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将美感教育融入物理教学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将美感教育融入物理教学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将美感教育融入物理教学浅析

【摘要】新课改之后,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已经变成了全面发展,美育已成为培育学生的重要方面.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也可与美育紧密结合,本文通过研究高中物理与美育的关系,从物理学史、文学艺术、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入手,将美感教育融入物理教学,以便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

【关键词】美感教育;高中物理;物理实验

1美感教育的重要性

美感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表达、感受、引导、欣赏和创造美.审美教学对学校的素质教育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必须不断训练与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对美和丑的识别能力,训练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训练学生创作美的才能.

1.1美育引导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

审美观点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的态度和观点.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不同,其审美观也不同.即使面对同一个现象或艺术作品,人们也可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有些是高尚的,有些是庸俗的.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教他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庸俗,从而对生活艺术作出正确的审美评价.

1.2美育培养学生对各种美的感受能力

学生的审美观是敏感的,但审美方式带来的情感体验不一定是健康、高尚、有益身心健康的.例如,在《蒙娜丽莎》的绘画中,有些人感受到了宁静温柔的美,形成了健康积极的审美兴趣,但有些人在体形上寻求感官刺激和低品位.有些人看到其中包含的数学知识和价值,另一些人认为这只是一幅图画.因此,要教导学生欣赏美,必须注意引导他们热爱美,追求高尚的东西,远离低级的东西,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品格,改善他们的精神环境,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1.3美育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还注重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美,注意环境美化,注意行为举止文明、仪表端庄、待人接物谦逊.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欣赏和表演活动,培养和发展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对于艺术才能突出的学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爱好与特长.美育对学生的发展中十分重要,美育培养学生对价值和社会伦理准则的理解,并让学生对其产生热烈情感.依靠美育可以获得美和道德的善,获得鲜明的辨别力.

2美感教育与高中物理的关系

美育过程是指教师按照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利用审美经验指导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活动,养成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才能和审美意识的过程.对高中物理教育而言,美育是利用物理学基础知识培育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1物理教学中的美感教育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师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走自己的教学道路.教师的审美教育主要体现在板书、肢体语言教学的经验和学习上.美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高中物理课上,美无处不在.高中物理的艺术性、科学性和创造性是美育的体现.

2.2教师应重视物理教学中的审美问题

很多人觉得物理比较刻板,一丝不苟,容不得出错,枯燥又乏味,通常把物理与简单的电子器件联系在一起,而且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教授书本内容,不去体现所教授内容的科学之美;其实,要想真正体现教学审美,教师就应该注意物理学教育中的教学审美问题,要认真思考设计教育过程,将物理学知识融于美学教育之中,利用物理学美学来影响学生,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2.3高中物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高中物理给学生的印象是难以理解,以至于许多学生都存在先入为主的观念,从心态上就没有正确对待物理学习.而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的热爱,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可以作出合理解释.高中物理的美育是让学生从生活中提高鉴赏力,提高追求事物的严谨性、科学性态度.同时,在面对权威时要敢于大胆质疑、不畏权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创造力关系到社会的发展,高中物理要培养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想可探索宇宙奥秘,可研究万物规律.高中物理要让学生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3美感教育融入物理教学过程

美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理教师在美感教育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美感教育融入物理教学过程,让物理教学过程体现美感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情趣.

3.1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物理学处处渗透着艺术之美,不仅体现在物理学的神奇现象和操作上,还体现在物理规律的探索与表达上.物理学在探索物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展示着自身的科学之美.很多学生在遇到物理难题时,都会怀疑自己为什么要选择学习物理,作为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从理想到现实逐步引导,从物理的应用性强对于自身发展会有帮助到自己想了解天空颜色的秘密、想追求曼妙的极光、想给黑洞揭秘……高中物理作为揭秘的起点,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课程.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的艺术美.物理是声电光热、实验操作、公式原理……枯燥乏味,其实,物理本身是一件艺术品,具有艺术美.

3.2实验造就物理的美感

物理的美感还表现在物理的实践教学中.因为物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要学好物理,动手能力至关重要,对实验问题的认识与探讨是重中之重.老师要想教好物理,就应该首先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去学物理.让学生在实验中去探究物理规律的奥妙.例如在学习匀加速的内容时,巧妙利用好打点计时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动手测量,动手总结实验规律,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去发现物理的美,培养学生的美感.对称美在物理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与斥力、磁生电与电生磁等.学生在观察这些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感受到物理的美感.例如在讲授大气压时,用纸片托起水,让学生试试做马德堡半球实验,进一步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在研究动量与冲量时,让粉笔从同一高度下落,观察在不同材质的桌面上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简单实验来验证物理规律,让物理规律体现出美感教育,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的痴迷与追求.

3.3美感的前提是概念基础

物理学的应用性很强,注定了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不像人文学科看起来那么轻松,物理的学习过程从一开始就需要牢记定律、公式.一个学生再有天赋,也需要运用公式以及规律解决问题.物理规律就是准确反映物理本质的过程,是一代代物理学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综合,构建出了现在的物理学,是对同一类事物的本质反映.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快速理解并记忆推导公式,让学生去详细理解公式的演化过程,把握规律的过程就是美育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在深刻理解物理公式、规律、概念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育.

3.4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示范实验,学生往往对实验很感兴趣.然而,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不能集中精力,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演示实验.教师必须在实验的每个阶段对学生提出要求,以便他们能够正确地观察.例如在分子尺寸测量实验中,老师详细介绍了实验的目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用油膜测量分子的尺寸,用简化的模型放大分子,告诉学生小球仅仅是理想化模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对规律美的追求.

3.5利用文学艺术渗透美学

文学艺术是美感教育的重要源泉.诗意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在研究科学的过程中带上美的观念,就能得到更加美妙的结论.例如在教学简单机械内容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来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分析作答,顺势推导出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运动对象与参照物的关系.另外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可以从窗花中读出凝华现象,也可以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品味液化现象.在学习光的反射时,可以从“镜中花、水中月”作为引出对象,再到“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哪个更圆?哪个更亮?”的歌词,在总结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基础上,说明了物体与像的大小和距离是相同的,并形成了一个虚像.在展示学习能力时,可以采用打油诗的形式:“一点两行,然后画一个刻度扇形,箭头表示方向”.教师要尽可能地饱含热情,认真探索,激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不断学习.

3.6巧妙运用比喻渗透美育

比喻手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点,尤其是物理学的微观粒子部分的内容.例如在学习摩擦起电时,如果仅仅是直白地告诉学生谁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谁的能力弱,然后得出电子显示正电或者负电,学生会学得一团糟.但是如果巧用比喻,原子核带正电,一身正气,要占据核心位置,在最中间;电子带负电,负能量太多,靠边站.当正义大于负能量之时,就是显示正电,反正则是负电.再如,当学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通常可以把导体比喻成一条街道,把街道上的人比喻成自由电荷,过往行人碰撞的几率越小,说明电阻越小.当街道越长时,碰撞几率越大,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用柏油路与土路比喻导体的材质,很明显,所有人更倾向于柏油路,阻碍作用更小,即材料的性能越好,电阻越小:在经过一条河时,摆在面前的两座桥,一座是独木桥,一座是很宽的木桥,所有人也会选择更宽的桥,即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将自由电子的遭遇比作人在道路上的选择,影响电阻的因素很容易就能被学生所理解.巧用比喻既能让课堂活泼有趣,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作为一个优秀教师,要与教研组共同努力,不断打磨学习课程,提高自己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7利用物理学史和前人成就提高学生积极性物理学的发展是一部充满趣味的史书,学习物理学史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尊重、献身科学的信心与决心.例如在地心说向日心说发展之时,哥白尼面对教会的暴行,不畏权贵,他的名言“我死了,地球照样在转动”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激发学生的正义感与使命感.在富兰克林用风筝接引雷电时,他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无数的先辈物理学家用自身的言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人不断砥砺前行.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感染,让学生真正品味研究科学的快感,使学生的思想不断升华.教师要不断地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不断地研究美感的渗透和技巧,使美感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

4结语

美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无处不在,作为教师,最关键的就是将美感教育融入知识教学中,在物理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表现美、感受美、趋向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利用好物理学史培养学生追求物理的精神,利用好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文学艺术与物理相结合,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殷传宗,等.物理教育学研究[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乔际平.物理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陈云彩,黄福琴物理教学的体验式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8(3):53.

[4]刘力,吴国平.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理论构想与实践策略[M].教育研究,2004(9)

[5]刘美凤.教育技术学的知识构成研究[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4(3)

[6]易凌云,庞丽娟.教师个体观念:反思与改善教师教育的新机制[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4(7)

作者:陈庆远 单位:广西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