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传统农耕文化是对我国数千年农业发展历史的“生动记载”,是推动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现实写照,也是有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依托。在产业融合理念下,要尊重农耕文化特色,遵循乡村旅游发展规律,构建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农耕文化传承与大众多元需求持续对应。
关键词:产业融合;传统农耕文化;乡村旅游;协同发展
产业融合理念下推进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系统化挖掘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精神、民俗和文化等多元内涵,既为农耕文化提供了传承载体,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精神引领和物质支持,实现了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产业对接与协同发展。
一、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协同发展主题,农耕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乡村旅游层次不足现阶段,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多停留在“实物类”农耕文化,缺少明确的协同发展主题,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层次。首先,缺少文化开发,影响了乡村旅游项目中农耕文化的内涵表达。目前乡村旅游大多仅对“实物类”农耕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美学、民俗信仰等文化内涵缺少有效挖掘,影响了项目开发的文化根基。其次,缺少特色开发,未能对农耕文化进行针对性、地域化开发。当前对传统农耕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时,并未将地域特色、独特人文风情作为“核心”卖点进行包装、挖掘,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最后,缺少深度开发,影响了游客的旅游参与体验。目前游客参与乡村旅游的需求极为多元,尤其是对农事活动、传统民俗有较高参与热情,但多数地区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开发层次较低,影响了乡村旅游项目的文化品位。
(二)缺乏成熟的协同发展产品,农耕文化融入不足,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目前利用传统农耕文化开发乡村旅游存在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创新不够和理念滞后等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第一,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农耕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传统农耕文化是农业文明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的“精髓”。由于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协同、融合不足,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含量较低,未能突出农耕文化特色,存在严重的产品单一化现象,影响了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第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质量不佳,缺少传统农耕文化的“智慧”融合。当前乡村旅游缺少对农耕文化的深度开发和智慧应用,未形成以传统农耕文化为核心、以大众需求为导向的完善链条,影响了乡村旅游产品及服务的有效供给。第三,乡村旅游产品创新不足,缺少时代科技与传统农耕文化的充分融合。智慧技术是“原汁原味”再现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动力,也是将游客需要、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价值挖掘充分结合的重要基础。目前在开发传统农耕文化时,未能充分利用现代智慧技术开发符合本地区农耕文化优势的乡村旅游产品,影响了乡村旅游的生命力。
(三)缺乏完善的协同发展模式,农耕文化利用不够规范,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不佳当前在推进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时,由于缺少规范、标准的开发模式,以及品牌化、产业化的运营思维,影响了农耕文化的有序开发。一方面,未能形成理念成熟、系统规范的旅游开发模式。开发农耕文化乡村旅游产品,需要制定规范、标准的开发流程避免过度开发、生态破坏。但目前在开发农耕文化资源过程中,未能设置标准化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和产品评定机制,存在盲目、无序开发的现象,增加了农耕文化的开发成本,影响了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质量。另一方面,缺少品牌化、市场化的服务意识。在对农耕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时,由于缺乏特色、创意推广,未能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多元化诉求,影响了农耕文化旅游项目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认可度。
二、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价值
(一)传统农耕文化是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升级的“新引擎”当前乡村旅游面临提升品质、完善服务内容的全新需求,以农耕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将助力乡村旅游向高品质、内涵化方向发展。首先,有效满足了游客生态、休闲的旅游诉求。通过对农耕文化的地域特色和生态自然等内涵进行旅游开发,全面拓展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满足了游客“回归乡愁”的心理期待。其次,赋予乡村旅游新的特色、个性化内涵。通过深度解析传统农耕文化的多元文化特性,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乡村旅游开发,有效解决了以往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最后,综合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层级。通过合理挖掘农耕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坚实的文化根基,赋予乡村旅游新的内涵,助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二)乡村旅游是传承传统农耕文化资源的“活灵魂”乡村旅游为传统农耕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承载体,也扩大了农耕文化的社会知名度和实际影响力。一方面,实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文化冲击下,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传承环境逐渐消亡,部分农事活动和民俗仪式面临失传危机。通过关注游客多元化需求,以现代乡村旅游理念对传统农耕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应用,提高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层级,实现了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时代价值的创造性融合。另一方面,提高了农耕文化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乡村旅游坚持内容导向,通过综合地域资源、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禀赋等实际,以品牌化、市场化的理念运营、推广农耕文化,实现了农耕文化品牌塑造与文化创新的有效融合。
(三)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推进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是对农耕文化中符合行业规律且具有开发价值和市场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活动。第一,在产业融合理念指引下,通过深度挖掘农耕特色、耕读文化,融入现代文化气息,提高了乡村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使乡村旅游呈现新的时代价值和内涵品味。第二,利用农耕文化资源,开发新的乡村旅游项目,扩大了农业产业价值链,形成了完善的产业体系。农耕文化资源丰富,对其进行旅游改造和时代创新,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精神指引”。第三,实现了传承农耕文化、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与释放大众旅游需求的有效融合,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充足活力。通过以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为动力,利用乡村旅游对农耕文化资源进行合理改造和适当开发,实现以农耕文化为依托,具有多种形态的全新乡村旅游形式,不仅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也通过乡村旅游项目传递了保护生态、人文休闲理念,进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农耕文化资源保护全面协同发展。
三、产业融合理念下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策略
(一)文化挖掘,提升旅游品质,搭建“农耕文化”为核的协同发展平台要重视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突出旅游特色与农耕文化内涵,通过传承优势农耕文化,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质。要持续整合区域内优质旅游资源,通过搭建协同发展平台,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构建农耕文化、农事活动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的全新旅游格局。要坚持再现经典农耕文化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实现乡村旅游发展形态“新突破”。通过夯实协同发展平台,重点发展优势农耕文化项目,孕育新的乡村旅游发展动能。
(二)塑造品牌,践行市场理念,实施“生态+文化”的协同发展模式要及时收集、研判市场需要,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优势产业链。要坚持品牌发展理念,突出地域特色和农耕文化优势,通过将传统农耕的文化内涵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构建农耕文化、乡村旅游与其他乡村服务业高度协同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拓宽农耕文化的发展空间。要践行市场理念,通过合理规划农耕文化开发方案,建设优质乡村旅游品牌,打造有鲜明个性的乡村旅游项目,提高农耕文化资源的开发效益。通过制定规范化的乡村旅游服务标准,明确农耕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求,合理设置区域内村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规划指引、产业链条发展的协同共赢目标。
(三)聚焦游客,深化参与体验,推动乡村旅游向“特色”“创新”方向发展要以优化游客体验为导向,将游客的养生、休闲等消费需求融入农耕文化旅游开发全过程,提高农耕文化乡村旅游项目的参与深度。通过对区域内农耕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对农耕文化资源进行特色打造,为游客提供全新参与体验。要对游客的多元需求进行挖掘、整理和科学分类,通过为游客提供“体验式农耕旅游”“文化式农耕民俗”等多种旅游项目,增强乡村旅游的“特色”体验。要以地域特色为依托,开发多类型、立体化的农耕文化资源利用新模式,为游客提供具有地域个性的乡村旅游项目,增强游客的参与、互动黏性。通过开发具有乡村生活气息的农家生活旅游项目,建设“原模原样”的乡村旅游设施,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农耕文化,体验“原汁原味”的农耕生活。要用好“农耕文化”的特色内涵,将农耕文化融入现代乡村旅游,构建农耕文化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整体”,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智慧开发,完善保护机制,坚持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并行”发展理念要充分利用AR、VR技术和传媒科技等智慧技术对传统农耕文化进行“现代”包装,优化乡村旅游展示效果,实现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的智慧化融合。要以智慧创意为指引,坚持农耕文化保护与应用并重的开发导向,推进农耕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发展。要按照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对区域内农耕文化资源进行统一整合、有序开发,推动乡村旅游从单一、粗放经营向产业协同方向转型。要尊重农耕文化的资源特色和传承规律,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护传统农耕文化的良好氛围,确保农耕文化资源实现持续开发和生态应用。
参考文献
[1]焦雷,李晓东.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挖掘研究——以沂源三岔乡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6):208-212.
[2]樊志勇,沈左源.以供给侧改革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J].人民论坛,2018,(9):92-93.
[3]解胜利,赵晓芳.从传统到现代:农耕文化的嬗变与复兴[J].学习与实践,2019,(2):126-132.
[4]龙文军,张莹,王佳星.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解释与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9,(12):15-20.
作者:王维佳 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