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学语文课堂美感教育教学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学语文课堂美感教育教学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学语文课堂美感教育教学思考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结合的科目,本身就极具美感,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并非只是让学生单纯掌握积累字词句段和写作技巧,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通过美感教学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体会语文,进而掌握语文知识,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挖掘文本;创设情境;语感;朗读

苏联教育家列节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孩子们在美的空间遨游。”一节好的语文课,不仅要上出兴趣上出知识上出分数,更要上出语文所特有的美感来,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是当今语文教学所必须重视并充分实施的课题。只有在美的课堂环境的熏陶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才能精准更感性,知识的增长才能更全面,使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成长为一个具有美感体验的更生动的充满灵性的人。想要将语文课上的具有美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美感。所谓美感,就是对于美的感受和体会,它是人们在接触到一些美好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赏心悦目的心态,甚至是一种感动,是人对美的一种认识、欣赏和评价。当人们在感受一种事物的时候,恰好这种事物能够满足他的审美需要,那么这种事物在他心目中就是美的。而语文之美,正是语文所展现出来的文化、知识、氛围能让人产生赏心悦目的心态和感动。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美感教育呢?首先,从课本中的具体文本篇章中领会布局谋篇及文本自身的美感。一篇文章的组成有许多材料,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的美感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而且对写作构思、文章的安排有借鉴作用。

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和整体结构,那么,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借助文章分析的各种方法把本来繁杂的材料化为富有建筑美感的形式作分析领会。如学习臧克家的《有的人》一诗,作者用鲁迅和反动剥削阶级作对比:在对人民的态度上,前者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者是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在对人生的目的上,前者活着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后者是利己主义;在最终结果方面,前者是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而后者是遗臭万年。通过多层次的正反对比上的相宜搭配,抑扬褒贬的感情色彩的修饰成了“鲁迅先生崇高伟大精神的大厦”。这就是显示了其建筑形式的美[1]。诸如此类所讲的文学形式的建筑美,能给人以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具有形式美和建筑美感的文章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像一首忧伤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跌宕起伏和轻柔舒缓的韵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尾节和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又有亲感的升华,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显示了其建筑的形式美。诸如此类所讲的文学形式的建筑美,能给人以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美感。在《三峡》中的“素湍、绿潭、倒影、怪柏、悬泉、飞瀑”体验美感,感受自然之美。美文展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上下五千年,悠悠中华情,古国文明,令人自豪。大自然是美仑美奂、绚丽多彩的,但是,学生没有美的素养积淀,是很容易将这些美忽略掉的。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这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语文课本中,作者往往把一些自然之美再现在作品中,并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老师们就应该抓住这些美好事物的特点,再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将课文看成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让学生欣赏自然之景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咀嚼文中传达的美感。其次,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课文生成的美感。中学语文课本当中安排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典范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与文本相符的情境,同时使学生产生合理的想象,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与作者产生同样的情感共鸣。康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创造性的。”在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中的一节教学实录中,干老师在讲《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在讲到第四段写荷塘景色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干老师先是让学生们回想自己生活中所见过的荷叶的形状,在让同学们想象自己所看过的芭蕾舞演员穿着芭蕾裙在台上跳舞的身影,在讲“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干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通感的使用,先是让学生回想自己所嗅过的荷香,然后再想象那种飘忽不定、隐约轻微的荷香之美,这样在两种感官的交叉理解之下,学生即可明白通感的精妙之处,也可以体会荷塘的诗情画意般的美感[2]。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理解了荷塘的美之后,学生立刻能体会到作者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和对现实生活充满向往、渴望自由的积极心态。如教学《雷雨》一文时,我们可以通过剧本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课文中不同的人物语言各有不同,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各自感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周朴园简短的语句、盛气凌人的语言,鲁侍萍和缓的语气、时而冲动的语调,都与人物各自的身份相吻合。鲁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她善良、正直、倍受屈辱,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强与自尊。她尝尽了人间的辛酸,三十多年的悲惨遭遇,把她磨炼得很坚强,对现实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她出场时,先是冷静地回答周朴园的提问,观察他的变化,当周朴园翻脸时,他终于看清了周朴园的本性,悲愤地述说了自己的不幸,并当场撕毁了支票,“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能补得清的”,保持了他做人的尊严。她对周萍除了愤怒,还有痛心。

“这真是一群强盗”既是她对周朴园之流认识的变化,又显示她内心极度的痛苦。而由于母子想见却不能相认,鲁侍萍的痛心之中还有一丝丝不舍,话语中的两次转折,“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将这种痛苦显露无疑。学生不难从中得到一种语言曲折有力的满足感,进而有美的感受[3]。总之,利用美感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不仅使文章形象鲜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最后,语文课的美感要通过语感来慢慢培养。这里指的语感是指对于语言的一种敏感,包括对文字、语体、字词和句的敏感,要想培养这种语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语感是靠读出来的,而不是在分析句子时分析出来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要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体会其中的真情实感,以充分的情感去触摸作者,感受语言,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学中应启发学生选择课文中的精湛词句与其相近的词句进行比较,中对于帮助学生在差异之中理解字词的精妙之处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提高学生推敲和提炼语言的能力,能够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郁课堂教学的美感极为有利。魏书生在《语文教学探索》一书中充分肯定了语感教学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他举例说例如在讲陶渊明的《饮酒》时,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字与同义词“望”进行比较品味:“见”字体现的是不经意之见,无意之中,充分的体现了诗人当时隐居后的悠然心境和淡薄名利的胸怀,生活得非常的悠闲、恬静,而“望”字则有有意而望,用一个“见”字,意境全出,而一个“望”字则显得索然无味,平淡至极[4]。与此同时,语文独特的美感还应该在朗读中进行深刻体会,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

运用朗读能帮助读者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初中语文教材当中安排了大量非常适合朗读的文章,有的文章只要感情基调掌握好了之后,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就立刻跃然纸上了。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戴望舒的《雨巷》以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文章,都很适合朗读,在诗歌层层递进的语句中去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在词语的选择上体会作者思想的起承转合。教师应在背景介绍和情感把握上给予指导,如在读柳永的《雨霖铃》和苏轼的《江城子》各应选取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必要时老师要进行范读,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或朗读比赛等形式。课文朗读要体现美感。读中领悟,抑扬顿挫,婉转动听,特别是优美散文及古典诗词曲赋,更要多朗读,多领悟,从中感受美的意蕴。如《陋室铭》《爱莲说》《念奴娇》等要反复诵读,感受语句精美,领悟主旨意蕴,学习古人高洁傲岸的君子风范。从粗读到精读再到美读,咀嚼领悟美文韵致。朗读教学是将语文课上出美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必要手段,学生会在朗读水平提高的同时形成对语文的喜爱。

总而言之,语文课上的美感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双边的互动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全面配合,教师应该以美的传播者的身份将枯燥乏味的文章和教学过程传递出美的感受和美的情感。作为一个想成为语文教师的我已经深刻的体会到,语文教育教学是生动鲜活的、也是充满美感享受的,诗人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片心灵海洋。因此,我应该以一名优秀语文教师具备的品质时刻要求自己,不断弥补自己的空缺,丰富自己,让自己的学生在心灵的海洋中自由徜徉。钱理群先生说:“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多一些人文教育,应该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人若缺少这种底子是会有问题的。”追寻语文课的美感,就得充分认识语文课的神圣职责——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王香静《如何让语文课上出美感》[J],中国知网

[2]干国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3]杨昌荣《中学语文美感教育》[J],中国知网

[4]魏书生《语文教学探索》[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作者:马列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