缺乏能够对林木产业起到主导作用的公司企业,市场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市场对于价格的微调控难以发挥作用,仅靠政府纸面上的宏观调控不能完全激发企业公司的创造活力与精气神。林业产业发展滞后于西方强国,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浪费严重。
1.3林业产业改革配套措施落后,缺乏跟进
林业产权制度原始,流转不畅。现有林业管理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林业产权的不规范与不明确性无法调动个体农户及大部土地经营者的积极性。运行机制也如管理体制一样具有众多弊病,林木培育、修剪、砍伐、制造等运行存在着职责不明确的情况,极易造成运行的混乱,效率降低。
1.4森林资源对于整个社会支持能力不足
对于有着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国家森林资源总量巨大,但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较低,甚至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人口数量众多,森林资源后备力量不足,不能支撑起未来整个中国的发展需求。加上世界性环境问题突出,酸雨频繁、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森林资源质量也面临着急剧下降的形势,各项质量指标逐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动能不足,速度滞缓。即便中国资源总量巨大,但是在14亿人口的平均计算下,中国各项人均资源占有量相较于西方强国都还有着显著的差距。产业链的不完善及技术工艺的欠缺使得中国林业发展举步维艰。
1.5地方政府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重视不够
地方政府及公职人员狭隘的格局观与眼界,难以看见林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盲目地开荒种地、砍伐林木,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土地生产能力下降,一贫再贫,恶性循环。林木生长需要长期的培育,短短几年里无法看到经济效益,难以对当地政府形成吸引。加上当前我国林木产业依旧处于原始发展阶段,没能实现市场的拓展与产业的大发展,前景不被看好。农民及政府生态意识没有转变,没能发现其中的巨大商机。
2关于我国林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发展初期我国为经济发展牺牲了生态环境,到了现代,随着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提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实施,我国林业在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面对不断浮出水面的种植及产业升级的问题,接下来将会为此提出对应性举措。
2.1加大林木产业的资金、技术投入
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是实现我国林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同时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我国推行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的林木产业发展战略,加大资金与技术的投入能更好的适应现实需求。自然灾害频发的农村以及落后偏远山区,更需要植树保护植被,提高森林覆盖面积用来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蚀和对农田庄稼的损害。科技的投入能够更好地提升植树存活率,科学的培育方式也能保证林木质量,使得产业发展选择多样化。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地区建设方案,投入资金、技术、人才,通过现代化手段促进地区林业发展。
2.2改革原有产业结构
建立多产业、多方向的产业发展链条。想要原始林木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增加木质产品的附加值,优化原有产业结构是必经之路。我国属于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总量丰富,可以发展以林业加工为主、副产品加工为辅的产业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社会建筑产业对于林木需求迅速增长。林业要抓住发展机遇,通过加大资源供给能力,提高林木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传统粗放型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供不应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专注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才能以革新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2.3发挥林木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绿化改变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农村承接了废物回收的重要任务,在净化城市生活环境的同时却造成了农村自然生态的恶化。加强环境整治与排污治理力度,解决工业三废、农村面源污染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于林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是各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契机。
2.4加大对林业专业性人员的培养
提升林业人员创新能力与素质,实现人才强“国”。我国林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及西南偏远地区,地区经济实力落后,教育水平低下,造成的专业性人才比重较低。而具备林木种植与产业发展相关知识的人才聚集在东部发达地区,人才配置不合理。选派专业人员赴林区支教,或选派骨干人员到达先进地区学习培训,提高林业队伍人员素质。
3结束语
林木产业在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于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魅力中国的建设要求,是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林业,提高我国森林覆盖面积,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作者:刘张彦 单位:石楼县龙交乡林草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