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思政教育论文:美育对思政教育的作用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思政教育论文:美育对思政教育的作用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思政教育论文:美育对思政教育的作用探究

本文作者:刘玲灵、徐成芳 单位:沈阳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的本质力量指的是人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些基本的属性和能力,如智慧、品格、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审美力、理想、情感、兴趣等等。美是由内容和形式两部分组成的。从对美的欣赏过程来看,人们总是先接触这些对象性的形式,然后通过形式去感受它的内容的美与丑。总之,美就是以满足人感官的物质形式来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与欣赏。其次,我们还要弄清审美的内核,而要弄清审美的内核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了解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世界上的美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在这些丰富多彩之后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即美的本质,它决定了这些各不相同的东西为美。这就涉及到一个哲学的范畴本质-现象。

第二,我们还要知道美的出现是与感受美的主体有关,只有联系到这个主体,美才能够被阐述,美从主体的知、情、意结构中得到基本定位,又进一步在情感和感性中定位,这个感受美的主体就叫审美主体。美感它不是审美主体的认识,而是审美主体的体验。王夫之一再强调:“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2]审美体验是与生命、与人生紧密相联的直接的经验,它是瞬间的直觉,在瞬间的直觉中创造一个意象世界(一个充满意蕴的完整的感性世界,从而显现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

第三,我们要明白审美要有审美心胸,有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称之为“平常心”,有的称之为“童心”,有的称之为“闲心”。宋代大儒程颐有首诗中“,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予人乐,将谓偷闲学少年。“”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经。万事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颐的意思是说,有了“闲心”,人才能从天地万物、风云变态中获得一种精神享受,使自己超脱贫富贵贱等实用功利的烦恼,达到“从容”、“自得”的境界。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文学家都认为一个人的“闲心”,即审美心胸乃是他们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有了“闲心”,就有了审美眼光,那样他才能在很平常、很普通的生活中发现美。

综上所述,审美的内核就是审美主体在了解什么是美的基础上,以审美的心胸去进行审美体验的活动。

美育的特点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以美学为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它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首先,美育具有以情感人的特点。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亚里士多德也曾经说过:“说服是通过使听众动感情而产生效果的,因为我们在痛苦、欢乐、爱和恨的波动中会做出不同的决定”。情感是师生间沟通的良好桥梁,作为教师更应借助情感投入来打动学生的心,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情,这样会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其次,美育具有给人以精神享受的特点。传统的“注入式”“、灌输式”“、填压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容易给学生以压抑感,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而靠美的力量、用美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为他们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气氛,会让他们在精神享受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问为什么,去探究他们所不熟悉的陌生领域的知识,从而把所学知识内化。

再次,美育具有润物无声的特点。审美教育是一种通过逐步熏陶、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来使人的思想或认识逐渐发生改变的教育方式。孔子特别重视审美教育,他认为个人的情操修养和国家治理的理想境界都最终取决于乐教。孔子认为一切说教比不上乐,其他艺术的美的教育也比不上乐。孔子想通过这种特殊的美感教育,使人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从而使人因心境美而达到道德的最高层次———仁。

最后,美育具有提高人的人生境界的特点。美学精神的内涵在于追求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即审美的人生境界,因此,美育具有提高人生境界的提点。

关于境界的释义一共有三种。第一种,是指人的学问、事业、的阶段、品味。正如王国维所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3]147

境界的第二种释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意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的“境界”的概念,多数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的。“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需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3]173

第三种释义,是指人的精神境界、心灵境界。审美活动对人生的意义最终归结起来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人的精神境界具有导向性,对于他的生活和实践具有指引作用,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就意味着他会有什么样的生活,也决定着他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一个有着最高审美境界的人,必然追求审美人生。审美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用审美眼光和审美心胸看待世界,照亮万物,体验它的无限意味和情趣,享受“现在”,回到人的精神家园。也就是蔡元培所说的“享受人生”。创造的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力、创造力高度发挥,甚至发挥到极致。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才充满活力。马斯洛曾经说过“:‘创造性’与‘自我实现’是同义词,‘创造性’与‘充分人性’也是同义词。”自我实现就是充分利用和开发能力、潜能为社会、为他人贡献力量。爱的人生:一个人的人生充满诗意的创造,一定会给他带来欣喜,从而使他热爱人生,从此之后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来对待每个人和万事万物,使他产生“实践如此美好的感悟”,同时他也就具备了一种崇高的责任感。

美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等,而美育是进行以上诸方面教育的重要手段。美育是熏陶、感发,就是孔子所说的“兴”,使人在物我同一的体验中超越自我的有限性,从而在精神上达到自由的境界。美育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育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培养学生的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信道德教育等,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理想和信念,从而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教育内容是抽象的,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又是以教育灌输和学生接受为主,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从而就影响了教育的效果。美育的过程是通过熏陶和感发,用美的事物(即美育的形式:文学、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感情,以实现以美诱人、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教育效果,它能使学生在对美的事物进行鉴赏和体味中,理智上得到满足,情感上又得到享受。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第二章讲授爱国主义,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叶问》,其中有一情节:叶问在打败十几个日本武士时,一位将军非常震惊于叶问的武功之高,便问他叫什么名字,叶问却回答说:“我只不过是个中国人”。同学们看到这个情节,无不鼓掌。这个影片塑造了一个拥有高尚武德的爱国武术宗师的形象,用他的爱国主义行为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会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们在看完这部影片后,内心都是激情澎湃的,并自发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演讲,他们大声朗读的《沁园春•雪》,集体起立共唱国歌。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给学生讲授什么是爱国主义,他们能不爱听吗?他们能学不会吗?因此,寓教于美,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才能做到以美引真———使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做到以美引善———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第二,美育可以使大学生心境平和。从心理学上讲,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是易带主观片面性;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较大;自我意识增强但不成熟,因此他们的心理更容易受到上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现在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大学校园的冲击,重智轻德、学分至上等错误思想对学生的误导,学习负担和就业造成的压力等,使他们的心理问题不断的产生。美育通过以情感人、通过以美的事物陶冶人,可以为人营造一种宁静的心境,美育是通过维护每个人精神的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美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第三,美育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邓小平曾指出:“现在我们国内形势很好。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4]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热爱中国共产党。“五讲四美”不仅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而且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从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重视把美育作为提高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美育通过广播、影视、网络、音乐、美术等美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善的向往和追求,唤起学生对他人高尚行为的崇拜,从而唤起他们效仿他人良好道德行为的愿望,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尤其是对那些心理意识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90后大学生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美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我们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首先,通过开设美学课程来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沈阳体育学院作为体育类院校,现在已经设有体育美学课程。再开设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课程,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学到更多的美学理论知识。大学生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他们正处于心理意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有可能会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对一些是非、善恶、美丑的意识会出现一些偏颇,因此,通过系统的美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可以引导他们以美的规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通过开展一些审美活动来让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学生音乐会、画展等,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体育院校更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可以举行一些体操表演比赛、武术表演比赛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使他们的精神得到享受,还可以让他们的才艺得到展示。

总之,在高校开设美学理论课程和开展审美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德、智、体、美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会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会获得比单纯依靠“说教”更好的教育效果。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