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马克思曾经说过:“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客观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得以体现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关键词:教育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影响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原因不足的成因分析
(一)校园内部环境因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内部环境因素分为校园文化环境和校园物质环境。在校园文化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占据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是否具有亲和力、亲和力的深浅程度都与教师密不可分。当今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在教书工作中不能完美解决学生的学科问题,在育人工作中对学生缺乏沟通与关爱,使得自身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毫无吸引力与亲和力。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仍运用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多元文化背景沐浴下的大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对老派的灌输教学法感到厌烦与排斥,进而对课程内容提不起兴趣,更别提去深入了解和钻研所学知识了。在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中,学校部门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重视程度,未能提供足够的财力物力支持,部分学校仍在用传统的教学载体进行教学,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达不到新一代“95后”大学生的期望值。
(二)家庭环境因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环境受到一定的代际结构、经济因素、和睦程度和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与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不断运行,家庭结构、家庭教育行为和家庭经济状况处于不断变革之中,这对家长们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每个家庭处于一定的社会阶层之中,父母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所处家庭的社会阶层。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经济收支状况,对子女的教育状况重视程度、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也不尽相同。尽管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不断提升,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都得到了质的飞跃。然而,不同因素导致了个人发展机会与发展条件存在差异,在齐发展的前提下仍存在着家庭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家庭的富裕程度决定了提供给子女的物质保障和教育环境的优越程度,以及对子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源远流长的。一个人在成长中从家庭中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与爱,有利于其塑造健康的心理和思想品德,一个人家庭的和睦程度也有助于之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
(三)社会环境因素
在经济飞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用户的主力军。尽管网络信息所具有的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的特点,能帮助人们快捷高效地获取信息和与他人沟通交流。但目前我国网络信息监管体系仍不够完善,这让大学生在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环境时易被不良信息所诱导。大学生正处于对一切充满好奇心、探索世界的时期,但在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时缺乏所需的甄别能力;在面对有用的信息时又缺乏将所得信息结构化的组织能力。部分大学生在受到暴力、色情和盲目崇外等不良思想的污染后,易对我国政治生态产生怀疑与否定,进而曲解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冷漠、抵触的情绪,体现为学生思想道德受到扭曲,存在价值观错位、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在政治活动中出现不参与、被动参与、消极参与等表现。这种错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若不加以纠正会让大学生的人生之路偏离正确的轨道、甚至对家庭和社会产生不良后果。
二、从教育环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一)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最直接深入的影响作用,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必须紧抓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在熟知自己教学知识领域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的综合知识体系和品行道德,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成长途中“知识的引路人、品行的榜样者”。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也应结合每个学生和每堂课程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媒介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专注度,把学生的心拉回课堂中来。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能让学生产生信服、崇拜、尊敬的感觉,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能让学生将对自己的好感转移到课程学习之中,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亲和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校文化环境的提升离不开物质环境的改进,学校和谐有序的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设施的支持。学校领导班子要重视学校绿化工作、教学楼的规划和各种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对物质环境的优化要予以充足的财政支持,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心、方便的生活学习环境,同时加强学校学习、生活和工作场所的情境建构,让真实情景与虚拟情境相相结合,不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学生们在自由悠闲、具有文化底蕴的空间里学习和生活,会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爱校、尊敬老师、努力学习的思想感情。
(二)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
在2016年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3]大学生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其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从出生起便被原生家庭所影响。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首先要拥有耐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父母要尽己所能努力工作为家庭提供相对优渥的生活条件、为子女提供相对优越的教育条件;与此同时,父母要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家庭价值观,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视家教家风的继承与发扬,坚决抵制社会不良思想的侵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夫妻合力、以身作则,用自己榜样的力量去感化子女。让孩子从小便懂得什么是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知道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和思想道德,用一颗真善美的心去拥抱他人、拥抱世界。在此基础上还能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意识水平,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产生认同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三)营造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能为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人才支持,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的建设有利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祖国的明日之花,为了确保花朵的茁壮成长,社会必须提供一个自由平等的大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只是学校的一项课程,脱离了社会的课程教学只是“镜中月,水中花”。一个缺乏自由、专制武断、阶级分化严重、财富两极分化的社会很难开展国民思想政治教育,更别提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国家要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出台法律法规坚决整顿不良场所、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通过宣传正能量的人物事例重视榜样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言行举止;在经济上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平稳地提高国民收入,这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经济基础与支撑,让大学生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的金钱观与消费观;在社会保障方面建立健全公平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让全体人民平等地享受教育、就业、工作等权利,缩小贫富差距,让大学生在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文明和谐的社会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7.
[3]从家出发:的“家国情怀”[N].人民日报,2016-12-14
作者:罗忆乔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