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可以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以美的方式感受、认识世界并改造社会,从而促进鲜活个性的张扬和发展,达到净化心灵、升华情感的目的。要借助文学作品感知艺术美,借助语言品味意境美,让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汲取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 渗透 美感教育
所谓美感教育就是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它可以使人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以美的方式感受、认识世界并改造社会,从而促进鲜活个性的张扬和发展,达到净化心灵、升华情感的目的。美感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那么,怎样让美育渗透于课堂中呢?其实美就在周围,四处可见。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精彩的文本,丰富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可资可鉴可创的审美客体。
一、借助文学作品感知艺术美
审美教育属于美学范畴。文学作品是一种精神产物,是人化了的自然,是情景的契合统一,富有图画美。在热烈明丽、盎然蓬勃、凄凄惨惨、温馨静谧的意境中无不或展示了诗人昂扬奋进的精神,或透露了作品落寞感伤的情怀,或表现了作者恬淡宁静的志趣。对于作品,笔者认为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品味情境交融的意境美实在是一个妙法。曹操《观沧海》中的诗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诗人从全境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一个“何”字,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诗人惊讶、赞美之情,情境交融,给人一种壮丽的享受,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出一个开阔宏伟的意境,更是雄壮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魄,让人深受其熏陶,感受到雄伟的力量、壮美的魅力,从而给人以生活的热情,学习的动力。可见,通过作品画面的赏析,可以将无形的词句变化成有形的图画,通过想象,学生在头脑中构成一幅意境优美的图画,形成一种内化的情感力量,诱发他们深厚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品味自然、社会、人生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凌云壮志。还有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片段,可以这样安排,先出示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2.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格?
3.对‘我’有哪些影响?”接着学生阅读课文、查资料、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本文写了母亲三方面的事:
(1)对‘我’的管教;
(2)作为当家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3)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师:“从这些事情表现母亲什么品格?”生:“这些方面表现母亲严格、仁慈、宽容又刚气的品性。”师:“你们认为母亲对作者有哪些影响?”生:“有深远影响,让作者在以后的茫茫人海中学会管教自己,善待人,宽恕人,体谅人。”通过让学生阅读作品,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感受这位母亲的伟大之处,那无比深挚的爱,学习这位严师慈母的高尚品格,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领略人性的光辉之美。可以说胡适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成功地培养儿子成才,真是农村母亲作家儿子。我们知道作为母亲让儿子长高长胖就不难,但培养儿子成才并不是一件易事,而且是在这样一个既是23岁就失去丈夫又是当家后母的家庭中,这种生活的痛苦,作者说:“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见母亲遭受的坎坷与痛苦实在太多了,也见母亲的意志力之坚韧,表达作者对母亲的痛惜和敬爱之情。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感受母亲这种仁慈、坚韧、刻苦、宽容又刚气的美(因为现在好多学生心理脆弱吃苦精神差),这种善待别人、体谅别人的好品性。作品的美是一种潜在的引导力量,初中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审美客体,这些审美客体既有美的也有丑的。如多情的梧桐,笔直的白杨,缠绵的杨柳,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富贵的牡丹,没有文化却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阿长,坚韧不拔照亮人类精神殿堂的盲聋哑人海伦•凯勒,启示世间真理、给人以深切关爱的莎莉文老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浩然正气、视死如归的文天祥,纯朴厚道的中年闰土,尖酸刻薄的杨二嫂,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或美或丑,作者或讴歌或鞭挞,无不留下美的丑的艺术。教师正应借助这些或美或丑的客体,进行正反对比,实行有效的美感教育。
二、借助语言品味意境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就曾说过:“文章之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舍此便无可窥寻。”文学的语言是与思想内容完美统一的。而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展示给读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品味作品的语言,能加深学生对语言丰富内涵的感悟,从而内化在他们的语言世界中,于潜移默化中被感染、被熏陶,“如春风解渴,如和气消水”,最后化为泉源,自然流注于笔调之间,而且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和语感。比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在诗人的笔下承天寺的月夜显得格外的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当诗人“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庭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的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运用之妙,意境之美,令人惊叹不已。月影之真之美如诗如画,跃然纸上,月色之美,令人“惊异”,但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感情尽在其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个“闲”字反衬出别人是忙人,更点出作者此时的旷达心境。这种意境,如果没有诗人细致入微的体察、感悟,是难以摹状的,真是语言美,意境更美。还有,在周密的笔下,钱塘江的雄奇壮丽尽显:“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作者正是由远及近地观察,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这种雄壮美。在教学中正是要渗透这种美感教育,让学生在多次的品味中领会、理解作品语言的丰富内涵,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得到熏陶,从而增强审美体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这就是在指导学生阅读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的感悟中进行审美体验。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美是一种潜在的引导力量,这种引导力量能够影响和改善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令人陶醉其中,这些美的事物,只有当阅读者通过深入感受、切实体察、终于发现的过程后,才可能化为他的审美情感。因此,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逐渐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并产生情绪的激动和感觉的快适,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三、让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汲取美
美,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关心生活、深入生活,就能时时发现美,感受美,经常汲取美。因此,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复杂多变的,生活中的人更是千奇百异。教师在不回避丑恶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感悟,多了解、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听一听他人怎样与别人交谈,看一看他人怎样待人接物,学一学他人的文明举止,做一做他人助人为乐的事,在耳濡目染中学会辨别是非,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为写作积累素材,为审美创作奠定基础。同时应引导学生多深入自然,了解自然,多与自然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自然界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花鸟虫鱼以及人文景观,或大或小,或动或静,或有生命或无生命,多姿多彩,层出不穷,其中蕴藏着无限的生机。看到壮阔的大海则会心旷神怡,满怀希望;看到雄奇的山峰则会豪情壮志,信心百倍,这种自然的魅力让人陶醉其中。教师不仅要挖掘文本中的美,而且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深入自然,关注自然,并在自然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让学生在欣赏山川河流的壮丽气势、云霞暮霭的奇妙变幻、花草虫鱼的美丽多姿中陶冶自己的性情,获得写作的灵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美渗透于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多观察,开启思维,边掘边取,在审美中学会创造,在创造中提高审美能力,相信语文教学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作者:蔡少娜 单位:广东汕头市潮阳区金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