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媒介融合适老型电视艺术节目创新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5G时代,各类融媒体节目不断创新,目标受众为年轻群体的现象级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而中国社会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攀升,电视节目受众类型的转变,为适老型电视节目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将通过探究我国现有电视艺术节目发展情况与特点,浅析其现存问题,尝试根据资料经验,结合5G融媒体与“互联网+”的技术革新背景,对适老型电视艺术节目的创新型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及个人展望。
关键词:电视艺术节目;人口老龄化;媒介融合
一、研究背景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8,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根据中国发展基金会的最新报告预测: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我国将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势必影响艺术与娱乐节目受众口味的转变。而在媒介融合与“互联网+”背景下,电视综艺和网络综艺制作方的节目制作内容和主要目标受众为4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我国大部分老龄人口的电视节目观看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真正的内容优质且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适老型电视艺术节目寥寥无几。因此,“互联网+”视阈下适老型电视艺术节目的创新型路径探索成为广大电视艺术工作者的新课题、新机遇和新挑战。
二、我国适老型电视节目发展现状与问题
1.适老型电视艺术节目缺乏长期生命力
1991年,天津电视台的《晚霞金晖》成为我国第一档以老年人口为主要目标受众的电视艺术节目[1]。近3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省级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都曾开办过婚恋交友类、生活服务类、旅游娱乐类和才艺展示类等不同形态的适老型电视艺术节目。但直至今日,曾在长三角地区红极一时的由上海电视台开办的《精彩老朋友》等知名节目都已停办多时。仅有北京电视台《养生堂》和中央电视台《夕阳红》等少数节目经不断改版,持续制作播出。缺乏长期开办的生命力成为适老型电视节目持续性发展的突破难点。
2.老年人口这一受众群体被节目制作方长期忽视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娱乐与艺术类节目的制作模式不断得到技术创新,节目观看形式也从电视机的“大屏时代”转变为手机观看的“竖屏时代”和“小屏时代”。与时俱进的年轻一代因具有强大的内容互动性、参与性和流量变现能力,使得老年人口这一受众群体被长期忽视。除了近年来上星卫视制作的S+级《极限挑战》《奔跑吧》等少数节目的受众群体为全年龄段人群,其余艺术节目或娱乐节目则以兴趣细分和年轻受众为导向实行精准制作,从而使得老年群体被长期忽视,可收看的适老化电视节目数量少之又少[2]。3.适老型电视节目制作方缺乏制作经费基于上述提到的,年轻受众更具流量变现能力,各大品牌赞助商也因此更愿意对“顶流”综艺或更具话题、热点和关注度的网络综艺进行品牌冠名和制作经费的投入。而传统电视台的地方频道仍是适老型电视艺术节目的制作方与播出平台。节目流量的缺乏、话题热度的低迷和变现能力的短板导致老年节目难以实现招商引资,即便拥有少量品牌赞助,但也难以支持在内容创作、技术制作和人才培育层面的巨大经费缺口。缺乏牢固的资金基石和制作资本,也变相使得适老型节目制作方缺乏创作活力。
三、SMG适老型节目的创新案例经验分析
1.放眼“长三角一体化”
大背景,SMG旗下频道整体转型升级上海SMG作为全国的标杆型传媒集团,在媒介融合元年(2014年)即着手从资本投入、内容制作、人才储备、平台搭建等多维度产业链的创新改革[3]。2019年,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级重大战略背景下,SMG整合了原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的两大重点生活娱乐频道:新娱乐频道和星尚频道,制定“两台并一台”的重要决策,打造了一个面向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生活服务类频道——上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以下简称都市频道)。改版后的全新频道于2019年1月1日正式上线,都市频道保留原新娱乐频道和星尚频道的优质内容基础上,基于其制作团队和地区影响力的显著传播优势,将内容制作目标更多聚焦于长三角人民的生活服务、娱乐美食和健康养生资讯等方面,创新推出多档专注于养老民生服务的优质节目,助力上海和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内容文化传播与建设,收获电视观众的大量好评。
2.原频道保留节目《我们退休啦》案例分析
《我们退休啦》是原上海广播电视台新娱乐频道打造的一档聚焦退休人群,为其提供各类健康养生知识、最新老年政策解读和社会热点交流的生活资讯服务类电视节目。在都市频道成立后仍独立保留,并面向长三角观众播出至今。该档节目始终立足养老生活资讯,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在节目开办之初便以老年生活需求为导向,成立“退休俱乐部”(现已更名为“东犁退休俱乐部”)微信公众号,同步创办专业报纸和网上商城[4],定期组织老年旅游团。以形式多样的节目衍生活动,为退休老人提供了接触融媒体环境下创新型节目形态的互动观看,让节目的“在场感”和“参与感”不再是年轻群体和年轻节目的专属,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
3.新频道创新节目《老好的生活》案例分析
《老好的生活》是都市频道成立后基于老年人实际生活需求为导向的全新养老规划类节目,于2019年首次登陆频道播出,一经上线便收获大量观看与观众好评。该当节目以观众自由联系栏目组,通过“问题展示-情况调研-方案制定-问题解决”的高效模式,多形式、多维度展现当代老年人群对于养老生活的实际诉求和痛点问题,以此反映时下社会热点并帮助广大老年群体用新兴媒介解读最新政府政策,为每一位向节目组求助的老年人“私人订制”解决方案,为当下老一代的健康、幸福生活寻求“最优解”。
四、未来展望与对策建议
1.打造品牌节目IP化,提升商业价值,开发衍生产业
近年来,以品牌IP为导向的产业链开发已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动能。适老型电视艺术节目虽在流量热度方面难以与顶级综艺或以兴趣细分的网络综艺抗衡,但品牌IP的打造以及对企业商家的变现潜力不容小觑。节目制作方可以从老年旅游、运动健康、绿色饮食等衣、食、住、行的生活各方面入手,利用媒介融合技术,在保障消费者权益和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打造节目IP所特有的品牌商城、旅游线路和区域化艺术娱乐活动等一站式节目衍生内容,提升适老型节目的变现能力,以此吸引相关商家企业进行资金投入和品牌冠名。
2.因“人”制宜,合理配置节目制作团队
现阶段,适老型节目的制作方主要依靠传统广电集团,播出平台大多都在地面频道。各大广电集团可根据节目内容和实际制作需求,对上星卫视的节目制作班底和地面频道的节目制作班底实行人才资源互通制度:调配部分45岁以上原上星卫视的节目内容制作骨干,精准调研60岁以上退休老人的节目内容需求,结合自身社会阅历进行适老型节目的开发创作,以保证内容质量,同时实现“以老带新”模式,在节目实操中培育年轻一代节目编导,使其目光更进一步聚焦于当下老年人群的社会问题,令制作出的电视节目更加符合老年人的期待与实际需求[5]。
3.以融媒体协作实现多屏共振,提升节目生命力
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50岁及以上的网民占全国网民总数的16.9%,互联网正不断向中高年龄群体普及和渗透。老年人对于网络移动端的使用人群数量和接受度也在逐年提升。因此,各类由地面频道打造的适老型电视艺术节目可在电视频道播出之余,带领节目观众在观看大屏电视的同时参与小屏手机的互动,与抖音、快手、腾讯微视等网络短视频平台合作,尝试引导老年观众成为线上视频用户,节目组可利用网络平台定制网络端视频内容,提升受众参与感,从而实现线上线下的双向流量赋能,探索老年群体在融媒体视阈下实现多屏共振的更多可能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融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渗透,适老型电视文艺节目将成为我国电视节目的创新型增长点。各大电视节目内容制作方应当把握老年人群这一特殊受众群体的人口数量,聚焦社会热点、关心养老政策与养老问题,在媒介融合视阈下合理调配节目制作人才、努力打造老年节目品牌IP,尝试研发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适老型文艺节目的新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瑛、姜鹏鸽.“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电视节目满足老年受众心理需求研究——以河南电视台《金色好声音》为例[J].中国电视,2016(10),40-43.
[2]曹晚、红李钰.中国老年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09),23-26.
[3]刘峰.由“全”到“融”:融合背景下SMG[J].电视研究,2017(04),15-18.
[4]王娟,毛德贇.中国老年电视节目现状及融媒体发展前景[J].传媒,2020(08),35-37.
[5]梁唯.文化养老背景下老年综艺节目的研发策略与路径[J].科技传播,2019,11(17),42-43.
作者:刘佳媛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