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谈大运河建筑遗产旅游文化开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谈大运河建筑遗产旅游文化开发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浅谈大运河建筑遗产旅游文化开发

关键词:南通大运河;大运河文化带;古镇;建筑遗产旅游文化

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2月,巡察通州运河时指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江苏是大运河河道路线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大运河世界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2018年,南通成功获批列入通扬运河城市带名单。南通历史上的主要河道,分别是斜穿全境的九圩港、通扬运河,南北纵向的焦港、如海运河、新江海河,东西横向的新通扬运河,栟茶运河、如泰运河、北凌河、遥望港、通吕运河、通启运河,形成与江海贯通的区域性骨干河道。[1]根据有关地方史乘记载,以西汉初年汉代吴王刘濞“煮海为盐”,开凿通扬运河为最早。之后的河道也大都为盐运、漕运而开凿。唐代,南通市区还是海中沙洲时,已渐成为重要的海盐产地。1971年南通县陈桥公社生产队开挖大寨河时出土一合五代墓碑《唐东海徐夫人墓志铭》,代表着作为唐末五代统领通海岛屿最高军政领袖姚氏家族的徐夫人墓地确凿可考,证实了通州至扬州府之间的南盐北输与漕运水路的历史已早于北宋嘉祐年间。志文中的“司煮海积盐,鹾峙山岳,专漕运,副上供”,反映了已颇具规模的盐业生产。

1“一带一路”发展的契机

南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合作的倡议,为南通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融入了强大的活力。南通大运河建筑遗产的旅游文化发展不仅实现了时间上历史与现在的“古今联通”,而且实现了经济与文化上的“交融贯通”。积淀深厚、历史悠久、形态多样的南通运河遗产作为一种“纪念之地”和特殊的遗产形态,其沿岸古建筑以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等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被公众广泛认知并持续保护下去,而且要重视独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分析与传承,这将对运河古镇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2南通大运河建筑遗产旅游资源现状

2.1旅游资源相对分散

古来,通扬运河主要作为盐运、漕运带动了沿岸大量古镇的兴起。在古代交通不方便时,奔流的运河以通畅、便捷、廉价、运输量大的优势成为最主要的交通路线。南通又处于长江中下游,人工开凿的运盐河水系四通八达,连接着各个沿海各盐场。盐业的兴旺,稳定的财政税收,各地纷纷成立盐政管理机构,如余西的课盐司等,带来了以盐业产销为中心的钱庄典当、雇佣中介、住宿餐饮、日用杂货、剪头洗澡、抬轿推车、唱戏演艺等三百六十行的商机,呈现出运河沿岸,如丁堰古镇、余东古镇、余西古镇、曲塘古镇、石港古镇、吕四古镇、二甲古镇、掘港古镇、海安古镇、栟茶古镇等,“以盐兴城”的各海盐产区盐课司所在地城镇街市的商业繁荣景象。这些古镇发展旅游业,受到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且散落在南通各县级市的地区镇,到达各个古镇的交通旅游线路需要进一步优化。

2.2大运河文化内涵的未充分整理挖掘

树立南通大运河文化品牌,构建南通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发展机制。通过对南通大运河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来推动南通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的收入又可以实现对南通大运河遗产的再保护。通过发展运河文化品牌,来加强公众对运河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提高公众对南通大运河遗产的珍爱之情,确保运河遗产的代际传承。南通的大运河不仅在盐运、漕运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沿岸传统建筑文化传播起到了载体,而且在南通近代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近代实业家张謇选址创办大生纱厂时,选定了乡土资源优势与水路交通畅达的靠近通扬运河沿岸的唐家闸西河岸的陶朱坝[2]。纱厂东北门南市街外的通扬运河以大生码头为中心,商船川流不息,运河两岸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商铺鳞次栉比。日益繁忙的大生系统运输需要,继而开办了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在开辟通沪航班后,创办了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和上海大达轮步公司,建立了南通往来沪、吕四、扬州、盐城、靖江、东台等10余条航线间的客货交流的主要通道。同时,棉纺工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原料棉花,利用南通、海门两县围筑堤圩的沿海草滩植棉,继而开办了“通海垦牧公司”。改革盐业生产和经营试点,继而开办了“同仁泰盐业总公司”,并且掀起了苏北沿海地区筹办农垦公司的热潮。先后成立大小盐垦或垦殖公司达40多个。这些以纺织业为龙头带动起来的近代工业发展,以运盐河及串场河组成的河网为依托的水路交通线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商机,农田建设与水利工程并举,造就了南通滨江沿海鱼米之乡的富庶。

2.3南通大运河沿岸传统古镇保护面临的问题

①以余西古镇为例,完整的“原生态风貌”缺少有效保护在南通东部的长江口北岸坐落着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龙”城的余西,历史可追溯到唐末。余西古建筑规模达16927m2。街巷纵横,宅院参差,店铺林立,“龙街”中轴对称,城河相拥,古迹众多,人文底蕴深厚,有“通东第一镇”之称。走访中,和同样大运河沿岸的已经由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历史文化古镇保护规划的栟茶不一样,余西保留着明清格局的建筑街巷形态,并没有受到系统的修缮性保护措施,商业也未介入开发。无论是传统名居的建筑单体,还是整个村落的空间格局,都透出历史和年代的沧桑感。余西因煮海为盐而逐步发展形成,是古通州东南沿海第一个盐埠。在挖掘南通大运河建筑遗产的旅游文化及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然而,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它,在目前处于静态、缺失的保护中,以老字号杂货店“廉森源”为例,考证为清代商铺,位于龙街西侧临街,包括店铺、院铺,是古镇杂货店,旧时曾作为药房、茶食、裱画等,现存沿街店铺与后院住宅一座。临街建筑木板门,构架为三柱八步架,院内为青砖铺地。调研期间2019年6月,因年久失修,建筑内构已经发生倾斜,砖墙门板已经严重倾斜,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门面已经挂有危险区域,敬请避让的警告牌,但是与那些古镇遭受过度开发的“建设性破坏”对比,无所作为的“原真性保护”也是需要摒弃的,忽视了非物质文化及建筑内部结构与质量方面的保护,这座有着1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承载着南通盐运发展兴衰历史的古镇,不应该等待的是自然残损的进一步加剧。②举例栟茶古镇,大运河沿岸古镇保护与村民生活需求的矛盾突出传统大运河沿岸的古建筑村落由于水运和盐业的衰败,曾经繁盛一时的古镇逐渐被遗忘与凋敝,躲过了改革开放城镇化拆除新建的浪潮。栟茶,南通市北盐文化特色的中心城镇,所产食盐通过栟茶运河运往泰州、扬州,直至各地,故有“苏东古盐都,运河入海口”之称。栟茶有着著名的石板街,呈鱼骨式分布,以传统风貌良好的街巷北大街、中市街为主要骨架。调研期间,古镇的西入口处,修缮了大东旅社、栟茶饭店,在建酒文化博物馆、天水文创街区特色产品电商物流中心等,呈现出一派小青砖的崭新仿古建筑群。自西往东,传统民居布局密集且建筑之间间距小,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巷子,较出名的有双池巷、栟小巷、良臣巷、医院巷等。古镇上,青砖灰瓦的清代民宅(菜场路2号两进院落等)约6座、规划确定的传统风貌民居上百处,与上世纪50-80年代的红砖水泥抹面的砖混结构民宅、合作社等以及后期80-90年代的瓷砖饰面的民宅、幼儿园等混合呈现在一起。所以,传统的街巷布局中,融合进了当代居民改建、新建住宅的痕迹,表现出不同时期不同风貌、不同建筑样式混杂的现状。诚然,运河古镇是一种活的遗产,也是一种运河生活景观,但古镇的发展需要原住居民的存在。走访时中青年人口外流严重,居住人群年龄结构单一。正是那些具有保护价值的上百年历史的古宅,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人现代居住生活的要求。同时,缺失了文化习俗和生活场景的历史文化名镇,又如何保持村落生活的延续。传统民居与现代住宅的矛盾,村民生活需求与大运河沿岸古镇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对于沿岸古镇的改造更新,各地已经有了一些做法。未经过合理调研规划,一味的在原址上拆除原有的建筑,新建仿古一条街,既破坏了传统民居的原真性,也使得全国的仿古旅游一条街千篇一律,开着全国连锁的义乌旅游商品商店,失掉了地域性的特征。横向对比,面临富春江的杭州富阳东梓关村,以百座明清古建筑而远近闻名,也是明清水陆交通枢纽。在解决村民生活需求上,兼顾保护村落的文化遗存和风俗,东梓关村启动政府收购古宅,委托专业设计机构对古建筑提出系统性保护方案,在传统村落的外围另辟一块新民居建设区。以低成本解决乡村居民的生活需求,建成了全国有名的最美乡村回迁房。村名往来于新老村之间,继续现代农业与自家老宅旅游提供服务。以政府为领导,旅游开发公司执行操作、原居民积极参与、文化和艺术名人影响、设计部门合理规划,平衡了古镇保护、旅游文化开发与居民沿袭生存之间的冲突,这无疑是一种解决当前传统民居保护与村民生活需求的有利尝试。让大运河沿岸的传统古镇适应现代生活,表现出“历史”、“传统”与“现代”的共生。③避免保护千篇一律,对不同的运河沿岸古镇应因地制宜诚然,东梓关村的传统建筑群保护与新民居回迁房建设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位于富春江、新安江、钱塘江的徽杭水道中断的沿岸,不管是传统建筑还是新民居式样都成为游客慕名参观的亮点。但是,南通诸多的大运河沿岸的古镇遗产的保护利用与旅游开发不能一味的照搬,需要与每个个体古镇的历史文脉、名俗、运河遗址、建筑样式、现今村名居住生活方式等联系起来。通过大量细致的调研了解古镇的真实情况,尽量保留原有居民的生活状态、街区风貌和空间布局上,进行改造。例如:栟茶古镇已经有了不同历史时期居民住宅混杂的现象,具有了从明清、近代、新中国初期以及80年代的烙印,那么还原游客真实的中市街,避免大量的拆除再建,合理规划,不仅保留有民国前的建筑,也有各时期的建筑,建成有运河文化历史、宜居的古镇未尝不是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古镇活化利用的道路,保持民居的丰富、多样性与地域性。对于余西,保存完整的民风生活现状,几乎未受到城镇化建设的影响,那么在外围划区新建回迁房无疑是最好的保护方式。至于余东,古镇方圆范围相对较广,那么除了郭利茂银楼、程氏宅院等界定为明清古建的进行完整院落的修缮之外,其他可以采用类似前铺后宅的改造,将艺术文化创意、咖啡茶点休闲商铺等空间功能增建注入到老石板街的整体设计修缮中。将有历史价值的院落布局、门楼、建筑装饰样式彰显,将传统习俗、文化传承,让古镇居民继续以古镇持续活化的建设参与者见证历史发展。

3南通大运河建筑遗产旅游文化的开发

南通大运河沿岸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项持久、复制、涉及城市发展品牌与形象的内容,不仅仅要面对建筑学领域的挑战,还要涉及到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建筑遗产的可观赏性和可读性不够丰富,普通公众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内在意义和艺术价值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南通大运河建筑遗产除了一般的静态展示,还需要有故事性、娱乐性、参与性的动态、现代的阐释表现。

3.1唐闸工业建筑遗存的旅游文化开发———1895创意创业园初具规模

唐闸民族工业建筑遗存改造形成了以1895鲜明工业风的创意创业园。通过修缮性保护改造100多年历史的原南通油脂厂以及造纸厂部分地块,以厂房建筑、办公建筑和工业设备车间为主,对原有结构进行保留加固,尊重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赋予文化创意、展示中心、设计工作室等个性的业态提升整体的商业价值,焕发出历史空间新的发展活力。凸显唐闸通扬运河的近代工业发展时的货运繁忙,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展厅文史资料进行阐释,也可以拍摄影像视频来再现昔日运河的繁忙。定期在1895文创园举办公共讲座、运河文化的主题展览活动,以及对其持续研究的成果、培训活动。

3.2以运河特色古镇带动文化旅游,发展运河产业链

南通大运河沿岸建筑遗产是南通江海文化与历史的结晶,是历史沉淀的活化石。南通大运河的建筑遗产与水工遗迹是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好印证。建立一批有代表性的运河特色古镇,以其文化的多样性、地域性为依托,提升南通江海胜地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产业。以点带面逐步、分阶段分步骤的树立南通大运河的品牌。发挥大运河旅游产业对餐饮、旅游文创纪念品销售、酒店民宿住宿、休闲娱乐、养生度假、交通线路、景观绿化等经济文化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将运河古镇保护的各方:高校规划设计机构、文化创意公司、高校艺术创作创意所等产学结合单位、古镇原居住村民群体、旅游服务人员、村民自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者、古建保护专家、政府组织部门等相互之间形成良性、依赖的合作者,做大运河精品旅游产品,构建宜居宜游的运河旅游产业链。

3.3南通大运河沿岸古镇的旅游文化开发策略

3.3.1二维到多媒体的现代视觉旅游宣传体验在大运河古镇的重要河道、沿线节点村镇、范公堤、盐课司署、盐码头、盐仓库等历史遗址分布设置统一的视觉标识说明,附上一定的历史介绍与解说。除了标志牌、导标游览手册、大运河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外,形象、情节生活化的故事性讲述,更能满足公众对运河文化的兴趣与情感。除了官方编撰的大运河历史,还可以通过访谈运河船民、运河原住民口述实录的数十位老者的民间叙事材料的编辑整理成书,丰富这段运河遗产故事。同时,将影像资料优化剪辑,在相应遗址上增加类似博物馆臧品的编号数字,通过南通大运河APP程序借助手机视频媒介来延伸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

3.3.2听觉上的大运河之魅力在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注重挖掘和发挥与运河建筑遗产相关的特色民间艺术活动。它既可以提升运河建筑遗产的可读性及运河建筑遗产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关联,也有助于激发人们沉睡的记忆、无穷想象和长久兴趣,增进人们对运河建筑遗产的认知度和珍爱之情。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浒澪花鼓的民间艺术。它既有里下河地区的水乡音韵、江南曲调,又富含滩涂气息的海韵,集音乐、舞蹈、戏曲为一体。通过丰富的唱曲不仅还原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真实细节,而且呈现遗产价值的丰富内涵。昔日的运河乡俗乡情、古道遗风,运河古镇的历史事件可以通过唱词的追忆性解读,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将运河沿岸古镇居民的民风民俗、歌舞唱腔、戏曲民谣、绘画书法等非物质文化艺术,加以收集整理发扬研究,上演“大运河印象”的大型现场水幕歌舞盛宴的旅游项目中,把尘封历史的运河胜景连缀起来,解读文化寻根。

3.3.3运河美食的味觉留恋忘怀舌尖上的美食是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饮食文化的整理与保护、宣传,无论是吸引外地游客,还是提升城市魅力指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栟茶的虾籽烧饼、虾饼、小炉脆饼代表了运河的味道。尤其以栟茶中市街一柱楼虾子烧饼的“酥、香、鲜”味美著名。它采用新鲜的虾籽、蟹油为馅儿,面团配酥料、手工按搓、刷油撒芝麻、贴于炉壁烘烤等一系列秉承传统工艺的流程。另一道运河美食,海味之上品“贡品菜”———栟茶竹蛏,《红楼梦》贾府宴席中也有列出,具有补脑、开胃等功能。“栟茶煨竹蛏”浓香鲜美,已被列入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淮扬菜与如东本港海鲜相结合的千年历史的传统名菜。

3.3.4触觉上的参与性的运河节庆活动对于运河居民的生活习俗已经中断或正在消失的,需要以活化继承。以节庆活动、庙会等营造大运河的风俗历史氛围,帮助公众唤醒中断的运河文化共鸣。比如,端午节的运河“龙舟赛”,元宵节的运河古镇灯展,传承运河历史文化,形成运河旅游节庆品牌联动效应。

3.3.5感觉上的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旅游特色除了大运河文化的船舶文化、盐文化,还需要弘扬南通旅游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非遗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劳动人民非凡创造力的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秉承保护、传承、创新的原则。诸如:白蒲的通派盆景雀舌罗汉松、唐闸蓝印花布技艺与扎染的手工艺品、海门红木制作技艺与文房系列(镇纸、笔架、笔筒、笔挂)、海门常乐的颐生酒、丝绸剪贴、烙画、竹艺、藤编制作技艺等。在古镇旅游文化上展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游客体验,也是满足运河旅游商业的文化产品。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和独具魅力的传播,不仅能打造东方审美的艺术形式,而且能引发南通大运河地方旅游特色走向世界。

4结语

南通大运河从西汉始重要的盐运通道发展到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依赖的内河运输航道,由大运河贯通的城乡经济带与文化旅游观光线,既是传统农耕时代、富庶的村镇发展延续的生命河,也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财富聚集带,更是沿大运河形成的历史沉淀的文化交流带。由运河沿岸单个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到串成线,连线成面,形成文化品牌明晰,各古镇文化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南通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借助南通大运河建筑遗产的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机遇,唤醒大运河历史记忆,向中国、乃至世界彰显南通大运河文化的历史魅力。

参考文献

[1]南通市建设志,编纂委员会.南通市建设志(1983-2005)[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南通市水利史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南通市水利志[M].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1998

[3]徐永战.余东古镇空间结构研究[J].南方建筑,2011(06)

作者:罗奕 朱宝华 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