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美育人才培育及发展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美育人才培育及发展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美育人才培育及发展探究

本文作者:王怡、付立忠、傅泽田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美国,高校美育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世纪40年代倡导的包含美育、体育等的通识教育,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高校在招生过程中非常注重选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而美育作为考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更受到考官的重视。麻省理工学院1997年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指南》手册指出:“作为本科生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麻省理工学院设置了内容丰富多样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教学计划。”学院开设了为数众多的美术、音乐类课程供理工科本科生选修,其音乐系所开设的课程就超过30门,这些课程包括音乐基础、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和艺术表演等,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艺术学习的要求。美国的许多高校还通过建设自己的艺术馆来熏陶学校的艺术氛围,提高学校师生的艺术修养。以哈佛大学艺术馆为例,该馆保存了15万件从远古到近现代的艺术珍品,供学生观赏和学习,同时还通过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艺术活动节,让学生从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中体味不同时代文化艺术品的魅力。

近代中国高校的美育始于蔡元培先生,“美育”一词即是蔡元培先生由德文sthetischenErziehung翻译而来的。蔡元培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将美育思想推广到其教育实践中,把美育同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教育、世界观教育一起作为教育的五项宗旨,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同。1920年他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提出:“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这四项是一样重要的,不可放松一项的。”[2]并进一步指出:“教育的方面,虽也很多,他的内容,不外乎科学与美术。”[3]担任北大校长期间,蔡元培先生指导北大开设了美学、美术史、音乐课程,并亲自讲授美学课程。这一时期,受蔡元培先生美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国内多所高校分别开设了美术、音乐、雕塑、书法等课程,并成立了众多的艺术社团和研究会,提高了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高等教育的目的定位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上,因此美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8年,国家教委在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了《在普通高等学校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提出高校必须重视美育;1991年,全国高等美育研究会成立;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继续将美育放在与德智体同样重要的地位。

我国高等院校中的美育主要通过以下途径:首先,开设专门的美育课程。目前,各类高等学校都开设了美育课程,这些课程涵盖音乐、美术、艺术欣赏等多个方面。艺术是人类智慧、精神、情感最伟大的产物,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不仅是具有艺术天分的和专业追求的人的人生需求,也是人类整体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美育课程的学习提高了高校学生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陶冶了学生的艺术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将美育同专业学习相结合。科学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科学中蕴含着艺术,艺术是科学的表现形式。康德说,“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只有将专业学习和美育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已逐渐将美学思想渗透到专业学习中,数学之美、建筑之美、生物之美等专业美育概念不断形成。美育同专业学习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高校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学习美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可以使高校学生深刻了解所学专业的艺术性,提高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科学技术在艺术中获得灵感与动力的例子,在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屡见不鲜。第三,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美育。高校校园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其艺术性、趣味性、大众性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成为高校学生日常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国内高校充分利用大学生热情、活泼、积极的特点,通过各种校园活动来开展美育教育,并通过党团组织和学生辅导员给予正确引导,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美存在于高校活动的各个方面,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美育教育,既能发挥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又起到了发现人才、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作用。

美育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更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艺术修养作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世界是与人类密切联系的全部事物组成的综合统一体,它具有多层次、多属性的特点,世界上的事物有好有坏、有美丽也有丑恶,人类利用感觉器官认识到的仅仅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内在实质则需要通过正确的世界观。蔡元培先生指出:“美育是现象世界过渡到精神世界的一个桥梁,美是普遍的,是超脱现实利益之上的。”美育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事物、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而美育则是培养青年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美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其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力,并通过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最终形成专业创新能力。纵观世界,在所处领域取得创新性成绩的人,大都具有一定的艺术和美学修养,许多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本身就是艺术家,钱学森先生曾说过:“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钱先生本人不仅是科学大师,还在音乐、绘画、摄影等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

现代社会中的激烈竞争、巨大压力和不平等现象,常常会引发青年学生的焦虑和不平衡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近年来,大学生犯罪事件屡有发生,与部分学生缺乏健全的人格是有一定关系的。要解决这一问题,美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美育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认识到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抵制社会上的“功利主义”诱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帮助青年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中国农业大学美育教学实践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学校生源一半以上来自农村和中小城镇,学生艺术基础比较薄弱,针对学校实际和人才培养要求,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美育,提高学生的艺术和美学修养,促进了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为推进学生美育、体育的学习,提高学生“体美”素养,学校成立了“艺术和体育教学部”,负责全校的艺术和体育教学,其中艺术教学部共有9名教师,负责全校学生的美育教学。2011年春季学期,艺术教学部共开设50多门美育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这些课程涵盖美术、音乐、摄影、艺术欣赏等多个方面。美育类课程的开设,普及了广大学生特别是艺术基础薄弱学生的文娱基础知识,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学校按照主管部门的安排,每年招收一定比例的艺术特长生,他们承担校艺术团的排练和演出任务,并编入学校普通班学习。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在推动学校美育发展,活跃学校艺术氛围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方面,艺术特长生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活动,繁荣了校园艺术生活,为学校取得了荣誉。近年来,以学校艺术特长生为主的艺术团参与了奥运测试赛、奥运会开闭幕式大型演出、国庆60周年广场联欢和合唱、青春万岁、五月的鲜花等大型活动,充分发挥了艺术带动与艺术感染的良好作用,提升了学校的形象。另一方面,艺术特长生活跃了学校的艺术氛围,提高了普通学生参加文娱活动的积极性。据统计,艺术特长生所在的班级和专业,学生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和学习的比率均高于没有艺术特长生的班级和专业,而艺术特长生也通过与普通学生共同参与专业课的学习,提高了自己专业水平,取得了双赢的效果。艺术特长生在专业课学习、读研深造以及就业上均表现突出,成为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为丰富学生们的文娱生活,学校积极支持校内艺术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截止2011年12月,学校共成立包括大学生艺术团、摄影协会、黑白灰话剧社在内的10多个艺术社团。艺术类社团已成为学生自我美育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学校美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校内的各类艺术活动,大部分是由学生社团组织和参与的。学生通过自愿方式参加艺术类社团,将个人的兴趣爱好同社团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促进了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活跃了学校的艺术舞台,增强了学校的艺术氛围。学校对于艺术类社团一直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通过提供场地、安排经费、聘请校内外指导教师等多种方式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还将艺术推广与实践服务相结合,为艺术团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由于受教学计划和美育师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开设的美育课程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所有学生艺术课程学习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学校以“名家论坛”为平台,聘请社会上有较高造诣的艺术名家来学校开展艺术讲座,通过演讲和现场表演等方式向学生们传授艺术知识,受到了学生们的热情欢迎。近年来,先后有李延声、章金莱、谢芳、顾长卫、蒋雯丽、拉苏荣等多位艺术家走入农大“名家论坛”,以他(她)们高超的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感染了农大学生,促进了学校美育发展。

高校美育发展若干建议

在新时期,高校把美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有力地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毋庸讳言,我国高校美育与欧美高等院校美育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学校缺少艺术氛围;美育课程建设未受到足够重视;缺乏专业的美育师资。对此,结合中国农业大学在美育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特对国内高校美育发展提出建议。

美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与德育、智育、体育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增设美育为高校必修课,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美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边缘化地位,为高校学生提供美育平台,促进高校学生美学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将美育设为必修课,有利于美育受到高校内部和外部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高校美育师资、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要像体育教学一样,设置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综合反映高校美育的软硬件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政府兴建了大量的剧院、美术馆、音乐馆等文艺场所,这些文艺场所在繁荣社区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国内高校由于受资金、场地等因素的制约,仅有少数几家建设了自己专门的美学馆、音乐馆等学生文艺活动场所。针对这一现状,国内高校可以采用“社区参与”的模式,让高校师生参与到社区艺术活动中,共享社区文娱设施。

美育师资缺乏一直是国内各个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理工科院校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与之相对应,校外存在着众多高水平的音乐家、画家、美学家等艺术人才。通过引入校外美育师资,一方面可以缓解高校美育师资缺乏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社会上先进的音乐、美术和审美思想传播给高校广大师生,还可以通过校外艺术家提高美育教师的艺术水准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