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陶行知教育理念在美术教育中的体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陶行知教育理念在美术教育中的体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陶行知教育理念在美术教育中的体现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这一教育理念同样适用于美术教育,本文将初探美术教育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的。

[关键词]陶行知美术教育创新能力

一、美育与创新

1.美育与创新的关系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术教育同样与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教育学家艾斯纳认为:“美术是认识与表现自我和世界的方式,是改变人生和社会并创造未来的力量。”美术活动或者艺术活动,也被称为表达活动或创造活动,美术本就是依赖人类的创造力产生的一种活动,由此培养出的能力就是表现力和创造力。

2.美育与创新的目标

陶行知先生认为:“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与陶行知先生共同生活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术教育家里德和罗恩菲德对于美术教育有着类似的看法。他们俩人结合创造主义理念,强调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以此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因此美术教育需要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有方向地去尝试创新,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的过程

1.意识的激发

陶行知先生提到:“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制约创新精神的因素有很多,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两方面的因素占了很大比重:一是怕输怕没面子的心理框架,桎梏着很多个体。追根溯源还是学生在受教育初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与关怀,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不敢去尝试突破。二是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得到教师有意识的训练,一种将知识储备自主转化为实践性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训练。什么才是知识的本质?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寻求突破,继续为后人累积新知识,以创新动能造福人类社会,才是知识的本质。孩子学习基础知识,然后有方向地去犯错去尝试创新,这才是有价值的。

2.教学的引导

美术课程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适当的美术学习依赖于良好的课程设计。不同的课程侧重点不同,例如:实践性体现出艺术的本质,是一种表现性的再现;而愉悦性同样是儿童艺术教育十分重要的,必须追寻的。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为美术教学提供了知识和技能储备;通过对学生特点的观察和把握,对教材的理解和研究;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和谐有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孩子热爱美术的情感,鼓励他们对已知或未知的美术世界进行探究和冒险,使美术成果创生于过程之中,让学生真正获得美术素养。教师需要负起引导的责任来拥抱美术教育的可能性,并欣然探究可以达到这种可能性的更多途径。

3.培养的能力

美术教育家艾斯纳认为:“美术的功能在于给予人类想象力,调动人类的各种感觉,能够提供由人类潜能驱动的题材。”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去注意观察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领域,跳出以往惯有的知识经验,从而发现新的价值。与此同时当学生们被要求表达一件美术作品带给他们的感受,他们必须通过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才能做到。当然孩子们还能通过美术创作,将语言难以表达的事物呈现出来,扩展自身的意识。

4.习惯的养成

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儿童不是用规则就能教得好的,因为规则总是很容易被他们遗忘,如果你认为什么是他们必须做的,就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是创造机会,让他们进行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其在他们身上固定下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就能自然而然地发生作用了。”美术教育同样在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后需要及时加以培养和巩固,让孩子将好的创意通过展示欣赏、互相评价等多元化的方式传递开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发现是有价值的、与众不同的。这样的激励要落到实处,让孩子明白自己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善于表达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自己保持,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孩子经常创立这样的环境与机会,及早开始锻炼培养孩子。

5.当代的响应

如今的校园中引入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艺友制”,充分借助本土的民间艺术达人,发扬本土特色艺术文化,如剪纸、印染、陶土、版画等。除了在课堂里,当代的美术教育也已经延伸到社会上,美术馆定期举办的“美术馆里的美术课”,聆听大学专家现场讲授,还安排了观摩画家现场作画等活动,让孩子零距离接触殿堂艺术。博物馆的公共开放日,孩子们除了能听到展出的历史珍品的相关知识讲座,还有机会亲手触摸有着千年历史的出土文物,这让孩子们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艺术体验。

三、结语

美术学科不像有些学科,成绩能直接反应学习情况,美术能力体现得速度很慢,收获却是扎扎实实,是属于自己的。在美术教育的引导下,帮助学生认清环境变化,让其敢于跨出舒适区,追求本质的创新,才能永葆成长动能。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作者:凌青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