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林业育苗与造林的措施浅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林业育苗与造林的措施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林业育苗与造林的措施浅谈

摘要:立足于当前时代发展背景并结合林业造林实际,加强林业育苗技术应用管理,选择科学适当的造林方法,可以大大提升造林绿化水平,促进林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林业发展;育苗;造林

林业造林工程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育苗和造林是当前林业绿化工作中的两项重点。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把握不同林木的育苗要点,切实提升林业造林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工作中,务必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了解和掌握地区各方面环境条件,提高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确保林业树木健康生长,从而使其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大化发挥。

1莘县林业造林情况

莘县地处山东省西部地区,地域面积有1420km2,现有林地面积18170hm2,占全县总面积13%,人工造林面积933.3hm2。人工造林是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国有马西林场经营总面积727.5hm2,林地面积600hm2,森林覆盖率达90%,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全县最大的木材收购、运输、加工、销售产业集散地。通过多年来的发展,林业树木育苗技术的应用愈加成熟,树木成活率大大提升,各种造林方法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高效推广,取得了显著的造林成绩。

2林业育苗技术的应用要点

2.1选种方面

选种是林业育苗的关键,品种优劣关系着林木后期长势状态,要结合地区林业种植自然环境,选择环境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树种。在品种确定后还要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有风选、水选、粒选等。风选就是在自然风力作用下降多余杂质去除,然后可以顺利地将饱满种子和欠饱满种子区分开;水选就是将种子放入水中,根据种子自身饱满程度和漂浮状态,清除表面杂质,筛选出饱满颗粒;粒选就是依据既定标准,逐一对种子进行筛选,将劣质、干瘪种子淘汰。通过种子筛选可以确保林业树木出苗率,幼苗可以茁壮成长,要注意在种子处理过程中也要做好消毒工作,通过药物消毒来消灭潜在的病菌和寄生虫,这样可以保证林木幼苗不受病虫害侵扰,长势良好。

2.2催芽方面

种子催芽是提高林木幼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也是育苗技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常见的催芽法有水浸法和去蜡去油法。首先,水浸催芽是把树种放入温水中进行浸泡,一段时间后种子外表皮会出现膨胀,待膨胀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把种子放到特制木箱中进行晾干,要注意的是如果种子的外表皮过于坚硬,则需要适当提高浸泡水的温度;其次,去蜡去油法,该催芽法一般适用于油脂量较多的种子中,可以先将种子放入特定的溶剂中进行浸泡,这样可以将表皮油脂和蜡质去除,之后再进行风干处理,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无纺布容器来提高催芽效率[1]。

2.3幼苗管理方面

在幼苗管理过程中,做好水灌溉、肥料施加、土壤改良等工作可以为幼苗健康生长创造有利空间,保持良好的长势。定期观察幼苗发育情况,及时补充水分,水灌溉也要选择合理的方式,不可大水漫灌以免破坏根系发育,对于肥料施加也要控制好施加量,避免过度施加造成幼苗灼伤。同时,在发育过程中,还要定期进行修剪,对于发育出现的不健康枝叶要及时修剪掉,避免出现主枝养分不够而发育不良现象。此外,在选择育苗容器时,也要遵循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按照不同树种的规格来确定相应的容器,如果幼苗种植土壤养分不够还需要进行营养基质调配,将磷酸钙和复合肥作为主要肥料,确保幼苗生长养分充足。

2.4播种方面

林业育苗技术中播种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加强播种环节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林木种子成活率,并为后期良好长势打下基础。结合莘县林业育苗实际,常见的播种技术形式有三种,一是条播形式、二是撒播形式,三是点播形式。条播播种形式一般适合在中小粒种子的播种中,通过机械播种可以提高播种效率,而且种子发芽的均匀性和整齐性也会得到保障;撒播播种形式更多是在需要后期移栽的树种播种中运用;点播播种形式则是适合在颗粒较大的种子播种中运用,这样可以保证种植密度合理,植株行间距满足后期生长发育需求。此外,在播种的过程中还要考虑种子自身大小和土壤条件,确定合理的播种深度,如果种子颗粒形状较大,则需要适当增加覆土量,土壤黏性较大的话则可以适当减少覆土量,这样就可以保证种子顺利破土发芽。

2.5嫁接方面

在林业育苗管理中,部分特殊林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嫁接操作以确保长势良好。在对林木进行嫁接操作前,要先确定合适的嫁接母体树种,并在母体树种的表面喷洒相应的生根药水,之后选择最佳的嫁接时间,并综合考虑地区自然环境、天气变化、温湿度条件等,保证嫁接成活率。在嫁接完成后,还需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定期对嫁接林木进行维护和管理,检查树木生长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保证树木在嫁接后不会出现异常,保持良好生长状态。

2.6养护管理方面

林业树木在育苗管理中,养护管理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而且也直接影响着林木的长势情况。首先,及时除草。树木生长过程中,杂草过多会导致其营养流失,不及时清除还会影响到正常光合作用,除草方式的选择一般是以物理形式为主,这样可以避免除草过程中对树木根系发育造成破坏;其次,合理施肥。肥料施加是林业树木健康生长不可缺失的管理内容,对于新树苗来说,一年内要至少施肥3次,出苗后施加一次磷肥和氮肥,间隔半月后再追施一次,要注意新苗正处于发育生长的关键时期,要严格控制肥料施加量,以免出现烧根情况,施加方式可以以沟施为主;再次,病虫害防治[2]。林业树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期,务必要做好预防措施,幼苗自身对病虫害抵抗力较弱,在选择药物防治时不可过度,可综合采取多种形式的防治方法;最后,水灌溉。幼苗生长对水分需求量较大,可以在该时期适当增加水灌溉量,但是不可大水漫灌,以免对幼苗根系造成冲击,也可以提高土壤墒情,方便后期移栽。

3林业管理中的造林方法

3.1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当前大多数地区林业造林常用的一种技术形式,该方法的适用性很强,而且整个造林过程简单、便利、快速。从具体造林过程来看,它是根据林区林业种植规划和自然环境,在林区直接进行种子播种的一种形式,可以按照林木种植规划进行科学播种,最终达到造林目标。但是,该造林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整个造林过程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成本,尤其是在山地、地势平整性较差的林区,部分机械设备难以发挥作用,需要以人力来进行点播种植。在品种选择上也要以发芽率高、环境适应性强的品种为主。

3.2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根系所萌发的根蘖苗来进行造林的一种方法,从其实际运用来看,它包含有插条造林法、插干造林法、分根造林法、分蘖造林法、地下茎造林法五种形式,不同的造林法有各自应用条件。插条造林法就是以树木自身的枝条为插穗,选择合适的枝条直接将其插到造林地块上,这种方法的关键点在于插穗选择,一般会以成熟的中壮年优良母树上1年~2年生的枝条为主,例如杉树可选择根部萌芽的1年~2年生枝条为主,而针叶树种则要以带顶芽插穗为主,插穗选择的长度要控制在35cm~70cm;插干造林法是将幼苗树干或大苗干直接插入到造林地块上,所选取的插干长度会比较长,一般是在2m~4m,主要适用在杨树和柳树树种造林中。分根造林法也是常见的一种造林方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根系较为发达的树种中,根系具有很强的萌芽能力,如泡桐、刺槐等树种;分蘖造林法则是通过对树木根系萌芽的根蘖苗利用来完成造林的,整个造林过程具有成本低、投入少的优势,在杨树、枣树、刺槐等树种中较为常用;地下茎造林法则是普遍应用在竹类树种中,所选择的造林树种要具备长势良好、竹节正常、分枝低矮、二年生母竹为主,这样可以保证造林效果良好[3]。

3.3插条造林法

插条造林法所选用的插条主要是以树木植株的枝条为主,对于插穗的选择要以健壮、无病的枝条为主。在进行切割时,要先将地板事前准备好,保证稳固性和平整性,切割完成后要将地板上的切屑及时清除,必要时要进行消毒,这样可以提高造林树苗的成活率,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为后期良好长势奠定基础。除此之外,造林种植的时间也要恰当合理,可以选择在初春时节,此时地表温度逐渐回升,待土壤完全结冻后,可以将枝条的三分之一部分插入种植地块,确保根系生长的水分需求量足够,在进行移栽时也要确保土壤的平坦性,移栽后及时进行覆土处理,这样可以保证土壤温度不会较快丧失,进而为林业苗木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可以使根系稳固在土壤中[4]。

4提高林业育苗造林水平的建议

4.1完善育苗造林管理机制

要保证林业育苗造林水平的提升,就需要在创新育苗造林技术的同时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林业育苗造林管理机制的作用,为各项育苗造林工作的高校开展提供保障,确保先进的林业育苗管理技术得到合理运用[5]。从当前我国林业育苗造林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总体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育苗造林技术和装置方面,难以有效满足林业森林资源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地区林业部门在工作开展上形成重视,加大育苗造林的资金投入力度,及时更新各种育苗造林设备,为新技术、新方法的高效运用提供基础支持,为林业育苗造林水平的提升提供全方位保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提升育苗造林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大培训力度,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育苗造林方法,提高育苗造林管理工作质量,从而使林业营造林工作质量得到提高。

4.2加大监督监管力度

在对育苗造林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完善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督监管工作力度,根据地区育苗造林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监督监管方案,发挥监督监管机制的作用[6]。首先,在开展监督监管工作时,要求各部门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对现有管理人员也要进行技术培训,保证参与方案设计的工作人员在意识和技术掌握上有明显提升,可以在育苗造林工作开展中发挥自身作用;其次,在林业育苗造林工作开始后,要建立完善的追责机制,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实现对各个环节工作开展的监督监管,并在实践中对监督监管方案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和育苗造林工作实际相吻合;最后,在相关文本材料制作方面,也要对各种材料类型准确分类,合理整编,加强对参考依据的综合把控,保证各项数据信息的完整和真实,充分发挥文本资料的参考作用,从而为林业育苗造林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4.3提高育苗造林的经营管理水平

首先,对于本地区林业森林树木的类型,不断优化树木生长管理工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各种类型树木的健康生长,从而使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得以体现,在肥料施加和修枝整形方面,也要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和树木长势情况,适时开展,为树木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对常见病虫害类型做好预防管理工作,根据病虫害类型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7];其次,进一步强化树木树种的定向培育工作,充分开发地区优势树种,综合采取多种育苗造林方法,扩大人工造林面积,促进造林面积和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进而发挥林业森林资源的生态化价值;最后,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复层林经营管理水平。

4.4多方参与,促进苗木生产的产业化发展

改变原有的林业育苗生产管理模式,实行多方参与,共同研究开发的模式。可以引导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技术人员、基层群众等主体参与到树木苗种的建设和开发工作中,发挥各方作用,提高育苗质量[8]。对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下开展林木种苗建设的法律地位有充分认知,并在这一前提下实行多项支持政策,包括投资政策、税费政策、资金利用政策等,在多种有利政策支持下可以为林业经营管理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市场化环境,从而使林业育苗造林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对于当前部分地区的种苗结构也要进行科学分析,保证每个经营主体都占有一定比例,包括个体、国有、乡村等。

5结束语

林业森林资源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林业资源保护意义重大。在林业育苗工作中,要结合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全面把握和落实育苗技术要点,实现技术应用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根据林业树种差异,选择合适的造林方法,提高林业树木移栽成活率,促使造林水平不断提升,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兰素 单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王庄集镇林业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