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国有资产是高校运转的重要载体,对高校健康发展的意义重大。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对高校办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适时提出“双一流”建设战略,并加大了财政投入。为适应高校新时期发展目标,加强国有资产的高质量管理势在必行。文章阐述了高校国有资产特点,分析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意识、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影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资产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改变资产管理模式、提升管理队伍素质等有效提高资产利用效益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1高校国有资产的特点及其管理难点
高校国有资产由国家所有,是学校占有使用、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高校国有资产的主要特点及其管理困难如下。第一,资产主要提供无偿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公益性突出。资产管理涉及学校各院系、部门的每一位师生员工,需要国资管理部门有效协调。第二,资产来源多元化,有政府划拨的,也有社会捐助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分离,记账和购置分离,给资产管理增加了难度。同时,资产种类杂、数量大、分布分散,管好用活每一份资产的难度大。第三,表现形式多样化,非经营性和经营性资产并存。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等形式。其中,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难度大。校办企业资产产权不清,科技成果市场化给资产管理增加难度。
2.1管理意识较弱
一些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重两头、轻中间”问题。国资部门通常在购置、处置资产方面十分重视,投入了稳定的人力物力,但购入物资后的启用、使用、维修等使用环节的管理意识不强。这样的管理保证了国有资产“不流失”,但不能保证国有资产不成为“摆设”,这偏离了高效利用才是国有资产高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一些高校重固定资产、轻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学校师生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大量的资产,例如从野外采回来的标本,研究收集的数据信息、形成的科技成果等。但是,没有统一管理,由师生自行保存,这部分资产就会处于无主状态,如若学生或教师离开学校,可能导致丢失。
2.2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低效,体系不健全
国家出台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但各个高校有其特殊性,国家统一的管理办法对高校特殊的资产管理可能存在不足、可操作性不强。虽然高校根据国家管理办法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一些高校只针对资产配置、处置制定了相关制度,而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管理缺乏具体细则。对资产的界定、范围靠经验,没有一套统一的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对资产从配置、验收、记账、使用、维修、调拨、清查、处置等整个过程进行具体规范。使用好坏也没有奖惩制度,导致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都不重视保护资产。一些高校的资产管理体系存在不健全的情况。高校设置了国资部门,但国资部门人员有限,使用管理权下放到各院(系)进行二级管理,但二级管理缺乏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员,一般由各院(系)负责人兼任,而这些兼职人员通常承担了教学或科研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也不了解资产使用状况,导致挂名管理问题。
2.3点位式的传统管理方法手段滞后
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配置、使用、处置等都需要学院-部门的通力合作。一些高校的资产管理,仍处于比较传统的静态管理方式,预算填报、招投标购置、处置等实行点位式的管理,而不是线和面的动态式管理。在购入物资、登记发放之后,对物资用得好坏、设备是否匹配等过程,没有进行有效跟踪。资产使用人的流动性和静态管理模式不相适应。很多高校也引进了独立软件进行管理,如固定资产购置处置软件、材料购置软件。资产计量也涉及财务部门,但缺乏与财务系统对接,出现账实差额问题。国资部门缺乏完整的管理系统,导致资产无法得到最佳利用。
2.4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一些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缺乏财会、信息处理等知识。例如,存货的成本包括材料进价、整理费、运费等,如果不了解资产的成本构成,就会导致国资和财务的资产成本存在差异。目前,各高校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资产管理软件系统。但是,管理人员难以利用信息系统,对资产进行调配使用、绩效指标分析等工作,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水平有待提高。
3影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效果的因素分析
第一,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影响管理质量。只有管理人员能准确的界定资产范围、种类、形式,准确计量资产价值,才能更好的按不同类别管理和有效利用资产。第二,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心强,将增强管理效果。大家忽视资产管理,管理不负责任,就会造成一盘散沙、资产管理混乱,管理效果差;如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管理意识,资产管理有序,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管理制度水平高低影响资产管理的广度深度。管理制度水平高,细则可操作性强,教职工的接受度高,人人重视制度的执行,资产管理的效果就好,相反,就难达到应有效果。第四,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影响资产管理效益。先进的管理方法,可缩短资产购置、安装、调试时间,实现资产的快速利用。先进的方法技术,可提高资产使用分析、维修、调整效率,实现整个管理系统的畅通运转。相反,管理方法技术落后,会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4改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4.1提高资产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一些高校的资产管理办法比较粗放、可操作性不强,需要根据国家现有相关政策,优化管理制度,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易操作的通用管理细则,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程序,指导资产的运行管理。同时,高校需要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地位。把资产管理放在和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升管理制度的权威性,提高资产调配、调控的能力,从而达到资产高效运转的效果。
4.2改变资产管理模式,加强资产监控
高校资产管理涉及面广,涉及全体师生员工。目前,一些高校的资产管理采用独立的运行系统,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不同的软件系统管理不同的资产。如果要把整个学校的家产整合管理,就需要用网络平台和物联技术。但是,高校运行现状决定了管理模式的改变需要逐步推行,以点到线再到面。固定资产投资大,因此是管理的重点。但是,固定资产比较分散,增加了使用过程中的管理难度。可在每栋楼设置资产管理系统,利用网络系统呈现整栋楼每个房间的实体影像,点击某一设备,就会展示该设备购买时间、维修状况、运行状况、实时状态等详细信息。该系统并入国资总系统,并提供维修报警等信息。通过统一管控,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利用。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可与科技管理系统自动对接。无形资产管理系统对科技管理系统的科技成果、专利、著作权等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处理,这不但加强了学校对无形资产的监控力度,而且减轻了教职工的工作量,整合的信息也利于成果的及时推介、推广、转化。对图像标本等实物资产,也纳入管理系统,及时归档,并加快利用,如动植物标本可用来建标本馆。
4.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国资部门管理着高校的资产,传统的管理方式方法、知识结构已不适应现在管理需求,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拓展和网络化技术培训。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可利用学校优势,培养国资、财务、计算机管理复合型人才,提高国资管理能力。总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资产种类多、数量大、涉及面广,增加了资产管理难度。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足、管理制度滞后、传统的静态点位式管理方法手段低效,制约了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高校高质量发展要求。因此,依据高校的优势特色及发展目标,培养资产管理复合人才、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维护资产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建立操作性强的管理细则、优化资产绩效考核指标、引入现代物联网等管控新技术以创新资产管理模式,对提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质量,提高资产利用效益,推动高效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蒋科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之构建[J].财会月刊,2018(19):79-84.
[2]余美丽.“放管服”改革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争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7):10-11.
[3]杨晓英.浅淡如何规范管理高校国有资产处置[J].企业管理,2018(25):180.
[4]王慧.关于加强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探索[J].商业会计,2018(6):104-105.
[5]党荣.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与措施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8(16):83.
作者:刘莉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