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壮语新音乐的审美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壮语新音乐的审美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壮语新音乐的审美价值

摘要:一群壮族年轻人为了保护和传承壮语文化发起了“壮语新歌”运动,壮语新音乐应蕴而生。壮语新音乐是传统的壮歌与流行的音乐元素相结合的产物,有着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特性,本文试以美学理论与方法为核心,从壮语新音乐的审美特点、审美价值的表现形式及社会功能两方面进行入手,结合民族音乐学知识来分析它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壮语新音乐审美特点审美价值

一、壮语新音乐的审美特点

壮语新音乐是指在传统的壮族音乐元素基础上,运用现代流行的电子流行音乐重新演绎和创作的壮语流行原创歌曲。壮歌都由壮语演唱,以口口相传而得以继承和发展,直到2009年,由壮族音乐家范西姆主编了《壮语民歌一百首》,历经三年的时间收集并整理记录了100首风格独特的壮族优秀民歌作品,这才使得壮歌有了文字记载得以流传,这对壮族民歌的保护已经传承有着非常积极的重要意义。壮语新音乐从2001年前的默默无闻再到2005、2006年时在各大舞台和电视节目上亮相,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走向了一个巅峰时期。之所以能得到广大壮族人甚至是国内外人民的认可与喜爱,就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当时大的音乐环境下如同一股清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鲜明的民族性

壮语新音乐的主要曲调来源于桂西德保、靖西、那坡、田阳、平果等县的壮族山歌、南路壮剧、巫调等,壮语新音乐创作者和歌唱家也在这里诞生,这使得壮语新音乐有着其民族特有的民族特色。哈嘹乐队是壮语新音乐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乐队,自成立之日起,哈嘹乐队便以原生态壮族“嘹歌”为主调,兼容现代音乐元素,融古典和现代、民族和流行于一身,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平果壮族“嘹歌”,也就是壮语新音乐。壮语新音乐是传统壮歌与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合,它也是原生态唱法和流行音乐的融合。继承了传统的男女混音的多部分民歌演唱方法,在现代流行乐队中大胆运用不同民族的打击乐和乐器的编曲技巧,实现了原生态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充分展示了音乐的和谐美。哈嘹乐队的演唱风格,有其时尚元素,融入了新的音乐语言,同时也保持了原生态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壮语新音乐之“新”正体现在它与时代的相融,它是新时代的产物,是在流行音乐文化与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碰撞下产生的。哈嘹乐队,继承了传统嘹歌男女多小组对唱的演唱形式,他们也大胆运用了现代音乐的语言。《月亮》这首作品采用了传统的五男与两女的对唱形式,将流行乐队的电吉他、电贝司及电钢琴一同展现在了舞台上。《月亮》这部作品它是将平果原生态嘹歌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而产生的。一开始由女声用壮语唱出了原生态的动人曲调,接着融入了电子音乐的风格,男声不仅运用了流行的唱法,更采用了沙哑的唱腔,使得整首作品风格上有强烈的对比之处,但又蕴含着对比中的和谐之美。我们不难发现,哈嘹乐队这个作品是真挚感情的抒发,是基于传统的民间风俗上,巧妙地结合了现代音乐的多种元素,他们的演唱不仅具有浓郁的广西地域特色,还富有当今所崇尚的时代感,是一组结合了原生态与流行音乐来演绎壮族歌圩,创新民族文化的新生力量。

(三)融合的必然性

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当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流行音乐具有多样的风格和丰富的形态,很快就在中国发展传播,也催生了中国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占据了中国音乐的大部分市场,对传统民族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影响到了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命运,使得民族音乐逐步走向衰落。传统民族音乐不应该再是一味的一脉相承的模式,而是需要在当前时代的大背景下,结合自身的特点与外来的音乐进行融合与吸收,不断的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符号。在现在这个时代,许多音乐元素都已经被翻来覆去的使用,没有办法给听众眼前一亮的感觉,音乐人需要发掘更多音乐元素来找寻创作灵感,民族音乐便是找寻灵感的一个重要源泉。民族音乐植根于本民族文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民族音乐形式多样,情感丰富,从歌曲内容上大致分为抒情歌与叙事歌两种,有的粗犷而张扬,有的感情细腻。民族音乐表现出来的日常生活、凄美动人的爱情以及所传达的英雄气概和文化内涵对于流行音乐的创作可谓是丰富的宝藏。

二、壮语新音乐审美价值的表现形式

(一)情感美

壮族人民热情浪漫,对待感情非常坚贞,青年男女经常通过歌曲来表达对彼此的感情。《月亮》是平果哈嘹乐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歌曲采用流行元素的电吉他、贝斯以及电钢琴与传统嘹歌的男女对唱形式融为一体,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主旋律由男生运用汉语演唱,歌曲开头、结尾和背景中穿插着女声的原生态壮族嘹歌,一开篇便抓住了听者的耳朵。女声原生态的唱法与男声的流行唱法形成强烈的对比,但又有种异样的和谐。将流行音乐与原生态嘹歌很巧妙的穿插结合在一起,这需要对嘹歌有着极强的掌控力。整首歌是以抒情的方式演绎,运用了一些“月亮”“山头”“露水”“小河”这种极具意向的词语,又非常的贴近日常生活,表达了对心上人的爱慕及思恋,以景寄情,非常细腻的描绘了心中的想法,情感朴实真挚。曲中结尾的一段壮语意思是“与你相依松树下,情诉不完不归家”,与汉语歌词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有所呼应。歌曲本就是用以讲述一段故事、传达音乐家自身的心理的想法和感情,壮语新音乐其独特的形式,更加凸显所表达的情感之朴实和真挚,并不是太过于直白的抒发情感,而是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意境。

(二)形式美

壮歌具有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的比喻、比兴美。这是壮族人的特点之一,在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时更加委婉、含蓄,与西方那种赤裸裸的表达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壮歌中的比兴、隐喻可以被广泛使用的原因。壮歌有一种整齐严谨、朗朗上口的辞藻美和韵律美,能给予唱者和听者极大的感动。壮语新音乐,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壮歌创作曲调的创作手法、歌词的赋比兴和传统作品中所表达的朴素的情感。音程多采用一度、二度、三度级进以及四度跳进,旋律大多呈下降式走向,简单平稳,结构层次清晰。另一方面又融入了时代精神,体现在对节奏的创新、对歌词内容上的抒发和与时代相适应的情感和一种全新的价值观。

三、壮语新音乐审美价值的社会功能

传统壮歌可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这说明这些歌谣代表了当地人民的信仰和精神。人们总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并将其转化为歌谣,进行传唱。壮歌对壮族人们有着太多的记忆,是壮族独特的艺术文化瑰宝,反映了当地的民风民情,是历史文化的一种无形载体,它的存在对于壮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今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壮语新音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种将传统壮歌与当代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的音乐开始出现在许多大型的节目以及重要的场合中。壮语新音乐由于其中流行音乐元素,使得比传统壮歌更通俗易懂,大众接受度也更高,在传唱的过程中,也无形的将传统壮语以及壮歌传播了出去。随着壮语新音乐的不断创新创作,传统的壮族文化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不断的普及,壮语新音乐作为传统壮歌的一种特殊的发展形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壮歌,也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既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壮语新音乐是当代壮族年轻人为了传承和保护承载着本民族文化以及记忆的壮语民歌文化所创造的一种新型音乐形式,是一种科学的、适应时展的传承方式。在其具有功用性的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符合时下人民的需求,对形成壮族人民的文化自觉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晓明.音乐中的文化自觉———壮语新音乐运动及发展原因探析[J].大舞台,2009,(03).

[2]蔡立梅.壮语新歌和它的关键人物[N].南国早报,2006-02-24.

[3]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4]白小琴.嘹歌演唱特点及形式美特征[J].民族艺术,2009,(04).

[5]杨楠.“哈嘹”乐队创作及表演风格研究[J].歌海,2010,(04).

[6]许晓明.民歌新韵薪火相传———壮语新音乐活动纪实[J].当代广西,2009,(17):56-57.

作者:金虹宇 田昀艳 单位:广西大学艺术学院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