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非专业艺术教育美育进展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王尧 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真正兴趣的创建,是引导其建立自身主观的兴趣点,从最初的“表象直观兴趣”演变为“思考主观兴趣”,这是兴趣培养的根本意义。这比拿新鲜、有趣的事物来引起关注而产生的短暂兴趣更为重要。短暂的兴趣只是一个单纯接受的过程,没有持久性,其具备的特点就是“能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但是一旦热情消失,就会弃之而去。所以如何将这种直观的“直接兴趣”和能产生其他影响的“间接兴趣”结合起来,才是关键所在。
真正的兴趣培养应该具有包容性,不具有排他性。这不仅体现在授予者———教师身上,同时也会在接受者———学生身上有所体现。在学生接触艺术,对其有基本了解后,往往会产生创作欲望。这一时期,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学生的表现力和热情最为高涨。由此而产生的兴趣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会对其所学进行大量和深入的研究及创作。这时博览其他作品,采纳众家之长,将会延长兴趣维持的时间,并且巩固兴趣在今后学习中的地位。包容能避免学生思想的禁锢,不让其思想越走越窄,最后消失于无。这和前面提到的“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何延续和巩固学生的自身兴趣。杜威认为“兴趣只不过是对于可能发生的经验的种种态度,它们不是已经完成了的东西,它们的价值在于它们所提供的那种力量,而不是它们所表现的那种成就”。[1]这里的兴趣不仅体现了学习过程,还体现了学习广度。跳出课堂书本之外,创造新的学习点,这才是培养兴趣的本质。
在杜威看来,“兴趣是居间的事物———即把两个本来远离的东西连接起来的东西”。[2]这就是学习的一个过程:从学习的起始阶段到最终成就。可以这样说,兴趣就是连接一个事物起点与终点的直线,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
去功利化体现公共艺术教育成长
正确兴趣的建立,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石,随后就是其成长阶段。这个阶段缓慢而艰辛,在前进的过程中往往进一步退两步。前面曾提到,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美育特点是纯粹的人文情怀,这就需要一个相对纯净的学习和接受环境。这里所说的纯净并不是不知世事的一尘不染、阳春白雪,而是一种对艺术审美最为纯粹的感情。因为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并不是以教授专业生存技能而存在,而只是对于学习者自身审美素养的修炼。但功利化的追求成了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壁垒。在专业艺术教育中,近年火热不减的艺考、送孩子去上“大师班”的教育投资都是艺术教育功利化下的产物。在功利化的影响下,学习者的求学目标已不再单纯,最初的兴趣已转变为对于成功的一种扭曲的执着。不可否认,这是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下不可避免的产物。但是反观公共艺术教育,其前景更为让人担忧。功利化的结果让公共艺术教育乏人问津,大量的教育资源缺失、严重的师资不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蒙上一层阴霾。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功能所反映出的审美素质提升、人文情怀关注被移放至角落。只有跨过这一难关,公共艺术教育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2006年是公共艺术教育的转折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在公共艺术教育去功利化之路上砍掉了第一根荆棘。文件中指出“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开展”。这让公共艺术教育再次得到了重视,课程系统化、教材规范化,让学习者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提升了其审美素养,更具有人文包容性。艺术不再是专业艺术学习者的舞台,大众一样可以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才是公共教育普及的目的。公共艺术教育去功利化,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民族凝聚力的增强都有着重要影响。在无形间,公共艺术教育提升了社会整体的“软实力”。
中国的艺术教育源自于西方社会。西方艺术教育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功利化的问题。从西方文艺复兴的艺术辉煌,到德国艺术教育运动的兴起,艺术教育走向了辉煌。二战之后,艺术的舞台由欧洲转至美国,艺术教育也随之产生变化。科技的兴起导致了艺术教育普及的缺乏。列维•史密斯在《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一书中提到“今日美国降低审美教育需要和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可悲困境”。[3]大环境导致了教育行业产业化、模式化、功利化。我们同样也会经历这一过程,但及时调整策略,可以减少我国公共艺术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只要问题得到了重视,自然能找到改正的方法。功利化问题是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必会碰到的问题,但既然已有既定的发展目标,就能发现问题并逐个击破。相信公共艺术教育事业必会稳步提升。
审美经验:公共教育的里程碑
审美经验即人们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时直接感受到的一种特殊的愉快经验。相较专业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经验更可让大众从宏观、直接的角度近距离接受美。因为其受众面更广、更多元化,一定的审美经验既避免了机械式的唯物主义理论的狭隘偏见,又可让大众不要撞入唯心论的死胡同。
公共艺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学习者能通过自身训练,获得正确的审美经验,而不是拿来主义的一锅端。就好比吃饭,如果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那只是粗浅的生理满足。如果换个角度,同样可以变成艺术。杜威在《艺术即经验》这本书中曾说道“吃饭也可以给人审美的经验”。不是单纯的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从健康、营养、卫生,乃至色香味的角度去考虑饮食,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同时更提升到了一个艺术层面之上。
由此看来,审美经验的培养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可谓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教育的成功之处就是教会人们自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审美经验的培养就是让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精神能够融入到学者的思想深处,通过不断地学习锻炼,修得正果即所谓“懂得”。
杜威把“经验的圆满”视为艺术的特征。在杜威看来,达到圆满状态的经验即成为艺术,成为审美经验,成为其他样式的经验的榜样。在《教育中的艺术和艺术正宗的教育》一书中他说道:“艺术内在地是教育,教育也可以成为艺术,使艺术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必须实施相应的教育。”[4]遵循杜威的教育理论,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经验重在让学习者自我修炼,意会艺术的本真与美,能够自己从中提炼出适合自身美育培养的元素。能够做到批评、改变、提炼、包容一切艺术。这就是公共艺术教育中审美经验的修炼。艺术教育培养了人的审美,审美经验的极致就是艺术。懂得了审美经验的重要,就能在今后的公共艺术教育中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