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体验经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趋势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乡村旅游越来越重视参与性和体验感,体验经济成为推动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在现代技术推动下,乡村旅游的体验式发展已经突破单纯的田园旅游式的体验,而是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体验经济情境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入手,分析了乡村旅游体验化的发展趋势,并认为体验经济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存在基础设施支撑不足、专业人才匮乏以及协同机制共享滞后等问题,从而为体验经济在乡村旅游中的深入探索与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验经济;乡村旅游;趋势融合;发展困境
近年来,体验经济成为社会消费的新理念,不断推动各类经济资源的整合,发展出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作为我国重要的服务产业,旅游经济也开始探索与体验经济的融合,通过触发旅游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感受提升旅游服务吸引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旅游以其宁静平和的生活节奏吸引了大量城市居民,观光采摘、垂钓鲜食以及乡村民居等田园旅游更是以其高参与度的休闲模式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到目前为止,乡村旅游已经完成了从观光农业到乡村度假模式的转变,逐渐呈现出规模化、多样化。随着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旅游资源化,乡村旅游成为各地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而随着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传统意义上的休闲、观光等旅游方式忽视了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导致旅游体验的满足感降低,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乡村旅游需要打破路径依赖,探索新的旅游业态和增长点,体验经济成为乡村旅游突破传统旅游路径依赖的切入点,为乡村旅游深入发展提供了思路。
一、体验经济下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在政府政策推动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现代科技与管理模式在乡村旅游中的不断应用,中国乡村旅游朝着融观赏、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开启了产业融合、规模经营、全域发展的“乡村旅游+”的模式,更是从传统的观光、休闲、餐饮等单一化旅游产品向产业型、文化型等复合旅游产品迈进。乡村旅游已从传统点式开发趋向对旅游地的规划建设与线路开发,向特色村镇、田园综合体、共享农庄等国家政策主导的新形式转变,体现了乡村旅游对农村本地资源和文化传统等与现代经济要素的融合发展趋势。首先是乡村旅游与农村传统文化的融合。近年来,文化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通过将传统文化资源嵌入旅游发展过程,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文旅产品,形成旅游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对新型生活方式的倡导,更是在旅游中深化了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理念的融合,以农村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新的旅游吸引力。以文化资源作为细分乡村旅游市场的要素,农村旅游产品开启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以新型旅游模式助力精准扶贫,以开放的姿态吸引中大型企业与社会资本成为乡村旅游的开发主力,为体验经济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提供动力。其次,乡村旅游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乡村旅游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拓展了传统体验式旅游的广度,深化了现代科技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乡村旅游不仅通过借助科技发展理念,融合先进科学技术,打造带有科学元素的乡村旅游产品,还以现代园艺栽培技术等形成农业生产新工艺,向旅游者展示无土栽培、高架立体等现代农业优势,融合农业、科技与艺术,打造升级版采摘农业新体验,多元化旅游者体验。再次,乡村旅游与互联网的融合。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为乡村旅游的智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与互联网的融合,开发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络社区等自媒体平台,不仅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还能增强品牌的知名度。不仅如此,各地区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发展方向也为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提供了可能。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打造乡村旅游的全景式交互体验,以虚拟旅游场景满足旅游者沉浸式旅游体验成为可能,也是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另外,乡村旅游与新型村镇建设的融合发展趋势更是为乡村旅游向体验经济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对于提升和拉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村镇建设的稳步有序开展,又能为乡村旅游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保障。
二、体验经济情境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
尽管乡村旅游在市场拉动、政策推动、创新驱动下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借助现代旅游消费理念,将乡村旅游服务向乡村旅游体验经济方向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1.农村旅游基础设施不足以支撑体验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已经近乎完备,而村镇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较多问题,不利于提高乡村旅游的体验质量。首先,乡村交通道路设施的匮乏,乡村旅游道路、停车场等设施建设的滞后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其次,缺乏有效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治理设施,景区生态环境受到污染;除此之外,部分景区尚缺乏完善的景区内部标识牌系统以及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而现代化基础设施的缺乏更是不利于体验旅游项目的开发。
2.乡村旅游发展的盲目性阻碍了体验式创新。乡村旅游竞争优势的本质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民居以及生态环境。因此,立足地区特色,打造差异化不仅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切入点,也是落脚点。但目前旅游业逐利趋向严重,创新性不足,给地方存在盲目复制效仿其他景区模式的行为趋势,不惜放弃自身特色,出现很多单一雷同的大众化项目,导致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加重,缺乏内容丰富的产品体系,不仅丧失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更是无法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趋势下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多样化需求。
3.乡村地区对专业性人才吸引力不足。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性人才,而基于现代消费理念与现代技术的体验式旅游方式更对具有综合素养的专业人才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我国很多乡村旅游业的经营主体依然是农民,尤其是小规模的乡村旅游地区,经营者往往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也缺乏旅游经营者应具备的管理经验,因此,对于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文化挖掘等缺乏深入了解,限制了乡村旅游产品和内容等创新的空间,不利于体验经济在乡村旅游中的发展与应用。此外,乡村旅游部分基础设施缺乏专业人才的保养和维护,产生了闲置,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
4.乡村旅游开发的协同共享机制不健全。新的经济形势下,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地区发展业绩,不考虑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是否成熟,决策时普通民众的参与度低,甚至没有发言权。由于资源共享不充分,乡村旅游所带来的成果,在民众之间的分配也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但由于发展乡村旅游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却由全部民众承担,共享机制的不成熟,激化了乡村地区内部矛盾,也影响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打造现代化的体验旅游方式。
三、体验经济融入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地区独特的文化、生态以及风俗风情等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加之政府政策推动,深化旅游体验,形成旅游产业优势是我国乡村振兴的有利突破,为此,需要从规划、人才以及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打破乡村旅游传统发展路径依赖。
1.科学合理布局产业发展规划,实现规范化管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否成功,离不开前期的合理规划布局。在尽量不破坏原生态乡村旅游面貌的同时,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联系各地实际情况,做到科学、合理、有序的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一套科学的规划方案。政府不仅应该加强对乡村的资源整合力度,为乡村旅游的发展环境把关,而且应该大力引进旅游规划专业的高级人才,细化管理条例,实现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管理,预防不良的景区发展现象,杜绝恶性竞争等妨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重复出现。
2.增加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模式,提升知名度。新媒体的大力发展,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提升,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都为城市和乡村间的连通创造了条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是孤芳自赏和故步自封,是要借助网络、电视、杂志期刊或者人员的推介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宣传,进而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各自独特的乡村旅游品牌,形成乡村旅游的经济圈。同时,借助大数据平台,分析游客们的旅游偏好和旅行需求,有针对性的寻找宣传的亮点,广泛开展旅游推介会、农业产品展览会等,多方吸引国内外的旅游爱好者。
3.双管齐下,提升农民参与经营的专业化水平。农民是乡村旅游的参与者与经营者,也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承载着,农民经营观念的转变以及生产经营管理知识的提升,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实现政府积极帮扶和农民自身提高双管齐下,既要加大农民教育培训的力度,提升农民专业化素养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又要鼓励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设计的全过程中,打通农民参与通道。此外,创造农民不断学习的机会,积极学习积累成功经验,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发挥乡村精英的带动作用,增强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权责清晰,优化全民参与共享机制。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涉及政府、农民、旅游企业以及外来个体或者机构投资者,这些参与者也是核心利益相关者,虽然他们在乡村旅游产业中利益的诉求点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对于经济效益的获取和追逐上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利益分配成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关注点,同时也是矛盾点。合理的利润共享方案,应当本着公开、透明、按劳分配等原则,明确承担以及分配方案,确保每个参与体在得到合理回报的同时也要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激励全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共享乡村旅游建设的成果,促使乡村旅游朝着权责一致、利益共享、和谐共生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愿.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J].经济纵横,2019(8):180.
[2]龙兰.贵州乡村体验旅游发展探析[J].农经研究,2019(11):61-61.
[3]林轶,曾慧珠,田茂露.基于文化旅游空间的游客体验感知研究-以广西柳州市雨卜苗寨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3):87-95.
作者:王璐 苏婵 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