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佛教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提升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佛教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提升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佛教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提升路径

摘要:邢台在中国早期佛教文化传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佛教文化资源丰富。佛教文化资源的外宣翻译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佛教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邢台的佛教旅游文化外宣基础薄弱,亟待改善。应在广泛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形成规范系统的文字资料,打造文化金卡片,为邢台旅游文化外宣服务;建立政府、文化、高校、民间等多部门联动机制,进行优质高效的邢台旅游文化外宣;开拓多元传播主体,拓宽旅游文化的外宣渠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邢台佛教旅游文化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提升河北形象,服务旅游。

关键词:邢台旅游;佛教文化;外宣翻译;提升路径

邢台地处太行山东麓,历史上曾被称为邢州、顺德,为中国最为古老的十大城市之一,也是仰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历史上曾是商代祖乙之都,三次定都,四次建国,涌现过多位名人如科学家郭守敬、名相魏征、医圣扁鹊等。邢台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2012年邢台市第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的目标规划,2017年邢台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旅游名城”树立为未来五年邢台的战略发展目标[1]。邢台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如果加以充分的宣传营销,可以成为邢台的特色旅游文化产品。

一、邢台佛教旅游文化外宣的必要性

(一)邢台在中国早期佛教文化传播史上功不可没[2]邢台在中国佛教传播史上地位显著,是佛教在我国传入较早的地区,境内有大量的佛教文化遗存。据文献记载,早在汉明帝时期,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就在邢台南宫县建造普彤寺并进行翻译活动,这两位高僧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是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东晋、南北朝时期的高僧邢台巨鹿人竺道生协助西域高僧鸠摩罗什翻译了佛教核心经典《般若经》。唐代著名高僧、大翻译家玄奘曾在邢台宁晋县的普照庵中研习《诚实论》,邢台巨鹿人僧一行也翻译了大量在佛教界有重大影响的密宗著作,当时邢台的佛事活动及佛教翻译已经相当广泛。印度高僧空本在后梁乾化年间(911-915)常住邢台开元寺五年,奉诏翻译佛经。至今,大开元寺中仍保存着空本和尚所立的《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邢台各处仍留有多个历史时期的碑刻遗迹,见证邢台在历代佛教文化传播史上所作的巨大贡献。不管是顺德府志,还是各县志等的文献资料记载,不管是中国禅宗的重要道场———开元寺、中国佛教第一塔———普彤塔以及玉泉寺、净土寺、圆照塔等寺庙塔楼还是能大师碑、大金邢州开元寺重修圆照塔记等碑刻,都为邢台市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邢台市佛教文化旅游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见证。可以说,邢台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在历史上都为中华文明做出过卓越贡献。

(二)强化对外宣传是邢台佛教旅游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外宣翻译工作是邢台佛教旅游文化宣传的必要途径,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中“互联互通”精神的重要实践,它可以极大地发挥邢台旅游文化的资源优势,推动邢台及河北佛教旅游文化进一步走出去。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儒、释、道等思想不断融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对中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政府都给予佛教以极大支持。佛教在促进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对外交往中起到了积极的沟通和桥梁作用,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重要纽带。2014年3月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3]。中国佛教传播史和翻译史上的重要人物摄摩腾和竺法兰、佛图澄、竺道生、玄奘等都在邢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近年来,以大开元寺为代表的邢台寺庙接待游客的数量逐年增多,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各类佛事活动也日益增多,对佛教旅游文化外宣翻译需求越来越大。从外宣翻译的角度推动邢台市佛教旅游文化的发展,助力邢台“生态旅游名城”建设,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邢台佛教旅游文化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外宣翻译是实现邢台“生态旅游名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邢台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有效举措,是搭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沟通合作的重要桥梁,有助于消除隔阂、增强尊重与信任,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由开元寺看邢台佛教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现状与原因

(一)开元寺的历史变迁[4]邢台大开元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唐代、五代、宋代和元代的皇家寺院。唐代高僧神会禅师多次入住开元寺,并两次在寺内为六祖慧能立“能大师碑”,开元寺成为中国禅宗的重要道场。元代是邢台大开元寺最兴盛的时期,出现了一个以万安、万松、虚照等人为首的高僧团体。元世祖忽必烈两次驾临邢州开元寺并赐名大开元寺,使其名声大盛,在佛教界的影响力大增。历代以来,大开元寺一直是邢台重要人文景观的代表,唐朝李京称开元寺“古刹春游”为邢台十二景之一,清代“野寺钟声”为邢台八景之一。邢台大开元寺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在邢台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邢台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征集评选活动中,被评为邢台市“十大金名片”之一[5],开元寺成为国内外宾客参观考察邢台的首选文化景观之一。

(二)开元寺旅游文化外宣的现状及原因分析邢台大开元寺不仅是邢台市的一道文化风景,在东西方佛教文化交流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邢台的佛教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水平。通过对大开元寺的实地考察发现,目前大开元寺的佛教旅游文化外宣翻译亟待提升。邢台大开元寺的佛教旅游文化翻译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质性的外宣翻译几乎空白,其文化价值没有受到重视,不能给人以内心冲击,不能显现邢台古文化的魅力。调查发现,大开元寺的双语介绍仅限于最基础的、简单的殿堂介绍,对其文化渊源及悠久发展历史未有提及。寺院周围的公示语翻译也仅限于卫生、消防、安全等标牌,还不完全正确,影响开元寺形象,不能正确展示邢台翻译能力,而且为消防部门布置,并非寺院所置。不仅如此,仅有的小部分外宣翻译存在着明显的语言错误和印刷错误,这为国外宾客理解造成很大困惑,大大地降低了邢台的人文形象和水平。开元寺旅游文化外宣薄弱的原因,从深层次看,一方面邢台大开元寺的佛教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现状说明邢台市佛教文化外宣翻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来自相关部门包括邢台市委宣传部门、民宗局以及邢台市佛教协会等的政策及组织支持,语言工作者也忽视了佛教旅游文化的外宣翻译,导致开元寺佛教翻译的数量、质量均难有起色。另一方面,作为城市名片的大开元寺,其佛教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现状说明邢台的佛教文化外宣缺乏人才,能够进行翻译活动的人不懂佛法教义,懂得佛法教义的人又不能翻译,二者兼备的人才更是匮乏。此外,现有资料多为摘录,数量少质量低,汉语资料尚不完善,这都为外宣翻译的进一步展开带来了障碍。

三、由开元寺看邢台佛教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提升的有效路径

作为邢台市“十大金名片”之一、与国外佛教寺庙交流活动频繁的大开元寺在佛教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方面尚存在突出问题,其他周边寺庙的佛教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情况更不容乐观,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径尤为重要。

(一)精选旅游文化内容,打造金牌文化外宣资料邢台旅游资源丰富,邢台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应在广泛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形成规范系统的文字资料,为邢台旅游文化外宣服务。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突出中国特色[6]。地方文化外宣也应遵循同样的原则,即精选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内容,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挖掘文化语料中的正能量,塑造积极正面的对外形象。地方文化外宣需要建构,这就需要整合政府、宗教、文化等各部门人力资源,打造专门的外宣队伍,精选出能代表地方旅游特色和文化形象的人物、事迹和名胜古迹,加强邢台佛教旅游文化的整理、规范、汇总、完善等工作,追本溯源,形成规范的文字表述,打造文化外宣金卡片,为外宣翻译打好基础。

(二)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保障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的质和量建立政府、高校、民间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将佛教名刹与外事、体育、文化、教育等部门联合起来,多部门形成合力,进行优质高效的邢台旅游文化外宣。尤其具有语言优势的高校(含邢台高校、省内高校,乃至全国高校),在外宣翻译中可直接发挥作用。寻求用国际间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地方故事,突出地域特色,做好外宣翻译工作,提高翻译质量。高校还可通过多种课内外实践活动、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等途径实现服务旅游文化外宣的职能;政府部门、文化部门、企事业外事办可将大开元寺等佛教名刹作为接待外宾定点单位和组织活动重要场所,促使更多机关和个人重视佛教旅游文化,认识到这一行为在新时期提高城市知名度,助力城市综合实力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旅游文化产业、教育产业和体育产业相结合,共同推动邢台佛教旅游文化外宣,助力邢台“生态旅游名城”建设,提升邢台的国际形象。

(三)发挥新兴媒体作用,扩大旅游文化的影响力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网络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也为人们搭建了人与人、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互联互通”的平台。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技术,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好新媒体作用。目前关于邢台佛教旅游文化的网上资源只停留在简单的概述方面,缺乏多语种译介,外宣水平和国际传播能力亟待提高。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网络已经成为高效迅速深入人们生活的最重要途径,相关部门要利用这一优势,建立多语种网站、论坛、线上服务等方式为外国人士提供方便快捷的语言服务。有效利用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采用图片、视频、短片等直观、立体、多元的宣传方式,主动传播邢台旅游文化,吸引国外游客的目光。

(四)开拓多元传播主体,拓宽旅游文化的外宣渠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贯彻深入,邢台的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增加,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密切。我国人民走出去和国外人士走进来的机会越来越多。每一个公民走出去都代表着我国的国家形象,都是行走的文化符号,每个外国人士在中国的所见所闻都是中国形象的一部分。作为邢台文化的一个窗口,佛教旅游文化需要中国人的了解和对外宣传,也需要外国友人的了解和认知。强化对外宣传是邢台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交往中的角色需求;开拓多元传播主体是提升邢台旅游文化外宣的有效路径。应该“推动政府、社会组织、科研机构、智库高校、企业联盟、国际友人、留学生、沿途民众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传播主体的协同合作”[7],将区域文化、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结合起来,讲好地方故事、民族故事和中国故事。就邢台而言,高校的外国教师和留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国别也越来越多,涉及亚非欧三大洲,俄罗斯、韩国、津巴布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邢台自2016年以来,接连承办了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上合组织国家国际象棋国际公开赛、亚洲国际象棋个人锦标赛等国际性赛事,选手来自德国、西班牙、印度、乌兹别克斯坦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机构和体育产业的国际间交流互动是推进国际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展示地方特色和区域文化的有效途径,这些国际友人就是地方旅游文化的最好传播媒介,他们眼中的中国印象就代表着我国的国家形象,而且其公信力和感召力远远大于我们的“有的放矢”。综上所述,随着在邢留学生、外国友人数量的增多和邢台承办各类国际交流活动的增多,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邢台佛教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的迫切性日益凸显。外宣翻译质和量的提高,是丰富邢台文化外宣内容、提升邢台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将有效提升邢台的文化形象。在客观认识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可行性对策,从多方合作、多元传播入手,广泛利用新媒体,精选外宣金卡片,不仅可以为地方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提供可行性思路,也可以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邢台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7-4-12)[2019-03-25].

[2]刘顺超.邢台古城古县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1-30.

[3].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文明是多彩包容的[EB/OL].(2014-03-27)[2019-05-15].

[4]刘顺超.邢台大开元寺[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9:48-55.

[5]邢台亮出十大金名片[EB/OL].(2016-01-11)[2019-03-25].

[6]王石泉.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与路径选择[N].光明日报,2018-09-27(06).

[7]姚力之.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0-22(008).

作者:申玉革 李正栓 单位:邢台学院外国语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