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地方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地方文化旅游发展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地方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成为城市展示其形象的窗口,更是人们外出旅游的一种选择。高平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是神农炎帝的故里,长平之战的发生地,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本文通过评估高平市文化旅游概况,分析文化旅游发展条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高平市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高平市;文化旅游;对策

引言

21世纪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为了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十三五”期间,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内需消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文化旅游,这些因素都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1]。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首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0.9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3.8%;实现旅游收入766.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8.9%。因此,在新形势下,高平市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推出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提高当地经济发展。

1研究意义

近年来,高平市产业发展结构失衡,文化旅游发展缓慢,整体落后于附近地区,竞争力弱,经济发展落后。之前高平市依靠煤炭资源发展经济,在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研究高平市文化旅游发展是符合山西整体跨越发展的主题,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方法对高平市文化旅游进行研究,促进城市的转型发展,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促进高平市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居民收入。

2高平市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高平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泽州盆地北边,因四周高山环绕,中间平坦而得名。高平市矿产资源、煤炭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快速。2013年农民收入5269元,是中国具有潜力的小城市。高平市旅游资源丰富,据统计,整理在册的文物单位有160处,国家级20处,省级5处,发展相对成熟的是炎帝农耕文化、长平古军事文化两大品牌,拥有古建筑文化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2.1古军事文化

在高平市马村镇阁老村村北大约1千米,有个叫高平关的地方。高平关地形险要,是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冲。资料显示,在高平关发生了三次战役:战国时期秦军将领白起曾在此建立空仓,诱赵括率军前来,长平之战在此开始;五代后周时期,赵匡胤在高平关智取高老鹞人头;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大胜日军。作为中国重大军事发生地,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2.2农耕文化

随着人口增多,食物减少,难以解决百姓生活问题。炎帝成功培育出麦、豆、麻、稻等五谷,随后又发明了耕作时需要的工具,使华夏儿女结束狩猎生活开始农耕生活。中国炎帝文化遗迹遗址包括羊头山及其周边炎帝文化遗址、炎帝行宫、炎帝陵、羊头山石窟等,是现在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

2.3古寺庙建筑文化

宋金时期古建筑较多,有“四个全国之最”:全国宋代最早的古建筑是崇明寺,其中中佛殿是唯一采用“断梁”结构的建筑;我国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宋代壁画为开化寺壁画;金代戏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戏台建筑;我国保留下来最早的元代民居是姬氏民宅。

3高平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3.1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高平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是炎帝故里,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古军事文化蕴含之地,中华民族从这里走向统一;是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宋金古建筑在这里留下足迹;是古堡古村落遗迹集聚地,明清时期在这修建古堡现保存8座;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是抗日战争的战场,、等将帅在高平指挥作战,留下光辉历史。

3.2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

3.2.1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高平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只有几条固定线路,并没有进行资源整合,扩大旅游线路;对现已开发的炎帝文化与古军事文化旅游产品没有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开发旅游附加产品;对于古村落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充分开发,投资建设力度小。

3.2.2相关基础设施落后,高平市在发展文化旅游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交通问题。车站到景区景点的车辆短缺,景区内部观光游览车几乎没有,交通不便利;住宿问题。在市区正规酒店数量较少,难以满足游客需求,虽有很多小旅馆但存在安全问题,在乡镇住宿环境较差,相对民宿,农家乐比较缺乏,很难留住客人;信息化问题。当地政府及旅游机构并没有很好地把旅游产品与互联网相结合,营销渠道与信息的传播范围局限,并没有真正地走出去[2]。

3.2.3旅游业发展后劲不足。高平市旅游发展规模偏小,缺乏龙头产业的领导。高平市文化旅游企业单位存在“小、弱、散”的问题;高平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并没有协调发展,相关产业带动性弱;文化旅游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市场秩序有待管理,存在不公平现象[3]。

3.3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

文化旅游成为一个城市展示其形象的窗口,各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旅游的发展。人们旅游的选择也从观光游到体验休闲游,市场需求旺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的普及,旅游资讯传递速度快,范围广。这都为高平市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契机。

3.4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威胁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威胁因素的影响,在时展大背景下,人们观念发生变化,文化传承受到影响,全国各地都发展文化旅游,同质性问题严重。

4高平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4.1科学规划

晋城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通过科学规划,创新体制机制,为文化旅游的发展创造条件。首先高平市旅游发展以“全域旅游”为主导,重点要提高景区景点游览质量,加强智慧旅游建设;其次要加快创新旅游开发体制机制,规范调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新的旅游突破点;最后充分利用神农炎帝文化和长平古军事文化两大品牌,以节庆活动促进宣传推广,进一步提高高平市文化旅游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4]。

4.2提高文化旅游产品质量

4.2.1古军事长平之歌。作为长平之战发生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充分利用古战场文化大力开发大粮山旅游资源。新建古战场文化博物馆,增加文物展示,视屏播放,人员讲解;同时在大粮山新建小凉亭,餐厅茶馆,为游客提供干净卫生可口的餐饮,舒适满意的休息地;在景区环境完善的基础上,推出了关于长平之战的话剧,影评,纪念物,小吃“烧白起”,丰富游览内容。

4.2.2农耕文明炎帝故里。现在高平市正进行文化旅游区突出品质的提升,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炎帝陵景区的目标是要创建4A级景区,以“农耕文明追溯,上古民俗体验”为主,开发寻根觅祖游以及以军事爱好者为主的市场定位[5]。首先扩大景区入场范围,增加停车位,疏散车流;完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招收高素质旅游专业导游人员,通过专业人员讲解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国民素质;其次可以在周末、节假日开展大型的开启圣门仪式、拜祖祈福等活动,组织游客集体耕种,进行团体合作,小组比赛,体验远古时代聚落生活;推出游山水,赏美食活动。

4.2.3明清古建技艺高超。高平市是中国古建筑博物馆,有最早的木结构民间住宅—元代姬氏民居,早于永乐宫壁画的开化寺壁画,目前我国保留下来最早的金代古戏台,宋代崇明寺修建技术高超,断梁结构的保存是我国唯一现存。政府可以组织开办专题活动,号召热爱古建文化爱好者集聚高平,进行专题研讨,研究古代建筑,发表学术论文,丰富研究理论,提高高平市文化影响力[6]。

4.3强化品牌营销

高平市文化旅游以神农故里和长平古战为品牌,可以开展海峡两岸寻根拜祖游;举办以“远古长平”为主题的旅游推介会;借助“5•19国家旅游日”这一契机进行旅游活动宣传,通过景区景点门票优惠以及免费这一政策结点,动员全市人民外出旅游,扩大景区景点知名度,提高高平市旅游形象,加强品牌宣传。

4.4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

在旅游迅速发展的今天,政府需要加大人才建设,积极引进知识面广、业务水平能力高的高素质管理层人才,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及时招聘,通过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等方式,弥补高平市人才短缺的局面;加大对旅游服务人员尤其是一线人员的素质培训,专业技能的训练,政府机关定期进行评估检查,旅行社定期进行工作检讨;旅游高等院校增设相关课程,有意识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改善高平市经济、文化、生活环境,提高薪酬福利,为留住旅游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结语

我国文化旅游发展迅速,已然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模式。高平市作为神农故里,一个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旅游业是高平市实现转型发展的一个新发展点。本文通过研究高平市文化旅游资源基础,发展条件,发展前景,推动高平市文化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艳蓉.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但红燕,徐武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动因及其效应分析[D].生态经济,2015.

[3]安玉琴,徐爱燕,刘静静.西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探析[D].西藏大学学报,2009.

[4]黄书涛.永定发展全域旅游的对策与思考[D].中共龙岩市永定区委党校,2017.

[5]刘晓霞.陕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人文地理,2004.

[6]郭艳春.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发展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丁晓雨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