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井下作业人员在煤矿安全管理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井下作业人员在煤矿安全管理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井下作业人员在煤矿安全管理的作用

摘要:在煤矿井下安全操作的过程中,要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可以突出相应的人员定位系统,从而提升整个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围绕当前煤矿井下人员在安全操作中存在的技术等方面问题,进而从多角度阐述构建井下作业人员安全作业的有效渠道和模式,形成科学有效的精准定位操作模式,增强整体功能。

关键词:井下作业人员;煤矿;安全管理;技术创新

1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还不够坚固。在一些煤矿企业的综合运行中,对于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思维没有进行深入的引导,安全意识不够浓厚,在具体作业之中没有结合地质状况、生产条件、技术管理等综合因素进行权衡,造成一些作业人员安全思维不浓厚。对于煤矿井下操作中要注意的安全点以及技术使用的关键点,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管理,在安全制度的运行上缺少落地见效[1]。(2)技术操作还不够创新。在当前的煤矿井下操作中,主要采用的是以射频技术为基础的管理系统,虽然系统操作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整个井下信号的覆盖上,还不能形成全面覆盖的效果。尤其是在井下操作环境相对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射频技术的运用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混乱信息等现象,就可能出现漏检、误检等问题。而且,在井下操作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相对比较多,在运行中也会造成相应的影响和干扰,不利于整个系统运行的有序性和规范性。(3)功能发挥还不够科学。在射频技术的操作管理中,系统信号主要是从井下传递到地面中心站点,因此,在信息反馈之中不能形成相应的对接模式,不能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及时的疏散管理与调度。在系统功能相对单一的情况下,只能加强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管理,但是对煤矿开采、地质勘测、生产监控等不能形成数据之间的有效对接,彼此在数据信息的共享共建等方面,还缺少一定的对接,对于整个安全管理决策也缺少相应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加强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1)创新系统管理,提升科学性。在新型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构建中,要形成综合有序的管理创新模式。一是要形成规范科学的系统组成与构架。通过建立井下与井上系统的衔接机制,在突出USP电源、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矿用本安型电源、手持式读卡器、人员识别卡等技术的融合上,形成读卡分站与识别卡之间的双向通讯,加强对井下作业人员的适时管理与动态监控。二是构建安全有效的系统工作原理。在煤矿主要巷道的管理中,在井下距每个分叉口形成相应的工作面管理,相隔一定距离形成无线数据监测站,通过网络或者光线对每一个分站进行计算机的对接管理,从而加强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无线读卡识别,并将相应的信息传输到地面中心主站,形成对煤矿井下人员具体位置以及相应操作环境的及时监控,形成相对稳定的安全管理模式[2]。(2)突出系统监测,提升规范性。在对煤矿井下人员的安全管理中,要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其中,对每一个携卡入井的工作人员,要形成及时的监测管理,通过对携卡人员与机械设备的对接管理,在系统功能安全的过程中,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详细的识别,并进行相应的技术监测。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方式,形成考勤管理与安全管理的运用,通过系统对接,形成对井下操作人员的工作范畴、计划模式、早退、预警信号、滞留时间等,形成具体详实的信息汇整。并在整个系统的存储与查询过程中,形成及时更新与备份管理,增强整个监测系统的功能[3]。(3)强化施工优化设计,提升整体质量。在井下作业的施工质量管理中,要注重从质量的角度进行管理,并注重施工方案的审核,形成整体方案的优化设计。在质量管理方面,要构建质量管理的责任制模式,建立问责制度,并突出在管理中对质量意识的宣传,强化质量管理在井下修井作业中的综合效果。在建立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机制,形成信息化管理在制度运行中的约束效果,同时,要注重加强对施工方案的严格审核。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初审的基础上,结合石油企业开采的实际情况,对地质状况、井下条件等形成具体的分析;在初步审核的基础上,进行内部讨论审核的方式,对井下作业施工的方案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并注重施工方案的灵活性,形成有效的论证,提升方案在实际操作中的整体效率。在增强系统功能的过程中,围绕施工技术与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形成相应的质量控制模式,对于优化煤矿企业井下操作都将有很大的实践意义。(4)优化监督机制体系,提升整体性。在煤矿井下作业的过程中,要强化监督管理的整体作用。在施工中,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针对监督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细化监督工作的具体内容,并结合煤矿企业的发展状况,建立起相应的监督体系,确保监督工作人员整体职责,构建监督信息反馈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出监督管理在施工中的整体作用。细化每一个监督环节,对于技术运用、施工图纸、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的风险系数,形成整体的控制。同时,要加强对井下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管理,强化井下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在进行技术培训的过程中,结合煤矿企业的综合特点,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加强对煤矿采煤技术相关内容的综合学习,让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井下作业的规范化操作模式[4]。

3结语

因此,在煤矿综合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煤矿井下操作人员以及系统安全运用的整体功能.针对当前煤矿井下操作人员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不断加大对井下操作技术与设备的资金投入,不断开发新型的井下作业人员系统,构建相对稳定的信息共享模式,从而为煤矿企业的综合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系统功能,确保煤矿安全操作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增强煤矿的整体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德峰.人员定位系统在钱营孜煤矿的优化与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1):42-44.

[2]韩涛.张家峁矿业公司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17):122.

[3]孟凡臣,高健,韩聪.浅谈地面工程模块化、标准化建设与现场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6):231,207.

[4]王铁军.油田矿区给排水管道施工造价控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7):220.051

作者:苏秉 单位:山西兰花集团望云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