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少数民族移民文化适应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移民的文化适应影响着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对K市LZ社区的调查,梳理彝族生态移民文化适应的现状,从扩大移民社会交往、重视移民发展社会化和增强移民文化自觉等方面提出彝族移民文化适应的可行路径,旨在加快彝族移民文化适应的进程。
一、问题提出
自国家提出“易地扶贫搬迁”的概念,到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目前,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云南作为西南边疆扶贫的重要阵地,探索“‘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成为边疆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新路径。LZ社区是云南省K市九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是一个彝族聚居区,民族文化保留比较完整。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开始,移民离开原本生活的地方,搬迁到新的居住地,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他们能否适应这些变化取决于他们对迁入地的文化适应状况。拥有不同文化底蕴的个人或群体要通过直接的、持续的接触引起文化变迁后才能进入文化适应阶段。新的生存环境必然产生新的文化,新的文化也影响、调适着新的生存环境,LZ社区彝族文化适应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必然结果。
二、LZ社区彝族移民文化适应现状分析
1LZ社区彝族移民居住适应
LZ社区移民扶贫搬迁前,居住在大黑山,地理环境差,而搬迁到LZ社区后,房屋整齐划一,井井有条,配套了规整的绿化带。村内街道、入村道路、通乡公路都已硬化,摩托车、电动车、拖拉机、微型车、小轿车已进入多数家庭,移民搬迁到LZ社区后,改变了过去生产、赶集“人背马驮靠步行”的状况,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好改善。此外,彝族住房以典型的正三12柱(14柱)土墙瓦顶为主,两边建厢房,前有厅房,有天井、围墙、大门等。1978年以前,这是最好的住房,家境好或劳动力多的人家才能盖这类房屋,当时多数人家的住房是土墙搭 木的草房或瓦房。LZ社区彝族移民搬迁前居住的都是土房、石头房和草房,条件简陋,卫生条件差。易地扶贫搬迁后,彝族的住房全部为砖混结构的新房,虽然只有一层楼,但是住房面积大大增加。现在LZ社区移民的住房有75平方米和100平方米两种。而且今年住房审核通过后,村民可以根据经济情况和实际需要加盖两层楼,住房条件大大改善。
2LZ社区彝族移民语言适应
Josine认为文化适应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语言适应。语言适应是移民与人沟通的重要工具,易地扶贫搬迁后,LZ社区的彝族移民为了适应搬迁生活,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一种新语言的习得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LZ社区移民搬迁的时间已有四年多,因此他们能基本能听懂当地的方言,可以正常交流。但是大部分移民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写汉字。LZ社区移民使用汉语的情况受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较大,不同年龄、不同的教育水平会影响LZ社区移民对汉语的习得和掌握。接受过学校教育或受教育程度高的村民能更好地运用汉语。年龄越小,领悟力越高,学习汉语的速度就越快,因此上学的儿童学习汉语、掌握汉语的能力较强。LZ社区是一个集中安置的社区,原来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安置在一个社区里,社区里的内部交流基本可以满足彝族老年移民的需求,彝族老年人和外界交流较少,因此现在大部分老年人仍不会说汉语,也听不懂汉语。简而言之,青少年、儿童的语言适应速度要快于中老年人,特别是快于老年人;文化程度高的移民语言适应速度要快于文化程度低的移民;LZ社区移民对普通话、方言的掌握程度也因人而异。总之,移民进入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其他群体语言沟通总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语言适应的过程。
3LZ社区彝族移民习俗适应
习俗文化是指各民族的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模式,是民众生存与生活的知识、技巧、情感、习惯的凝聚,是民众生活经验、智慧的结晶。LZ社区彝族移民习俗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服饰习俗的适应
在生活方式中,服饰具有较强的符号意义,承载着双方交流的信息。服饰也是移民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LZ社区的村民以前居住的大黑山属于高寒山区,所以LZ社区彝族服饰具有非常浓郁的山地民族特色。LZ社区彝族移民服饰的特点有:一是保暖;二是便于采集、狩猎;三是满足审美的需要。搬迁后LZ社区移民居住点气温远远高于搬迁前移民的居住点气温,离开了相对寒冷的大黑山,以前服饰的保暖功效和服装实用性减弱了许多;而且移民现在不需要采集、狩猎,所以衣服的形式也有所变化。另外,搬迁后的居住点距离街市只有十多分钟的路程,购买衣服方便;并且现在村民的主要生计是外出务工,如果外出务工还是穿以前的民族服饰,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村民日常基本很少穿民族服饰了。随着移民生活环境的改变,LZ社区移民的服饰趋于简便化、时尚化。当然,彝族移民服饰的变化并不完全是因为移民搬迁,早在移民搬迁之前,部分外出读书、外出务工的人就已经不穿着民族服饰了。
2.饮食习俗的适应
LZ社区移民饮食结构在移民后发生变化。移民前,LZ社区移民饮食习惯是一日两餐,一般起床后先到地里干活,然后早上十点左右回家进餐,以荞为主食。移民后,LZ社区移民有的是一日两餐,主食以米为主。移民前,LZ社区居民的主食、肉类和蔬菜都以自种或自制为主,只有少数村民会外出购买;移民后,LZ社区移民因为土地的限制和人居环境整治的要求,自己无法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的村民也占少数,因此村民的粮食、肉类和蔬菜主要从外面购买。LZ社区移民搬迁之后,饮食习惯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主食的变化和菜肴的丰富上,所以搬迁后大部分移民都能适应现在的饮食文化。
3.婚姻习俗的变迁
婚姻在人类文化中,并不是单纯的两性结合或男女同居。它是一种法律上的契约,规定着男女共同居住、经济担负、财产合作、夫妇间及双方亲属间的互助。婚姻亦是一种公开的仪式,它是一件关系着一群人的社会事件。婚姻的解除亦受一定传统规则的支配。搬迁以前,LZ社区的婚姻地域范围十分有限,基本就是LZ村委会所属的五个自然村里的村民通婚,选择面比较小。易地扶贫搬迁之后,移民信息比以前畅通,活动范围有所扩大。交往圈子大了,村民们择偶的范围也随之扩大;而且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与其他地方的人员交往渐渐增加,父母也支持子女在外地找对象,因为通过通婚可以扩大移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因此,现在LZ社区移民通婚的地域就不再局限于LZ社区,择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且现在LZ社区移民的婚礼仪式简化很多,新郎新娘不一定都穿民族服装结婚,婚礼仪式大大简化。
4.丧葬习俗的适应
LZ社区彝族移民一直保持土葬的习俗。如果有人不幸亡故,就要派人亲自登门报丧,然后村小组开始商议丧事如何筹办,分工合作,全村的人都要去帮忙治丧。彝族的丧俗主要有赶人、设丧堂、停丧、敲棺钉、转山、回灵、下葬等。“丧葬习俗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丧葬形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丧葬传统,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丧葬作为一种仪式,它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印记。因为时间和地域的缘故,以及民族的多样性,人类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丧葬礼俗也在不断地变迁和演进。”2020年12月,K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推行火葬和公墓集中安葬殡葬改革》的通告规定,要求本市辖区内的死亡人员一律到市殡仪馆进行遗体火化(因特殊情况需将遗体运往市外火化的除外),LZ社区现已遵守通告规定,专门划定了一块地方做公益性公墓所在地,现在所有死亡人员都按通告要求进行安葬。这和彝族传统土葬文化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总之,LZ社区移民丧葬习俗适应还需要一段时间。
5.节日习俗的适应
“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每个民族的节日都是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保留下来的。LZ社区彝族节日,既有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等,又有春节、中秋节等其他民族共有的节日。搬迁后,LZ社区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节日场地和相关设施被拆除,提供互帮互助的社会关系网络遭到破坏,不得不抛弃许多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标志物,这无形中使彝族人失去了根植于民族文化内部的活力。这种变化不易被量化,但实实在在地存在着。LZ社区移民现在过的节日主要是春节、中秋节等。但是现在移民面临着谋生的压力,过节的时候无法返回家中,所以节日气氛也变淡了。
1扩大LZ社区彝族移民社会交往
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型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之中。每一个民族都在不断建构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在社会关系网络里,族人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相互信任。生产劳动中互相帮助,形成互助机制;生活中的大小事情,诸如红白喜事、生病、建房、教育等也都互相帮助。在互助的过程中,成员获得更多的支持、更多的资源和信息,从而又扩大了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在这种互助的过程中,族人会更信任自己的民族,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也得以提高。因此,移民文化适应,要在新的场域中调适自我习惯,拓展移民社会关系网络。
2提高彝族移民跨文化交际能力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处于封闭状态,不同民族之间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现实情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间接或直接接触、对话的过程中,较强的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保证交流的顺畅,有助于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LZ社区移民要尽快融入当地生活,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了解迁入地民族文化。对此,社区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班,让彝族移民了解这些民族的文化;也可以通过“智慧大喇叭”,传递这些民族的特色文化,这样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第二,加强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与联系。LZ社区彝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彝族文化圈内,已经习惯了彝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到了新的环境,难免会遇到和其他民族人民沟通困难的情况,因此要加强与其他民族人民的联系,在多交往的前提下,彝族移民自然而然地就可以了解其他民族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差异,从而调整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更好地与其他民族交往。
3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在迁入地发展,最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德国学者拉策尔指出:“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创造的,它的传播也同各族人民的历史相联系。当一个民族进行迁徙时,就是一个民族相互联系的整个文化财富的移植。”易地扶贫搬迁为彝族文化与迁入地文化的交流、互动、流变提供了机会。但有的彝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留存,因此要注重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宣传民族传统文化
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注重民族文化建设。例如,在社区环境布置上可以增加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元素,也可以播放民族歌曲、民族知识、民族习俗等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以便移民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2.恢复彝族的传统节日活动
无论是文化的传承还是传播,节日都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传统节日对于一个民族非常重要。对于LZ社区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一方面要修建节庆活动场地,否则活动无法开展;另一方面要培育有发展前景的民族传统节庆。但凡有利于民族发展和社区管理的节日,政府都应给予必要的资金、人力支持。举办节日活动,能加强移民间的联系,使移民更好地认识本民族文化,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3.结合LZ社区其他资源优势,发展支柱产业
产业发展是移民“稳得住”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产业发展起来,才能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移民才能在社区中生活下去,民族文化才能得到保护和传承,但是彝族移民教育水平偏低,掌握的劳动技能不多,大多只能承担体力劳动,或选择外出务工。民族社区产业要发展,特别是LZ社区这种无地可耕种的社区,就需要结合LZ社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LZ社区可以依托大黑山旅游风景区,创建彝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机构,逐步形成、发展民族艺术演出、民族工艺品、民族饮食文化等产业,加速移民文化适应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适应是易地扶贫搬迁必然发生的一种社会现象,移民文化适应的程度将影响移民社区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总体来看,LZ社区移民基本适应迁入地文化生活,但在某些方面的适应程度有待进一步深化,需多层面、多措施促进彝族移民文化适应能力提升。
作者:常红萍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 红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