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博物馆美感教育功效发挥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博物馆美感教育功效发挥方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博物馆美感教育功效发挥方式

本文作者:叶春辉 单位:太原晋祠博物馆

美育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和巩固。加强博物馆美育功能是培育创新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的需要。培育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美育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激情,培养和发展人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博物馆的许多展品如四川三星堆发掘的“太阳与鸟”,甘肃出土的“马踏飞燕,”莫高窟的“飞天”等都表现了古代先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和想象力,激发后人的创造欲望,弘扬创造精神。人的创造性与爱美追求美是分不开的。美感对于科研中发现新规律,创建新理论,有着重要作用。自然界是有规律,有序的,有简洁、对称和谐等形式美的特征,科学家往往为追求美的形式,追求真善美而发现真理。选择就是发明,选择往往由科学家的美感所支配。美育有利于科学家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科技的发展。

加强博物馆美育功能,是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新文化的需要。博物馆藏文物,藏图书,藏人才,有其发挥美育功能的优势,博物馆有许多专家学者,他们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审美素养和丰富的经验,熟悉历史文献,关注考古成果,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特色及历史演进。既有美学审视又有理论阐述,有的还学贯中西富有比较研究成果。中青年的新秀也在他们带领下茁壮成长。博物馆的藏品展品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许多珍品反映了当时作者的品格爱好、审美情趣和美的创造力,是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博物馆美育要由经验上升到理论,要研究博物馆美育的必要性和美育的规律。从理论上完成保存意义的博物馆向教育意义的博物馆的全面转化。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而且经过相当的历史传承之后最终会消亡,因此保护它,尽量延续其存在的寿命,是必要的。保护是基础,是前提,必须坚持保护为主的方针。但是仅为保存就失去了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博物馆是服务于社会的公益事业,始终以社会效益为准绳,社会要求博物馆使用实物教材开展美育。要研究博物馆美育的教材。从零星、散乱藏品的个别局部研究走向系统收藏,系统的、整体的多方位的研究,使博物馆的实物教材有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通过研究出成果,出人才。博物馆的专业人员、讲解人员通过研究藏品、展品提高审美能力和知识水准,为博物馆美育提供了人才保障。要研究观众。博物馆的美育既要重视藏品展品的价值,又要转向重视人的价值,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美育不仅要注重教育内容的典型性,系统性,而且要注重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必须尊重作为学习主体的人,要对观众市场进行研究,对观众的审美意识、审美要求进行调研,要重视观众的反馈意见,以便充实博物馆的陈列内容,提高讲解水平,提高美育效果。

博物馆的美育应当树立大美育观。博物馆的美育不能局限于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的范围内,这样既缩小美育的外延,又降低了美育的内涵。博物馆的审美活动对人的生理、心理、品德、情感、知识、能力会产生全面影响,能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博物馆的藏品、展品有千姿百态的美,通过欣赏,启迪智慧,启迪人的思维,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我们把智育寓于美育之中,美的欣赏使人增长知识,启发思维,引导观众去掌握、发现客观规律。我们把体育寓于美育之中,以健全的精神、健康的体魄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博物馆要努力打造文化休闲审美空间和审美交流的互动空间。发挥博物馆的美育功能应该打造高品位、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化休闲空间。博物馆周围环境要优美,博物馆的建筑要优美,富有地方特色和个性,要追求设备、设施的齐全,给人以舒适、轻松与亲切,要追求美感,构成环境设施的种种艺术语言、形式、手法的协调一致,形成审美意趣,使人在参观中获得心理愉悦和精神享受。博物馆要努力打造审美交流的互动空间。如文物的陈列要结合本地的文化特征,突出地方特色及其历史位置和自身的艺术价值。要诠释出展品美的意韵。观众在欣赏文物展品时,应该受到展品说明和讲解员的引导和启示。讲解时从形式到内容都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讲解员要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充分揭示展品美的独特性,生动性,让观众获得美的享受。

博物馆的美育要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普及的基础上提高。马克思在他的《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于没有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可见,观众要欣赏美,必须要有起码的审美条件。要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必须树立高尚的审美观。为了使观众自觉地接受审美教育,博物馆要做好美育的普及工作,要举办丰富多彩的审美休闲活动和宣传活动。博物馆要与有关部门配合,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站、手机发短信等新闻工具,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博物馆美育活动的信息,介绍展品的展览情况,介绍展品的美学价值和审美常识。博物馆的专家与学者既要编写《晋祠志》这样的系统专著,又要编写《晋祠文物丛谭》这样深入浅出,文笔优美的介绍文物精品和普及美学知识的书籍。博物馆要引导人民群众参加各种审美实践活动,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力。这些活动有欣赏性的,也有创造性的,还有研讨性的。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观众,博物馆举办报告会、研讨会、系列专题讲座、热点论坛、名人名曲欣赏会、文艺演出、古乐器演奏等审美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美的创造力。

不断提高博物馆专业人员的水平是发挥博物馆美育功能的关键。作为博物馆美育的老师,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既要有考古、历史、文学、艺术、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又要经过系统的审美理论教育,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较高的审美能力。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